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钦州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分离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的采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1648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3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分离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的采样装置,属于水生物采样技术领域。该采样装置的第一采集网和第二采集网的上端均与管体固定连接,第一采集网位于第二采集网的内部,封口装置的第一圆弧板和第二圆弧板的圆弧边均通弹性绳固定在管体的内壁上,第一圆弧板和第二圆弧板的相邻边铰接,电动推杆的一端与第一圆弧板和第二圆弧板的铰接处连接,电动推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撑盘上,支撑盘通过连接杆与管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采样装置在到达目标位置前管体的入口会被封口装置封堵,并在到达目标位置后打开进行采样,提高采样的准确度。

A Sampling Device for Separating Zooplankton and Phytoplankt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分离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的采样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生物采样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分离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的采样装置。
技术介绍
浮游植物是指能光合自养的浮游生物,其生命周期的全部或部分呈悬浮状态生活于开放水体中,他们丧失活动能力或者只能作有限的运动,无法抵抗水流而主动保持其位置,通常也成为浮游藻类。浮游动物是一类经常在水中浮游,本身不能制造有机物的异养型无脊椎动物和脊索动物幼体的总称,在水中营浮游性生活的动物类群。它们或者完全没有游泳能力,或者游泳能力微弱,不能作远距离的移动,也不足以抵拒水的流动力。研究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物种现状,能够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和保护水生态环境提供基础的参考信息。现有技术中用于分离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的采样装置基本都是通过双层采集网实现对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的采集和分离,但是在采集样本时往往需要根据水深选择多个不同的采样点,实现对不同深度的水体进行采样,传统的采样方式存在的缺陷是,只要采集网进入水中就开始采样,也就是在采集网还没有到达采样点时就已经开始进行采样,采样准确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分离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的采样装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分离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的采样装置,包括:管体、第一采集网、第二采集网、封口装置、第一采集瓶和第二采集瓶,所述第一采集网和第二采集网的上端均与管体固定连接,第一采集网位于第二采集网的内部,所述第一采集网和第二采集网的尾部均开口,第一采集瓶密封固定在第一采集网的尾部开口处,第二采集瓶密封固定在第二采集网的尾部开口处;所述封口装置包括第一圆弧板、第二圆弧板、电动推杆、弹性绳和支撑盘,所述第一圆弧板和第二圆弧板的圆弧边均通弹性绳固定在管体的内壁上,第一圆弧板和第二圆弧板的相邻边铰接,所述电动推杆的一端与第一圆弧板和第二圆弧板的铰接处连接,电动推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撑盘上,支撑盘通过连接杆与管体的内壁固定连接,电动推杆与移动电源电连接,所述支撑盘的底部设有防水盒,移动电源设在防水盒内。较佳地,管体内壁设有环形密封圈,所述环形密封圈位于弹性绳与管体的连接处的上方。较佳地,管体顶部设有过滤网。较佳地,管体上还连接有牵引绳或牵引杆。较佳地,牵引杆由多个相互嵌套的杆体构成,相邻杆体之间设有限位卡件。较佳地,第一采集网为13号浮游生物网,第二采集网为25号浮游生物网。较佳地,第二采集瓶内设有竖隔板,所述第二采集瓶的底部设有发光元件,发光元件位于竖隔板的一侧,所述发光元件与移动电源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封口装置的第一圆弧板和第二圆弧板的圆弧边均通弹性绳固定在管体的内壁上,第一圆弧板和第二圆弧板的相邻边铰接,同时通过电动推杆对第一圆弧板和第二圆弧板的铰接处施加拉力和推力,第一圆弧板和第二圆弧板的铰接处在受力后会使得第一圆弧板和第二圆弧板的夹角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对管体的封堵和打开;使得采样装置在到达目标位置前管体的入口会被封口装置封堵,并在到达目标位置后打开进行采样,提高采样的准确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封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采集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管体,2.第一采集网,3.第二采集网,4.封口装置,41.第一圆弧板,42.第二圆弧板,43.电动推杆,44.弹性绳,45.支撑盘,5.第一采集瓶,6.第二采集瓶,61.竖隔板,62.