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透导管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1558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3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血透导管固定器,包括固定片、连接片、两个固定件及牵引装置,固定片下底面为粘贴面,上表面设有魔术贴毛绒面,固定片的内部形成为空腔,底面向上开设有多个与空腔相通的排气孔,四侧面设有多个与空腔相通的出气孔,连接片下底面设有魔术贴倒钩面,且通过魔术贴倒钩面固定于固定片上,两个固定件间隔设于连接片上表面,两个固定件均包括有导管固定座及限位顶盖,导管固定座固设于连接片上表面,导管固定座上表面设有导管放置槽,限位顶盖与导管固定座右侧铰接,且下底面设有可上下调节的抵压块,牵引装置设于连接片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固定性好,可对管径不同的导管进行固定,且可有效的避免导管弯折造成堵塞。

A Hemodialysis Catheter Fix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透导管固定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讲,涉及一种血透导管固定器。
技术介绍
血液透析是肾功能衰竭最常用的肾脏替代治疗之一,血管通路的建立与维护是患者接受血液透析的先决条件,是患者赖以生存的生命线。目前对于急诊透析或原有动静脉内瘘失功的患者,通常采用深静脉留置导管作为血管通路。由于透析导管较粗,末端在皮肤外露部分较长,如何有效固定、避免管路移位、滑脱或管路打折对保护导管的功能十分重要。因为一旦透析导管发生移位脱落则既增加患者出血或感染的风险,又影响患者治疗的有效进行,通常需要再次紧急手术再次置入透析导管,增加患者痛苦和治疗费用,如果置管失败,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现在有医院对各类导管的固定通常采用纱布、胶布或者敷贴等作为固定装置,而这些简陋的固定方法通常存在操作繁琐、稳定性差、容易脱落和影响外观等问题,尽管目前市面上已有一些导管固定器,但由于管径型号不同,无法对透析导管进行有效固定,在治疗过程中,当导管发生弯折时,影响管路的通畅性,容易发生血流不足,影响透析治疗的正常进行,导致导管堵塞,无法保证治疗的安全及有效进行,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另一方面,现有的导管固定装置均为一次性用品,无法再次利用,从而导致资源浪费。因此,设计一种固定性好、适用性强、可防止导管弯折及可重复使用的血透导管固定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血透导管固定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血透导管固定器,包括固定片、连接片、两个固定件及牵引装置。所述固定片的下底面为粘贴面,所述固定片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层魔术贴毛绒面,所述固定片的内部形成为空腔,所述固定片的底面向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空腔相通的排气孔,所述固定片的四侧面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空腔相连通的出气孔。所述连接片下底面设置有一层与所述魔术贴毛绒面相配合的魔术贴倒钩面,所述连接片通过所述魔术贴倒钩面固定于所述固定片上。两个所述固定件间隔设置于所述连接片的上表面,两个所述固定件均包括有导管固定座及限位顶盖,所述导管固定座固设于所述连接片的上表面,所述导管固定座上表面沿前后方向设置有一贯穿至所述导管固定座前后端面的导管放置槽,所述限位顶盖与所述导管固定座的右侧相铰接,所述限位顶盖的下底面延前后方向设置有一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一可上下调节的抵压块。所述牵引装置设置于所述连接片的上表面。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一种血透导管固定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第一牵引柱及第二牵引柱,所述第一牵引柱设置于所述连接片上表面左侧,所述第二牵引柱设置于所述连接片上表面右侧,所述第一牵引柱与所述第二牵引柱之间的间隙与所述管导管放置槽相对应。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牵引柱顶端固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牵引柱顶端固设有第二限位块。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限位顶盖中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置有一螺钉,所述抵压块内部开设有一容置腔,所述抵压块的上表面开设有贯穿至所述容置腔内的通孔,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第三限位块,所述第三限位块可在所述容置腔内转动,所述螺钉的下端穿过所述螺纹孔及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三限位块的上表面相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抵压块下底面中部沿其前后方向设置有一弧形槽。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管固定座上表面左侧开设有一向下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孔壁开设有一放置孔,所述放置孔内设有一限位柱,所述限位柱末端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另一端与所述放置孔底部相连接,所述导管固定座的左侧与所述放置孔相对的位置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与所述放置孔相连通,所述通槽内设置有一T形滑块,所述T形滑块的一端穿过所述通槽与所述限位柱相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限位顶盖的下底面靠近左侧垂直设置有L形限位柱,所述L形限位柱的底部形成为弧形,当所述限位顶盖盖合时,所述L形限位柱插于所述限位孔内。