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识别标记的玻璃板及玻璃板的识别标记形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有识别标记的玻璃板及玻璃板的识别标记形成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在适用于汽车用的开口部的玻璃板中,在玻璃板的表面形成制造商代码、产品编码、认证标志、制造日期和JIS等识别标记。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喷丸法等,通过在玻璃的表面形成粗糙面部来形成识别标记。此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形成了暗色的树脂框体的塑料玻璃中,从与形成有树脂框体的面相反的方向照射激光,在塑料玻璃和树脂框体的边界部设置鲜明颜色化部,形成识别标记。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06752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95966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方法中,因为使玻璃板的表面粗糙面化,所以有可能使玻璃板的强度降低。此外,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方法中,塑料(树脂)容易受到损伤、且容易随时间逐年劣化,因此难以长时间保证读取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带有识别标记的玻璃板是具有玻璃板和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识别标记的玻璃板,其为具有玻璃板和沿着所述玻璃板的至少一个主面的周缘部而形成的第一遮蔽层,且在形成有所述第一遮蔽层的区域内形成有识别标记的带有识别标记的玻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标记由多个第一开口部构成,所述第一开口部由比所述第一开口部的面积小的多个第二开口部形成,所述第二开口部是半径在0.05mm以上且0.3mm以下的大致圆形。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2.27 JP 2018-0334091.一种带有识别标记的玻璃板,其为具有玻璃板和沿着所述玻璃板的至少一个主面的周缘部而形成的第一遮蔽层,且在形成有所述第一遮蔽层的区域内形成有识别标记的带有识别标记的玻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标记由多个第一开口部构成,所述第一开口部由比所述第一开口部的面积小的多个第二开口部形成,所述第二开口部是半径在0.05mm以上且0.3mm以下的大致圆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识别标记的玻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部到达所述玻璃板。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有识别标记的玻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部彼此最接近的距离在0.2mm以下。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有识别标记的玻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部由多个所述第二开口部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形成、且由至少2个以上的所述第二开口部形成。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有识别标记的玻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标记由面积和/或形状不同的多个所述第一开口部形成。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有识别标记的玻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标记用暗色材料隐蔽,所述暗色材料是含有暗色颜料的有机材料。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有识别标记的玻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板在与形成有所述识别标记的面相反一侧的主面上形成第二遮蔽层,当从形成有所述第二遮蔽层的面观看所述玻璃板时,在不能看到所述识别标记的位置形成有所述第二遮蔽层。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有识别标记的玻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标记形成在所述玻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津启司,大场義晃,
申请(专利权)人:AGC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