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电站用电线布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1151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1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电站用电线布局结构,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设有光伏元件,所述机体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机体相对的内壁上均设有两个绕线腔,所述隔板上设有多个绕线孔,所述隔板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卡线机构,所述机体的侧壁上设有闭合装置,所述光伏元件上电连接有集束线,所述绕线腔通过两个通孔与机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集束线的一端通过一个绕线腔上面的通孔进入绕线腔,所述集束线再通过同一个绕线腔上面的另一个通孔回到机体内部,所述集束线穿过绕线腔的一端穿过隔板上面的绕线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具有线路布局清晰一目了然以及方便维修人员操作的好处。

A Wire Layout Structure for Photovoltaic Power 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电站用电线布局结构
本技术涉及光伏电站
,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电站用电线布局结构。
技术介绍
光伏电站,是指一种利用太阳光能、采用特殊材料诸如晶硅板、逆变器等电子元件组成的发电体系,与电网相连并向电网输送电力的光伏发电系统,光伏电站是目前属于国家鼓励力度最大的绿色电力开发能源项目,光伏电站可以分为带蓄电池的独立发电系统和不带蓄电池的并网发电系统,太阳能发电分为光热发电和光伏发电,现时期进入商业化的太阳能电能,指的就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现有的光伏电站中的变电箱内的线路一般都比较复杂,不进行集中整合处理的话,容易造成混乱,大大的增加了维修人员的操作难度,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光伏电站用电线布局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光伏电站用电线布局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电站用电线布局结构,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设有光伏元件,所述机体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机体相对的内壁上均设有两个绕线腔,所述隔板上设有多个绕线孔,所述隔板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卡线机构,所述机体的侧壁上设有闭合装置,所述光伏元件上电连接有集束线,所述绕线腔通过两个通孔与机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集束线的一端通过一个绕线腔上面的通孔进入绕线腔,所述集束线再通过同一个绕线腔上面的另一个通孔回到机体内部,所述集束线穿过绕线腔的一端穿过隔板上面的绕线孔。优选地,所述卡线机构包括设在隔板侧壁上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套设有卡块,所述凹槽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所述卡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套杆,两个所述套杆的下端均设有弹簧槽,两个所述固定杆分别位于两个弹簧槽内且均与对应的弹簧槽的内顶部之间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所述卡块上设有开孔,所述卡块的侧壁上螺纹连接有螺钉,所述螺钉的尾端位于开孔内且转动连接有弧形板,所述集束线穿过开孔。优选地,所述闭合装置包括设在机体侧壁上的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维修盖板,所述维修盖板通过四个安装螺钉与机体的侧壁固定连接。优选地,两个位于同一侧壁上的所述绕线腔与两个位于对应的侧壁上的所述绕线腔分别两两位置对应。优选地,多个所述卡块均设立在隔板上远离光伏元件的一端侧壁上。优选地,所述维修盖板与开口之间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隔板、卡线机构、绕线腔与绕线孔相互配合,将光伏元件上面引出的大量电线穿过各个绕线腔对其进行初步限位,再将集束线穿过隔板上面的绕线孔,通过卡块与螺钉相互配合将集束线固定在隔板的另一端,让集束线的布局一目了然,方便进行维修操作。2、通过设置闭合装置,操作人员可以直接通过拧开各个安装螺钉,打开维修盖板就可以直接看到被卡块固定的集束线,方便人员的维修,避免了线路过于混乱导致维修困难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光伏电站用电线布局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光伏电站用电线布局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光伏电站用电线布局结构的背面示意图。