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限位孔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竖立设置于所述限位孔的底部,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顶端固设有一抵持块。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管放置槽表面设置有橡胶防滑层,所述橡胶防滑层上设置有多个防滑凸起。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血透导管固定器,通过间隔设置的两个固定件对导管进行固定,使其对导管的固定段更长,从而使得导管固定更加的稳固,通过设计于所述限位顶盖上且可进行上下调节的抵压块,可使得在针对不同管径的导管时,均可通过调节抵压块的位置来对其固定,通过设置在所述连接片上表面的牵引装置,使得导管在弯曲时不会发生弯折,保证了管路的通畅性,避免出现因血流不足,而影响透析治疗的正常进行,同时,通过所述牵引装置避免导管发生堵塞,从而保证了治疗的安全及有效进行;另一方面,所述连接片与所述固定片之间通过魔术贴进行连接,在使用完毕后只需更换固定片即可,其余部分可再次使用,由此,本技术固定性好,适用性强,安全性高且可有效的避免了资源浪费。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固定件开启状态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固定件盖合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抵压块剖面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固定底座局部剖面图。附图标记:固定片10;魔术贴毛绒面101;出气孔102;连接片20;魔术贴倒钩面201;固定件30;导管固定座301;导管放置槽3011;限位孔3012;放置孔3013;限位柱3014;第一复位弹簧3015;通槽3016;T形滑块3017;第二复位弹簧3018;抵持块3019;限位顶盖302;抵压块3021;螺钉3022;第三限位块3023;弧形槽3024;防滑凸起30241;L形限位柱3025;牵引装置40;第一牵引柱401;第一限位块4011;第二牵引柱402;第二限位块4021。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血透导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的下底面为粘贴面,所述固定片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层魔术贴毛绒面,所述固定片的内部形成为空腔,所述固定片的底面向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空腔相通的排气孔,所述固定片的四侧面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空腔相连通的出气孔;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下底面设置有一层与所述魔术贴毛绒面相配合的魔术贴倒钩面,所述连接片通过所述魔术贴倒钩面固定于所述固定片上;两个固定件,两个所述固定件间隔设置于所述连接片的上表面,两个所述固定件均包括有导管固定座及限位顶盖,所述导管固定座固设于所述连接片的上表面,所述导管固定座上表面沿前后方向设置有一贯穿至所述导管固定座前后端面的导管放置槽,所述限位顶盖与所述导管固定座的右侧相铰接,所述限位顶盖的下底面延前后方向设置有一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一可上下调节的抵压块;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设置于所述连接片的上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透导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的下底面为粘贴面,所述固定片的上表面设置有一层魔术贴毛绒面,所述固定片的内部形成为空腔,所述固定片的底面向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空腔相通的排气孔,所述固定片的四侧面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空腔相连通的出气孔;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下底面设置有一层与所述魔术贴毛绒面相配合的魔术贴倒钩面,所述连接片通过所述魔术贴倒钩面固定于所述固定片上;两个固定件,两个所述固定件间隔设置于所述连接片的上表面,两个所述固定件均包括有导管固定座及限位顶盖,所述导管固定座固设于所述连接片的上表面,所述导管固定座上表面沿前后方向设置有一贯穿至所述导管固定座前后端面的导管放置槽,所述限位顶盖与所述导管固定座的右侧相铰接,所述限位顶盖的下底面延前后方向设置有一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一可上下调节的抵压块;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设置于所述连接片的上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透导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第一牵引柱及第二牵引柱,所述第一牵引柱设置于所述连接片上表面左侧,所述第二牵引柱设置于所述连接片上表面右侧,所述第一牵引柱与所述第二牵引柱之间的间隙与所述导管放置槽相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血透导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引柱顶端固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牵引柱顶端固设有第二限位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透导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顶盖中部开设有螺纹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励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