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纳米气泡水的方法、装置及其应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14592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3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备纳米气泡水的方法、装置及其应用。所述方法为:水以一定流速通过储罐内由纳米多孔木炭材料组成的纳米气泡生成单元,所述纳米多孔木炭材料以一定厚度烧结于纳米气泡生成单元的多孔外壁上,纳米多孔木炭材料表面通过曝气产生微气泡,水流剪切曝气生成的微气泡,微气泡破碎产生悬浮于水中的纳米级气泡,制得纳米气泡水。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纳米气泡水可用于清洗文物,对文物无损伤,处理过程不产生环境污染物,效率高,可以大规模地应用于文物的清洗。

A Method, Device and Application of Preparing Nano Bubble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备纳米气泡水的方法、装置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文物清洗
,具体涉及制备纳米气泡水的方法、装置以及制备的纳米气泡水在清洗文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针对不断发掘出现的大量出水和出土珍贵文物,迫切需要采用有效的科技手段进行保护。由于各类珍贵文物的特殊性,在其表面附着大量的难溶盐沉积物、硬质锈垢、生物病害等坚固凝结物较难清除,因此要求所提供的各类质地材质文物的清洗技术手段首先必须具备极高的安全性,同时对艺术品的原有结构的影响是最小化的。目前常用的机械清洗、化学清洗、超声波清洗、蒸汽清洗等手段均不能完全满足文物清洗的特殊要求。近年来,随着先进的微纳米气泡清洗技术在考古文物清洗过程中的逐步应用,表现出极佳的清洗效果。因微纳米气泡具有存在时间长、传质效率高、超强的渗透作用和微爆破力等特点,能通过瞬时振动剥离、渗透松弛、有机物解离及气浮作用达到考古文物清洗的目的。使用微纳米气泡清洗技术现在已被国际各大文博机构肯定,并且成为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工艺技术手段。专利CN105855227B《微纳米气泡水清洗出水文物的应用、方法及装置》和专利CN106140714B《动力泵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备纳米气泡水的方法,该方法为:水以一定流速通过储罐内由纳米多孔木炭材料组成的纳米气泡生成单元,所述纳米多孔木炭材料以一定厚度烧结于纳米气泡生成单元的多孔外壁上,纳米多孔木炭材料表面通过曝气产生微气泡,水流剪切曝气生成的微气泡,微气泡破碎产生悬浮于水中的纳米级气泡,制得纳米气泡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纳米气泡水的方法,该方法为:水以一定流速通过储罐内由纳米多孔木炭材料组成的纳米气泡生成单元,所述纳米多孔木炭材料以一定厚度烧结于纳米气泡生成单元的多孔外壁上,纳米多孔木炭材料表面通过曝气产生微气泡,水流剪切曝气生成的微气泡,微气泡破碎产生悬浮于水中的纳米级气泡,制得纳米气泡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纳米气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气泡生成单元为一个或多个,每个纳米气泡生成单元具有进水口、进气口和纳米气泡水出水口,所述纳米多孔木炭材料的烧结厚度为0.5-1mm,纳米孔尺寸为0.6-2nm,纳米气泡生成单元的多孔外壁的孔径为微米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纳米气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罐上设有出水阀门,所述储罐的容积为10-100L,所述储罐内压力为0.1-0.2MPa;所述纳米多孔木炭材料表面的气体曝气流速为0.3-0.6m/s,所述水流剪切流速为1-3m/s。4.一种制备纳米气泡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进水管、进气管、储罐、出水阀门、纳米气泡生成单元;所述纳米气泡生成单元由进水口、进气口、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庆峰黄河吴来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博物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