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进料口慢速榨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1258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3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进料口慢速榨汁机,包括杯盖、榨汁杯体和用于碾磨食材的旋转体,所述杯盖连接于所述榨汁本体的上方,所述榨汁杯体设有容纳腔,所述旋转体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榨汁杯体设置有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的出汁口和出渣口,所述杯盖的顶侧并排设置有第一进料管道和第二进料管道,所述第一进料管道和所述第二进料管道分别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双进料口慢速榨汁机,该双进料口慢速榨汁机能够实现快速进料,满足产品安规认证要求,避免该榨汁机头部发生晃动,提高榨汁机的稳定性能。

Double inlet and outlet slow-speed Juic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进料口慢速榨汁机
本技术涉及榨汁机
,具体涉及一种双进料口慢速榨汁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慢速榨汁机工作原理是靠内部的旋转体的旋转,对水果进行挤压、研磨,果汁透过滤网后沿出汁口流出,果渣从出渣口排出,这种榨汁机的优点在于:噪音低,出汁率高,榨出的果渣很干,不浪费,对于叶菜类的出汁率也能令人满意。现有的慢速榨汁机是单一进料口结构,由于安规认证的限制,进料口的开口宽度不能超过42mm,由此限定了进料口的大小,食材必须切碎后从单一的进料口加入至榨汁机内,降低了食材的添加速度,影响了产品的出汁时间,单一的进料口只能放入单一的食材,或将多种食材混合后通过进料口加入,而混合食材需要耗时,从而影响加料速度;此外,大口径进料口在其顶部需要增配一个锁死的盖板来限制食物的进出,才能通过产品安规认证,增加了榨汁机的生产成本,且使得操作不便,进一步地,大口径进料口的榨汁机存在导致产品头部晃动等不良问题,使得榨汁机结构稳定性能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进料口慢速榨汁机,该双进料口慢速榨汁机能够实现快速进料,满足产品安规认证要求,避免该榨汁机头部发生晃动,提高榨汁机的稳定性能。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进料口慢速榨汁机,包括杯盖、榨汁杯体和用于碾磨食材的旋转体,所述杯盖连接于所述榨汁本体的上方,所述榨汁杯体设有容纳腔,所述旋转体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榨汁杯体设置有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的出汁口和出渣口,所述杯盖的顶侧并排设置有第一进料管道和第二进料管道,所述第一进料管道和所述第二进料管道分别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进料管道和所述第二进料管道的顶端连接有盛料盘,所述第一进料管道的上端和所述第二进料管道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盛料盘的盘口相贯通。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盛料盘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所述第一进料管道通过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盛料盘相连接,所述第二进料管道通过所述第二套管与所述盛料盘相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进料管道和所述第二进料管道均为方筒状或圆筒状。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连接于所述榨汁杯体的底侧,所述底座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旋转体的驱动电机。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旋转体包括转轴和固定设置于所述转轴外周的双刃螺旋切刀,所述转轴的一端穿设于所述杯盖,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榨汁杯体的底侧设置有分别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的出汁管道和出渣管道,所述出汁口位于所述出汁通道的端部,所述出渣口位于所述出渣管道的端部,且所述出汁管道和所述出渣管道之间形成的夹角为12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出渣管道的管口为所述出渣口,所述出渣管道的管壁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出渣口相贯通。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滤网组件,所述滤网组件包络设置于所述旋转体的外周,且所述滤网组件固定于所述榨汁杯体的内壁。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滤网组件包括环形基座和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环形基座内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包络设置于所述旋转体的外周,且所述过滤网的内部与所述出渣管道相连通,所述环形基座与所述榨汁杯体相连接。