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牵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1431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3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肺部牵引器,包括吸管体、负压接头和吸盘体,吸管体的两端管口分别对接负压接头和吸盘体,吸盘体的底板中部开设有吸口,吸盘体的底板上以吸口为中心均匀布设有若干聚酯纤维凸起。其能够插入手术切开口,通过负压吸附住肺部,有利于手术中牵开肺叶,大大降低了手术过程中对肺部带来损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肺部牵引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肺部牵引器。
技术介绍
在进行开胸手术过程中,会由于正压通气使肺部过度膨胀影响手术视野,然而,目前手术中经常使用的脏器切开器械并不能合理规避这种情况,如果直接用手长期压迫肺脏,极易导致肺通气不良及心血管受压造成的血压波动甚至于心跳骤停等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肺部牵引器,其能够插入手术切开口,通过负压吸附住肺部,有利于手术中牵开肺叶,大大降低了手术过程中对肺部带来损伤的风险。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使上述技术问题得以解决。一种肺部牵引器,包括吸管体、负压接头和吸盘体,吸管体的两端管口分别对接负压接头和吸盘体,吸盘体的底板中部开设有吸口,吸盘体的底板上以吸口为中心均匀布设有若干聚酯纤维凸起。作为优选,吸管体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硅胶内层、钛合金夹层和硅胶外层。作为优选,吸盘体为热可塑性树脂或硅胶材质结构。作为优选,吸盘体为PP、PE、PU或尼龙材质。作为优选,吸盘体包括圆筒形支撑部和碗形吸盘。作为优选,碗形吸盘的外径为45mm至55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该肺部牵引器容易从手术切口中插入或拔出,通过负压接头引入负压使吸盘体吸附肺部,吸盘体上设有的聚酯纤维凸起有益于增强吸附力、防止滑脱;2.吸管体采用硅胶内层、钛合金夹层和硅胶外层的内外三层结构,钛合金夹层起到保持刚性的作用,硅胶内层和硅胶外层起到保持柔韧性的作用;3.吸盘体采用圆筒形支撑部和碗形吸盘的结合体结构,有益于从狭小的手术切开口中插入或拔出。附图说明以下附图旨在便于描述较佳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吸盘体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吸管体,2-负压接头,3-吸盘体,4-吸口,5-聚酯纤维凸起,6-硅胶内层,7-钛合金夹层,8-硅胶外层,9-圆筒形支撑部,10-碗形吸盘。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中给出的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肺部牵引器,包括吸管体1、负压接头2和吸盘体3,吸管体1的两端管口分别对接负压接头2和吸盘体3。为了兼顾刚性和柔韧性,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吸管体1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硅胶内层6、钛合金夹层7和硅胶外层8。吸盘体3采用热可塑性树脂或硅胶材质结构,比如PP、PE、PU或尼龙材质。吸盘体3的底板中部开设有吸口4,吸盘体3的底板上以吸口4为中心均匀布设有若干聚酯纤维凸起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吸盘体3包括圆筒形支撑部9和碗形吸盘10,手术切口通常在5cm作用,碗形吸盘10的外径优选为45mm至55mm。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基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采用本
的公知技术或者常规技术手段可轻易实现的能够等效替换的任何变化及改进的实施方式,都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肺部牵引器,其特征是:包括吸管体(1)、负压接头(2)和吸盘体(3),吸管体(1)的两端管口分别对接负压接头(2)和吸盘体(3),吸盘体(3)的底板中部开设有吸口(4),吸盘体(3)的底板上以吸口(4)为中心均匀布设有若干聚酯纤维凸起(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肺部牵引器,其特征是:包括吸管体(1)、负压接头(2)和吸盘体(3),吸管体(1)的两端管口分别对接负压接头(2)和吸盘体(3),吸盘体(3)的底板中部开设有吸口(4),吸盘体(3)的底板上以吸口(4)为中心均匀布设有若干聚酯纤维凸起(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肺部牵引器,其特征是:吸管体(1)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硅胶内层(6)、钛合金夹层(7)和硅胶外层(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美红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桥昕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