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闫郑伟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医用颈部牵引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1479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3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医用颈部牵引固定器,包括座板,座板的一侧设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外侧壁上通过中心轴转动连接有转盘,中心轴的一端贯穿支撑板的侧壁并延伸至内腔的内部,内腔设在第一支撑板的内部,且中心轴位于内腔内部的一端通过皮带与传动轴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连接绳、牵引绳、导向块和牵引带之间的配合,实现了拉动连接绳使牵引带上升完成牵引,通过齿轴、齿条、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之间的配合,实现了转动齿轴使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同时向外滑动,从而可以把套筒放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只需要转动转盘就可以实现牵引,可以根据不同的患者来调节高度,还可以把套筒降下从而节省一定的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医用颈部牵引固定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具体为一种新型医用颈部牵引固定器。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对于长时间坐在电脑前的工作者最常见的就是颈椎问题了,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分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而牵引是非手术治疗中治疗颈椎病的主要缓解症状手段,有效的牵引能解除颈部肌肉痉挛、缓解疼痛症状、恢复颈椎的正常功能等作用,颈椎牵引器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设计而成的方便患者在使用的颈椎病治疗用品,而现有的颈部牵引固定器,大多是需要用手拉着,或者是高度固定在一点,而进行颈椎牵引需要用的时间很长,如果一直用手拉着的话,难免会使人手臂不舒服,虽然有高度固定的牵引器,不需要用手一直拉着,但是这种牵引器不好调节,现有的颈椎固定器也比较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医用颈部牵引固定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医用颈部牵引固定器,包括座板,所述座板的底面四角均设有支腿,所述座板的一侧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外侧壁上通过中心轴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中心轴的一端贯穿支撑板的侧壁并延伸至内腔的内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医用颈部牵引固定器,包括座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板(1)的底面四角均设有支腿(4),所述座板(1)的一侧设有第一支撑板(3),所述第一支撑板(3)的外侧壁上通过中心轴(11)转动连接有转盘(30),所述中心轴(11)的一端贯穿第一支撑板(3)的侧壁并延伸至内腔(8)的内部,所述内腔(8)设在第一支撑板(3)的内部,且中心轴(11)位于内腔(8)内部的一端通过皮带(10)与传动轴(5)相连接,所述传动轴(5)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内腔(8)的侧壁上,另一端依次贯穿内腔(8)的侧壁、第二支撑板(12)并连接有第一齿轮(13),所述第一齿轮(13)与第二齿轮(14)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齿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医用颈部牵引固定器,包括座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板(1)的底面四角均设有支腿(4),所述座板(1)的一侧设有第一支撑板(3),所述第一支撑板(3)的外侧壁上通过中心轴(11)转动连接有转盘(30),所述中心轴(11)的一端贯穿第一支撑板(3)的侧壁并延伸至内腔(8)的内部,所述内腔(8)设在第一支撑板(3)的内部,且中心轴(11)位于内腔(8)内部的一端通过皮带(10)与传动轴(5)相连接,所述传动轴(5)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内腔(8)的侧壁上,另一端依次贯穿内腔(8)的侧壁、第二支撑板(12)并连接有第一齿轮(13),所述第一齿轮(13)与第二齿轮(14)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齿轮(14)的一侧设有转轴(15),所述转轴(15)远离第二齿轮(14)的一端贯穿支撑架(16)并连接有第三齿轮(17),且转轴(15)转动连接在支撑架(16)的内部,所述支撑架(16)滑动连接在座板(1)的下侧面上,且支撑架(16)上端内部与螺杆(19)啮合连接,所述螺杆(19)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三支撑板(20)上,另一端贯穿第四支撑板(21)并延伸至第四支撑板(21)的外部,所述第三支撑板(20)和第四支撑板(21)均设在座板(1)的下侧面上;所述第三齿轮(17)与第四齿轮(18)相互啮合,所述第四齿轮(18)的上侧面与螺柱(25)连接,所述螺柱(25)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郑伟
申请(专利权)人:闫郑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