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踝关节镜专用牵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1479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3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踝关节镜专用牵引装置,包括固定底座和牵引件,牵引件包括固定筒、底座、转轴、移动杆和牵引带,固定筒内设有第一阶梯孔和第二阶梯孔,底座的一端设有凸柱,凸柱位于第一阶梯孔内;移动杆的一端位于第二阶梯孔内,且设有导块;第二阶梯孔内设有导槽,导块位于导槽内;移动杆的一端设有凹槽,转轴位于凹槽内,且转轴的一端固定于凸柱上;转轴与移动杆之间螺纹连接;凸柱的中轴线、移动杆的中轴线和转轴的中轴线共线;牵引带的一端缠绕于患者脚上,牵引带的另一端与移动杆远离凹槽的一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方便,可针对不同患者进行针对性的牵引,以加宽踝关节间隙,充分暴露手术视野,提高手术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踝关节镜专用牵引装置
本技术涉及骨科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踝关节镜专用牵引装置。
技术介绍
踝关节是人体负重最大的关节,在运动时,踝关节承受的重量可以达到人体的5倍以上。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参加各种运动的人群越来越多,各种踝关节运动损伤逐渐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和运动能力的重要疾病。近10年,我国关节镜技术和设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实现了与国际的同步,在膝、肩关节镜技术取得成功后,踝关节镜技术的拓展也受到了高度的关注。踝关节镜手术量仅次于膝关节镜和肩关节镜,该技术优势在于能够利用微小的切口对于踝关节、距下关节和邻近结构进行直接的观察,进而对病变做针对性的处理,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康复迅速,患者能够早日恢复活动,受到专科医师和患者的普遍欢迎。踝关节间隙较窄,有效的牵引使关节间隙加宽是踝关节镜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目前的踝关节镜牵引方法有徒手牵引、有创牵引和支架牵引等,其中,徒手牵引效果不佳,不利于牵引力度的掌控,且长时间的徒手牵引较为费力;有创牵引因创伤较大,增加了对患者的损伤;另,现有的支架牵引由于设计上的缺陷,操作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踝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踝关节镜专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1)和牵引件(2),所述固定底座(1)包括水平板(11)和竖直板(12),所述竖直板(12)竖直固定于所述水平板(11)的一端;所述牵引件(2)包括固定筒(21)、底座(22)、转轴(23)、移动杆(24)和牵引带(25),所述竖直板(12)上设有与所述固定筒(21)相匹配的通孔(121),所述固定筒(21)固定嵌设于所述通孔(121)内;所述固定筒(21)内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阶梯孔(211)和第二阶梯孔(212),所述底座(22)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阶梯孔(211)相匹配的凸柱(221),所述凸柱(221)位于所述第一阶梯孔(21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踝关节镜专用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1)和牵引件(2),所述固定底座(1)包括水平板(11)和竖直板(12),所述竖直板(12)竖直固定于所述水平板(11)的一端;所述牵引件(2)包括固定筒(21)、底座(22)、转轴(23)、移动杆(24)和牵引带(25),所述竖直板(12)上设有与所述固定筒(21)相匹配的通孔(121),所述固定筒(21)固定嵌设于所述通孔(121)内;所述固定筒(21)内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阶梯孔(211)和第二阶梯孔(212),所述底座(22)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阶梯孔(211)相匹配的凸柱(221),所述凸柱(221)位于所述第一阶梯孔(211)内;所述凸柱(221)的侧壁上设有凸筋(2211),所述第一阶梯孔(211)内设有与所述凸筋(2211)相匹配的环形槽(2111),所述凸筋(2211)嵌设于所述环形槽(2111)内;所述移动杆(24)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阶梯孔(212)内,且设有导块(241);所述第二阶梯孔(212)内设有与所述导块(241)相匹配的导槽(2121),所述导块(241)位于所述导槽(2121)内;位于所述第二阶梯孔(212)内的所述移动杆(24)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转轴(23)相匹配的凹槽(242),所述转轴(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游陈明亮杨波徐留海王茂朋余鑫李新志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