一种单粒子双发射比率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201813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粒子双发射比率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中单粒子双发射比率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是首先利用

Fabr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 Single Event Double Emission Ratio Fluorescence Pro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粒子双发射比率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粒子双发射比率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化学与纳米材料科学领域。
技术介绍
农药福美双作为典型的杀菌剂和防腐剂,被广泛用于水果,蔬菜和农作物中,用以预防各种作物的病虫害,从而提高其产量和质量。但是滥用福美双会导致很严重的农药残留问题,致使饮用水,地下水受到污染,使人类患上皮肤和粘膜上的疾病,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和身心健康。因此如何快速定量检测福美双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常见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但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样品前处理过程繁琐,设备昂贵笨重且耗时长,因此急需简单快速的检测方法。荧光检测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分析检测手段,主要基于发光材料的荧光强度或强度比与分析物之间的浓度关系实现对分析物的检测,由于在紫外光下可呈现荧光亮度或者颜色的变化还可实现对分析物的可视化检测。荧光检测方法灵敏度高,易操作,方便快速。近年来,荧光检测在分析检测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比于单一荧光探针,比率荧光探针更具有一定的优势,通过建立荧光强度比与分析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实现定量及可视化检测,避免了单一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粒子双发射比率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利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粒子双发射比率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利用法制备羧基化包埋红色CdTe量子点的氧化硅,然后表面共价偶联氨基化的蓝色碳点,构建双发射比率荧光探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比率荧光探针的蓝色与红色荧光强度比为5: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氨基化蓝色碳点的制备将0.6g聚乙烯亚胺和1g柠檬酸溶解在30mL超纯水中,随后转移到50mL反应釜中,200℃下反应6h,冷却至室温后,用截流分子量为1KDa的透析袋透析48h,4℃保存;步骤2:红色碲化镉量子点的制备2a、将0.0638g碲粉和0.10gNaBH4混合于4mL超纯水中,持续通入氮气,保持无氧环境,冰浴下搅拌反应8-10h,反应液逐渐由黑色变为粉色到白色,上层液中有NaHTe生成;2b、将0.2284g氯化镉与210μL巯基丙酸溶解在100mL超纯水中,用1M的NaOH溶液调节pH值至9,然后通入氮气鼓泡除去溶液中的氧气;2c、将0.5-1M的稀硫酸在绝氧环境下注射到步骤2a的NaHTe溶液中,使生成的H2Te转移到步骤2b的氯化镉溶液中,生成CdTe量子点的前驱体,加热并回流48h,冷却至室温,得到红色荧光的CdTe量子点,后置于15W的紫外灯下照射24h以提高荧光量子产率;使用前纯化后再次溶于超纯水中,最终得到巯基丙酸包覆的碲化镉量子点原液;步骤3:羧基化的包埋红色CdTe量子点的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步骤2c获得的巯基丙酸包覆的碲化镉量子点原液与质量分数为25%-28%氨水各1mL溶于40mL乙醇中,烧瓶用铝箔包裹避光,搅拌均匀后加入160μL正硅酸四乙酯,搅拌4h,继续加入240μL正硅酸四乙酯,搅拌4h,然后加入24μL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继续反应熟化12h;然后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长龙杨亮王振洋张淑东刘变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