图中:1光伏元件、2绕线腔、3隔板、4绕线孔、5机体、6集束线、7固定杆、8弹簧、9卡块、10螺钉、11弧形板、12套杆、13安装螺钉、14维修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4,一种光伏电站用电线布局结构,包括机体5,机体5内设有光伏元件1,机体5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隔板3,机体5相对的内壁上均设有两个绕线腔2,隔板3上设有多个绕线孔4,隔板3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卡线机构,机体5的侧壁上设有闭合装置,光伏元件1上电连接有集束线6,绕线腔2通过两个通孔与机体5的内腔相连通,集束线6的一端通过一个绕线腔2上面的通孔进入绕线腔2,集束线6再通过同一个绕线腔2上面的另一个通孔回到机体5内部,集束线6穿过绕线腔2的一端穿过隔板3上面的绕线孔4,光伏元件1上面延伸出来的大量电线经过捆绑形成集束线6,集束线6先通过一个绕线腔2上面的两个通孔穿过这个绕线腔2,再延伸出来进入到隔板3上面对应位置的绕线孔4内,到达隔板3的另一侧,再通过与这个绕线孔4水平位置对应的另一个绕线孔4穿回隔板3的这一端侧壁。其中,卡线机构包括设在隔板3侧壁上的凹槽,凹槽内套设有卡块9,凹槽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7,卡块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套杆12,两个套杆12的下端均设有弹簧槽,两个固定杆7分别位于两个弹簧槽内且均与对应的弹簧槽的内顶部之间通过弹簧8弹性连接,卡块9上设有开孔,卡块9的侧壁上螺纹连接有螺钉10,螺钉10的尾端位于开孔内且转动连接有弧形板11,集束线6穿过开孔,集束线6来到隔板3的另一端侧壁,穿过卡块9上面的开孔,拧入螺钉10,带动弧形板11对集束线6进行夹紧,让集束线6较粗的时候可以往外提拉卡块9,带动卡块9拉伸两个弹簧8,让开孔露出的更多,方便集束线6的固定。其中,闭合装置包括设在机体5侧壁上的开口,开口处设有维修盖板14,维修盖板14通过四个安装螺钉13与机体5的侧壁固定连接,维修人员拧开四个安装螺钉13,取下维修盖板14,可以直接看到固定在隔板3侧壁上的集束线6。具体地,两个位于同一侧壁上的绕线腔2与两个位于对应的侧壁上的绕线腔2分别两两位置对应。具体地,多个卡块9均设立在隔板3上远离光伏元件1的一端侧壁上,将集束线6的固定主要放在隔板3的另一侧,可以有效的减少混乱。具体地,维修盖板14与开口之间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防止机体5由此处受潮,增加安全性。本技术中,操作人员进行绕线的时候,先将光伏元件1上面延伸出来的大量电线经过捆绑形成集束线6,集束线6先通过一个绕线腔2上面的两个通孔穿过这个绕线腔2,再延伸出来进入到隔板3上面对应位置的绕线孔4内,到达隔板3的另一侧,再通过与这个绕线孔4水平位置对应的另一个绕线孔4穿回隔板3的这一端侧壁,引回光伏元件1上,如果有多股集束线6可以再通过另外两个绕线腔2进行绕线,需要维修的时候,维修人员直接拧开四个安装螺钉10,取下维修盖板14,即可看见集束线6,方便维修人员排查故障原因,及时予以处理,减少了维修的困难程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电站用电线布局结构,包括机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5)内设有光伏元件(1),所述机体(5)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隔板(3),所述机体(5)相对的内壁上均设有两个绕线腔(2),所述隔板(3)上设有多个绕线孔(4),所述隔板(3)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卡线机构,所述机体(5)的侧壁上设有闭合装置,所述光伏元件(1)上电连接有集束线(6),所述绕线腔(2)通过两个通孔与机体(5)的内腔相连通,所述集束线(6)的一端通过一个绕线腔(2)上面的通孔进入绕线腔(2),所述集束线(6)再通过同一个绕线腔(2)上面的另一个通孔回到机体(5)内部,所述集束线(6)穿过绕线腔(2)的一端穿过隔板(3)上面的绕线孔(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电站用电线布局结构,包括机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5)内设有光伏元件(1),所述机体(5)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隔板(3),所述机体(5)相对的内壁上均设有两个绕线腔(2),所述隔板(3)上设有多个绕线孔(4),所述隔板(3)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卡线机构,所述机体(5)的侧壁上设有闭合装置,所述光伏元件(1)上电连接有集束线(6),所述绕线腔(2)通过两个通孔与机体(5)的内腔相连通,所述集束线(6)的一端通过一个绕线腔(2)上面的通孔进入绕线腔(2),所述集束线(6)再通过同一个绕线腔(2)上面的另一个通孔回到机体(5)内部,所述集束线(6)穿过绕线腔(2)的一端穿过隔板(3)上面的绕线孔(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电站用电线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线机构包括设在隔板(3)侧壁上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套设有卡块(9),所述凹槽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7),所述卡块(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套杆(12),两个所述套杆(12)的下端均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绍锋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索乐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