发光元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分离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的采样装置,包括:管体1、第一采集网2、第二采集网3、封口装置4、第一采集瓶5和第二采集瓶6,所述第一采集网2和第二采集网3的上端均与管体1固定连接,第一采集网2位于第二采集网3的内部,所述第一采集网2和第二采集网3的尾部均开口,第一采集瓶5密封固定在第一采集网2的尾部开口处,第二采集瓶6密封固定在第二采集网3的尾部开口处;所述封口装置4包括第一圆弧板41、第二圆弧板42、电动推杆43、弹性绳44和支撑盘45,所述第一圆弧板41和第二圆弧板42的圆弧边均通弹性绳44固定在管体1的内壁上,第一圆弧板41和第二圆弧板42的相邻边铰接,所述电动推杆43的一端与第一圆弧板41和第二圆弧板42的铰接处连接,电动推杆43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撑盘45上,支撑盘45通过连接杆与管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电动推杆43与移动电源电连接,所述支撑盘45的底部设有防水盒,移动电源设在防水盒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体1作为采集浮游生物的入口,在进行采集时浮游生物经管体1进入第一采集网2和第二采集网3,然后进入第一采集瓶5和第二采集瓶6内,由于管体1内设有封口装置4,因此会在采样装置到达目标位置前将管体1封堵,并在到达目标位置后使管体1开口,封口装置4的原理如下:第一圆弧板41和第二圆弧板42的圆弧边均通弹性绳44固定在管体1的内壁上,第一圆弧板41和第二圆弧板42的相邻边铰接,铰接可以采用合页铰接的方式,同时通过电动推杆43对第一圆弧板41和第二圆弧板42的铰接处施加拉力和推力,第一圆弧板41和第二圆弧板42的铰接处在受力后会使得第一圆弧板41和第二圆弧板42的夹角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对管体1的封堵和打开,电动推杆43的控制开关可设在方便采样者操作的牵引杆上,也可以采用无线遥控器来控制电动推杆43,电动推杆43选用IP66防水电动推杆。第一采集网2和第二采集网3的网孔目数不同,因此浮游植物被收集在第一采集网2内,然后收集至第一采集瓶5内,浮游动物通过第一采集网2进入第二采集网3,进而进入第二采集瓶6内,第一采集瓶5与第一采集网2的尾部处设有扎紧件,使得两者连接紧固,第二采集瓶6与第二采集网3的尾部开口处也设有扎紧件,使两个连接紧固。进一步地,管体1内壁设有环形密封圈,所述环形密封圈位于弹性绳44与管体1的连接处的上方,目的在于当第一圆弧板41和第二圆弧板42构成平面用于封口时,密封圈能够和第一圆弧板41以及第二圆弧板42的圆弧边紧密配合,放置非采样点的浮游生物进入采集装置内。进一步地,管体1顶部设有过滤网。进一步地,管体1上还连接有牵引绳或牵引杆,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采集网3的底部还连接有配重块,目的在于使得采集装置进入目标深度进行采样。进一步地,牵引杆由多个相互嵌套的杆体构成,相邻杆体之间设有限位卡件。进一步地,第一采集网2为13号浮游生物网,第二采集网3为25号浮游生物网。进一步地,第二采集瓶6内设有竖隔板61,所述第二采集瓶6的底部设有发光元件62,发光元件62位于竖隔板61的一侧,所述发光元件62与移动电源电连接,发光元件62具有防水功能。本技术封口装置的第一圆弧板和第二圆弧板的圆弧边均通弹性绳固定在管体的内壁上,第一圆弧板和第二圆弧板的相邻边铰接,铰接可以采用合页铰接的方式,同时通过电动推杆对第一圆弧板和第二圆弧板的铰接处施加拉力和推力,第一圆弧板和第二圆弧板的铰接处在受力后会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分离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的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第一采集网(2)、第二采集网(3)、封口装置(4)、第一采集瓶(5)和第二采集瓶(6),所述第一采集网(2)和第二采集网(3)的上端均与管体(1)固定连接,第一采集网(2)位于第二采集网(3)的内部,所述第一采集网(2)和第二采集网(3)的尾部均开口,第一采集瓶(5)密封固定在第一采集网(2)的尾部开口处,第二采集瓶(6)密封固定在第二采集网(3)的尾部开口处;所述封口装置(4)包括第一圆弧板(41)、第二圆弧板(42)、电动推杆(43)、弹性绳(44)和支撑盘(45),所述第一圆弧板(41)和第二圆弧板(42)的圆弧边均通弹性绳(44)固定在管体(1)的内壁上,第一圆弧板(41)和第二圆弧板(42)的相邻边铰接,所述电动推杆(43)的一端与第一圆弧板(41)和第二圆弧板(42)的铰接处连接,电动推杆(43)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撑盘(45)上,支撑盘(45)通过连接杆与管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电动推杆(43)与移动电源电连接,所述支撑盘(45)的底部设有防水盒,移动电源设在防水盒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分离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的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第一采集网(2)、第二采集网(3)、封口装置(4)、第一采集瓶(5)和第二采集瓶(6),所述第一采集网(2)和第二采集网(3)的上端均与管体(1)固定连接,第一采集网(2)位于第二采集网(3)的内部,所述第一采集网(2)和第二采集网(3)的尾部均开口,第一采集瓶(5)密封固定在第一采集网(2)的尾部开口处,第二采集瓶(6)密封固定在第二采集网(3)的尾部开口处;所述封口装置(4)包括第一圆弧板(41)、第二圆弧板(42)、电动推杆(43)、弹性绳(44)和支撑盘(45),所述第一圆弧板(41)和第二圆弧板(42)的圆弧边均通弹性绳(44)固定在管体(1)的内壁上,第一圆弧板(41)和第二圆弧板(42)的相邻边铰接,所述电动推杆(43)的一端与第一圆弧板(41)和第二圆弧板(42)的铰接处连接,电动推杆(43)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撑盘(45)上,支撑盘(45)通过连接杆与管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电动推杆(43)与移动电源电连接,所述支撑盘(45)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亢振军钟秋平杨斌鲁栋梁廖日权林美芳
申请(专利权)人:钦州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