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单一进料口的榨汁机,本实施例中的慢速榨汁机采用双进料口结构,即食材沿第一进料管道和第二进料管道进入至容纳腔内,由此实现快速进料,同时,可以在第一进料管道和第二进料管道分别加入不同类型的食材,不需要将两种食材混合后再加入至榨汁杯体内,减少食材混合时间,进而提高了加料速度;此外,由于采用了双进料口,则不需要设置过大口径的进料口,由此在保证进料速率的同时,保证该慢速榨汁机满足安规认证的需求,且不需要受安规认证的限制在第一进料管道和第二进料管道增配盖板,从而减少了该慢速榨汁机的生产成本,相对于大口径的进料口,第一进料管道和第二进料管道管径小,避免慢速榨汁机的头部发生晃动,从而保证该慢速榨汁机稳定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双进料口慢速榨汁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双进料口慢速榨汁机的爆炸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双进料口慢速榨汁机在榨汁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榨汁杯体,2-底座,3-旋转体,4-出汁管道,5-出渣管道,6-滤网组件,7-杯盖,8-盛料盘,9-接汁杯,10-接渣杯;21-调速开关,31-转轴,32-双刃螺旋切刀,41-出汁口,51-出渣口,52-开口,61-环形基座,62-过滤网,71-第一进料管道,72-第二进料管道,81-第一套管,82-第二套管;41a-密封端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双进料口慢速榨汁机,包括杯盖7、榨汁杯体1和用于碾磨食材的旋转体3,所述杯盖7连接于所述榨汁本体的上方,所述榨汁杯体1设有容纳腔,所述旋转体3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旋转体3在容纳腔内发生转动,由此食材进入容纳腔后被旋转体3碾磨榨汁,本实施例中食材为水果或蔬菜等,所述榨汁杯体1设置有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的出汁口41和出渣口51,食材榨得的果蔬汁通过出汁口41流出进入至与出汁口41对应摆放的接汁杯9,粉碎食材所得果渣通过出渣口51进入与出渣口51对应摆放的接渣杯10,所述杯盖7的顶侧并排设置有第一进料管道71和第二进料管道72,所述第一进料管道71和所述第二进料管道72分别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单一进料口的榨汁机,本实施例采用双进料口结构,即食材沿第一进料管道71和第二进料管道72进入至容纳腔内,由此实现快速进料,同时,可以在第一进料管道71和第二进料管道72分别加入不同类型的食材,不需要将两种食材混合后再加入至榨汁杯体1内,减少食材混合时间,进而提高了加料速度;此外,由于采用了双进料口,则不需要设置过大口径的进料口,本实施例中第一进料管道71和第二进料管道72的口径分别优选为25-30mm,由此在保证进料速率的同时,保证该慢速榨汁机满足安规认证的需求,且不需要受安规认证的限制在第一进料管道71和第二进料管道72增配盖板,从而减少了该慢速榨汁机的生产成本,相对于大口径的进料口,本实施例的第一进料管道71和第二进料管道72管径小,避免慢速榨汁机的头部发生晃动,从而保证该慢速榨汁机稳定运行。基于以上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单一进料口的榨汁机,本实施例中的慢速榨汁机采用双进料口结构,即食材沿第一进料管道71和第二进料管道72进入至容纳腔内,由此实现快速进料,同时,可以在第一进料管道71和第二进料管道72分别加入不同类型的食材,不需要将两种食材混合后再加入至榨汁杯体1内,减少食材混合时间,进而提高了加料速度;此外,由于采用了双进料口,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进料口慢速榨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杯盖、榨汁杯体和用于碾磨食材的旋转体,所述杯盖连接于所述榨汁本体的上方,所述榨汁杯体设有容纳腔,所述旋转体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榨汁杯体设置有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的出汁口和出渣口,所述杯盖的顶侧并排设置有第一进料管道和第二进料管道,所述第一进料管道和所述第二进料管道分别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进料口慢速榨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杯盖、榨汁杯体和用于碾磨食材的旋转体,所述杯盖连接于所述榨汁本体的上方,所述榨汁杯体设有容纳腔,所述旋转体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榨汁杯体设置有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的出汁口和出渣口,所述杯盖的顶侧并排设置有第一进料管道和第二进料管道,所述第一进料管道和所述第二进料管道分别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进料口慢速榨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料管道和所述第二进料管道的顶端连接有盛料盘,所述第一进料管道的上端和所述第二进料管道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盛料盘的盘口相贯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进料口慢速榨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料盘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所述第一进料管道通过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盛料盘相连接,所述第二进料管道通过所述第二套管与所述盛料盘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进料口慢速榨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料管道和所述第二进料管道均为方筒状或圆筒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进料口慢速榨汁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连接于所述榨汁杯体的底侧,所述底座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龙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格丽思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