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修复用支撑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1573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3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修复用支撑座,涉及发动机领域,主要为了解决现有的发动机修复用支撑工装在上升过程中稳定性差的问题;该发动机修复用支撑座,包括底座、输送平台、支撑座和气缸,所述底座上方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方设有载物台,所述载物台放置在支撑座上的载物平面上,所述载物台底部还与气缸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载物台通过连接杆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与底座上的固定杆滑动连接,提高了发动机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A Support for Engine Repai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修复用支撑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领域,具体是一种发动机修复用支撑座。
技术介绍
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包括如内燃机、外燃机、电动机等。如内燃机通常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发动机既适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也可指包括动力装置的整个机器。授权公告号CN207548569U公开了一种发动机修复用支撑工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端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输出端贯穿底座,且向底座上端延伸,所述气缸输出端延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升降底板,且升降底板活动连接有翻转板,所述翻转板两侧均设有支撑板,且两个支撑板均固定于底座上,两个支撑板上均设有插口,所述插口呈纵向阵列分布于支撑板上,所述插口内活动连接有转动球,且转动球上活动插接有螺纹杆,相邻两个螺纹杆相对一端均活动连接有螺纹套,这种发动机修复用的支撑工装,在发动机上升过程中稳定性非常差,只是通过一个升降板进行固定,容易造成上升过程中发动机晃动甚至掉落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修复用支撑座,解决现有的发动机修复用支撑工装在上升过程中稳定性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修复用支撑座,包括底座、输送平台、支撑座和气缸,所述底座上方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方设有载物台,所述载物台放置在支撑座上的载物平面上,所述载物台底部还与气缸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载物台通过连接杆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与底座上的固定杆滑动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以下可选技术方案: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支撑座两侧设有输送平台,所述输送平台通过转轴与底座转动连接。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输送平台上设有若干辊轮。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支撑座固定在底座上。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载物台底部通过支撑装置与底座连接,所述支撑装置内部固定有弹簧。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载物台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部设有转盘。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固定杆和滑块的的数量均为四个。在一种可选方案中:其中两个所述固定杆为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位于不同侧,所述螺纹杆与滑块为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上方与挡板固定连接,所述挡板又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1、通过连接杆将载物台和滑块固定连接,能够提高载物台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2、通过在载物台内设置限位槽,能够防止发动机滑出载物台;通过在限位槽内设置转盘,能够方便发动机的转动,便于调节角度。附图说明图1为发动机修复用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发动机修复用支撑座中载物台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发动机修复用支撑座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发动机修复用支撑座另一种实施例中螺纹杆和固定杆的位置示意图。附图标记注释:1-底座、2-输送平台、3-辊轮、4-载物台、5-支撑装置、6-弹簧、7-气缸、8-固定杆、9-滑块、10-连接杆、11-限位槽、12-转盘、13-螺纹杆、14-挡板、15-电机、16-支撑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会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述,在附图或说明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各部件的形状、厚度或高度可扩大或缩小。本专利技术所列举的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任何显而易知的修饰或变更都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与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发动机修复用支撑座,包括底座1、输送平台2、支撑座16和气缸7,所述支撑座16两侧设有输送平台2,所述输送平台2用于将发动机移动至底座1上方,所述输送平台2通过转轴与底座1转动连接,所述输送平台2能够绕着转轴进行转动,所述输送平台2上设有若干辊轮3,所述辊轮3能够在输送平台2上进行转动,方便发动机在上方移动,提高了发动机的运输效率,同时省时省力。所述底座1上方设有支撑座16,所述支撑座16为台状,所述支撑座16固定在底座1上,无法进行移动,所述支撑座16前后左右四个面均为倾斜面,能够方便发动机进行移动,所述支撑座16上方设有载物台4,所述载物台4放置在支撑座16上的载物平面上,通过载物平面能够限制载物台4的移动,提高载物台4的稳定性,所述载物台4底部通过支撑装置5与底座1连接,所述支撑装置5包括一个小圆管和一个大圆管,所述小圆管插设在大圆管内部,所述小圆管与大圆管滑动连接,所述小圆管固定在载物台4底部,所述大圆管固定在底座1上方,当载物台4移动时,能够带动小圆管在大圆管内部移动,所述支撑装置5内部固定有弹簧6,通过弹簧6能够起到支撑和稳定载物台4的作用,所述载物台4底部还与气缸7的输出轴连接,通过气缸7带动载物台4上下移动。所述载物台4通过连接杆10与滑块9固定连接,所述滑块9与底座1上的固定杆8滑动连接,当载物台4在竖直方向移动时,能够带动滑块9在固定杆8上滑动,能够提高载物台4的稳定性,所述固定杆8和滑块9的的数量均为四个。进一步地,所述载物台4上设有限位槽11,所述限位槽11用于防止发动机在载物台4上滑动,从而导致滑出载物台4的情况,所述限位槽11内部设有转盘12,通过转盘12能够对发动机进行旋转,便于调节发动机的角度。进一步地,所述底座1下方设有移动轮,通过移动轮能够方便进行移动。实施例2请参阅图3~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中两个所述固定杆8为螺纹杆13,所述螺纹杆13为斜向布置,即两个所述螺纹杆13位于不同侧,所述螺纹杆13与滑块9为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13上方与挡板14固定连接,所述挡板14又与电机15的输出轴连接,通过电机15能够带动螺纹杆13旋转,通过螺纹杆13带动滑块9进行移动,从而带动载物台4在竖直方向进行移动。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输送平台2放下,发动机通过输送平台2上的辊轮3移动至载物台4上的转盘12位置,打开气缸7,通过气缸7带动载物台4在竖直方向移动,与连接杆10固定的滑块9在固定杆8上滑动,提高载物台4的稳定性;当采用电机15时,电机15带动螺纹杆13旋转,通过与螺纹杆13螺纹连接的滑块9带动载物台4在竖直方向移动。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修复用支撑座,包括底座(1)、输送平台(2)、支撑座(16)和气缸(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方设有支撑座(16),所述支撑座(16)上方设有载物台(4),所述载物台(4)放置在支撑座(16)上的载物平面上,所述载物台(4)底部还与气缸(7)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载物台(4)通过连接杆(10)与滑块(9)固定连接,所述滑块(9)与底座(1)上的固定杆(8)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修复用支撑座,包括底座(1)、输送平台(2)、支撑座(16)和气缸(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方设有支撑座(16),所述支撑座(16)上方设有载物台(4),所述载物台(4)放置在支撑座(16)上的载物平面上,所述载物台(4)底部还与气缸(7)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载物台(4)通过连接杆(10)与滑块(9)固定连接,所述滑块(9)与底座(1)上的固定杆(8)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修复用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6)两侧设有输送平台(2),所述输送平台(2)通过转轴与底座(1)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修复用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平台(2)上设有若干辊轮(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修复用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金社孙辉
申请(专利权)人:源泰伟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