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射频开关电路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
,特别是涉及一种射频开关电路。
技术介绍
无线通信系统中,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的TD-SCDMA(TimeDivision-Synchronous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以及第四代移动通信标准的TD-LTE(TimeDivisionLongTermEvolution,分时长期演进)都是时分双工模式的,即上下行链路是在同一频率信道的不同时隙,用保证时间来分离。在上述通信系统中,为了提高上下行链路的隔离度,一般利用同步控制信号控制相应链路器件的导通,通过切换射频开关进而提高上下行链路的隔离度。在实现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传统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目前的射频开关电路设计存在缺陷,导致了隔离度低和稳定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隔离度高,稳定性好的射频开关电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射频开关电路,包括连接在驱动电路和开关MOS管之间的调节电路;驱动电路包括射频开关器件;调节电路包括MOS管K1和电阻R1;MOS管K1的漏极连接电阻R1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射频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在驱动电路和开关MOS管之间的调节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射频开关器件;所述调节电路包括MOS管K1和电阻R1;所述MOS管K1的漏极连接所述电阻R1的一端,源极连接所述射频开关器件的接收端,栅极分别连接所述开关MOS管的漏极、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射频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在驱动电路和开关MOS管之间的调节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射频开关器件;所述调节电路包括MOS管K1和电阻R1;所述MOS管K1的漏极连接所述电阻R1的一端,源极连接所述射频开关器件的接收端,栅极分别连接所述开关MOS管的漏极、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极管和电阻R2;所述MOS管K1的栅极分别连接所述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电阻R2的一端;所述MOS管K1的源极分别连接所述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所述MOS管K1的栅极还连接所述开关MOS管的漏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端连接所述MOS管K1的漏极、另一端连接相应供电模块的电感L1;所述电感L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端连接所述MOS管K1的漏极、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1;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MOS管的栅极的电阻R3;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用于连接相应的外部信号输入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射频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以及MOS管K2;所述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射频开关器件的天线端,另一端用于连接相应的供电模块;所述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射频开关器件的偏置端,另一端连接所述MOS管K2的漏极;所述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MOS管K2的栅极,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外部信号输入端;所述电阻R7的一端、所述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MOS管K2的漏极;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用于连接相应的供电模块;所述MOS管K2的漏极还连接所述射频开关器件的发射端,源极接地。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射频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容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合理,朱金雄,
申请(专利权)人: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