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单腔引流管改装双腔引流管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1590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3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用单腔引流管改装双腔引流管接头,包括相互呈“卜”字型连接的直管接头和旁管接头,旁管接头为双套管结构,旁管接头的内套管腔体与直管接头的管腔连通,旁管接头的外套管腔内部填充防水过滤材料,外套管腔的外侧端设有盖体且所述盖体上开有气孔、内侧端为直管接头的管体且相应管体上开有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单腔引流管在引流使用过程中在线改装成双腔引流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Modification of Double Cavity Drainage Tube Joint with Single Cavity Drainage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在用单腔引流管改装双腔引流管接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管械接头,特别是涉及一种在用单腔引流管改装双腔引流管接头。
技术介绍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存在需要将在先使用的普通单腔引流管(如常用的普通乳胶引流管)置换成双腔引流管以达到引流的同时冲洗消毒的情形。常见情形包括:1.腹部手术后患者出现胆瘘、胰淀粉酶升高、吻合口渗漏、积血积液等需要保守观察治疗时需要更改为局部冲洗的负压引流;2.颅脑创伤需要的冲洗引流;3.胸外科术后的积血积液冲洗引流等。对于上述所述的情形,目前临床常用的解决手段主要包括:第一,在进行单腔引流的同时预置商品化的双腔引流管,这种手段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双腔引流管的使用与否在预置时并不确定,提前预置双腔引流管,可能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同时预置的双腔引流管会给手术和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不便;第二,术后将单腔引流管置换为双腔引流管,这种手段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术后更换引流管难度相对较大,可能出现双腔引流管远端无法置入体内达到手术区域,容易引起逆行感染。面对这一临床需求,将在用的普通单腔引流管改装成双腔引流管是能够避免上述问题的一个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用单腔引流管改装双腔引流管接头,实现单腔引流管在引流使用过程中在线改装成双腔引流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在用单腔引流管改装双腔引流管接头,包括相互呈“卜”字型连接的直管接头和旁管接头,所述旁管接头为双套管结构,所述旁管接头的内套管腔体与直管接头的管腔连通,所述旁管接头的外套管腔内部填充防水过滤材料,所述外套管腔的外侧端设有盖体且所述盖体上开有气孔、内侧端为直管接头的管体且相应管体上开有气孔。所述接头使用时直管接头相对旁管接头呈钝角的一端连接在用单腔引流管、呈锐角的另一端连接负压装置,冲洗液输液管从旁管接头的内套管插入并伸入在用单腔引流管内部并延伸至在用单腔引流管的远端。所述旁管接头与直管接头之间的夹角为30°~60°。所述旁管接头与直管接头之间的夹角为45°。所述直管接头的两端设置为锥形螺纹防脱结构。所述锥形螺纹防脱结构的底部设有插管挡片。所述旁管接头的内套管与外套管之间为内切结构。所述旁管接头内套管的外侧端设有能够与冲洗液输液管配合密封的密封膜套。所述直管接头和旁管接头为一体成型连接结构。有益效果通过本技术的接头,能够在临床上实现将普通的单腔引流管在引流使用的过程中在线改装成双腔引流管,避免了临床上预先留置或术后更换引流管存在的浪费风险、操作不便和风险,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旁管接头能够使引流的直管接头与外界气体互通,维持压力平衡,防止引流负压过大对人体内脏等造成损伤,可有效防止引流液体渗漏,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旁管接头外侧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所示的一种在用单腔引流管改装双腔引流管接头,包括相互呈“卜”字型连接的直管接头1和旁管接头2,旁管接头2与直管接头1之间的夹角为45°,方便冲洗液输液管插入且留足引流液的流出空间,直管接头1和旁管接头2为一体成型连接结构。直管接头1的两端设置为锥形螺纹防脱结构,锥形螺纹防脱结构的底部设有插管挡片4。直管接头1与旁管接头2呈钝角的一端用于连接在用的单腔引流管,呈锐角的另一端用于连接负压引流装置。旁管接头2为双套管结构,内套管与外套管之间为内切结构。旁管接头2的内套管腔体与直管接头1的管腔连通,用于插入冲洗液输液管且伸入单腔引流管内部,并延伸至单腔引流管的远端,内套管的外侧端设有可与冲洗液输液管配合密封的密封膜套5。旁管接头2的外套管腔内部填充防水过滤材料,如图2所示,外套管腔的外侧端设有盖体且所述盖体上开有气孔3,内侧端为直管接头1的管体且相应管体上开有气孔3,外套管腔能够使引流的直管接头1与外界气体互通,维持压力平衡,防止引流负压过大对人体内脏等造成损伤。该接头在使用时先将在用的单腔引流管和负压引流装置分别连接到直管接头1的两端,再将冲洗液输液管从旁管接头2的内管插入,从而将普通的单腔引流管改装成双腔引流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临床实用性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用单腔引流管改装双腔引流管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呈“卜”字型连接的直管接头(1)和旁管接头(2),所述旁管接头(2)为双套管结构,所述旁管接头(2)的内套管腔体与直管接头(1)的管腔连通,所述旁管接头(2)的外套管腔内部填充防水过滤材料,所述外套管腔的外侧端设有盖体且所述盖体上开有气孔(3)、内侧端为直管接头(1)的管体且相应管体上开有气孔(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用单腔引流管改装双腔引流管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呈“卜”字型连接的直管接头(1)和旁管接头(2),所述旁管接头(2)为双套管结构,所述旁管接头(2)的内套管腔体与直管接头(1)的管腔连通,所述旁管接头(2)的外套管腔内部填充防水过滤材料,所述外套管腔的外侧端设有盖体且所述盖体上开有气孔(3)、内侧端为直管接头(1)的管体且相应管体上开有气孔(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用单腔引流管改装双腔引流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使用时直管接头(1)相对旁管接头(2)呈钝角的一端连接在用单腔引流管、呈锐角的另一端连接负压装置,冲洗液输液管从旁管接头(2)的内套管插入并伸入在用单腔引流管内部并延伸至在用单腔引流管的远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用单腔引流管改装双腔引流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旁管接头(2)与直管接头(1)之间的夹角为30°~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舒迅李新星黄裕臧佳胡志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