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集成功率模块和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1145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1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高集成功率模块和电器。其中,高集成功率模块包括: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功率因数校正元件、整流桥、压缩机逆变器以及风机逆变器,其中,所述整流桥设置在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元件的第一侧,所述压缩机逆变器设置在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元件的第四侧,所述风机逆变器设置在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元件的第三侧;所述整流桥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元件电连接,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元件与所述压缩机逆变器和所述风机逆变器电连接。发明专利技术人发现,该高集成功率模块的散热效率高,集成度高,可以充分利用空间,有利于统一把控上述功率器件的可靠性,开发、维修容易,成本较低。

High integrated power modules and applian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集成功率模块和电器
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的,涉及高集成功率模块和电器。
技术介绍
目前,空调电控用到的功率器件的部分主要有整流桥、功率因数校正元件(PFC)、压缩机智能功率模块(IPM)和风机IPM。传统电控中这些功率器件是分立的,分布于电控的不同区域,相隔较远,功率器件占用面积大,导致其散热面积大,成本较高。因而,目前的功率器件的设置仍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将功率因数校正元件、整流桥、压缩机逆变器以及风机逆变器集成在同一个基板上的高集成功率模块,可以有效节约上述功率器件的占用面积,散热效果佳,可以统一把控上述功率器件的可靠性,容易维修,或者有利于线路优化。在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集成功率模块。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该高集成功率模块包括: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功率因数校正元件、整流桥、压缩机逆变器以及风机逆变器,其中,所述整流桥设置在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元件的第一侧,所述压缩机逆变器设置在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元件的第四侧,所述风机逆变器设置在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元件的第三侧;所述整流桥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元件电连接,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元件与所述压缩机逆变器和所述风机逆变器电连接。专利技术人发现,温度最高的PFC处在整流桥和压缩机逆变器中间,其热量可以通过四边有效扩散,有利于提高高集成功率模块的散热效率,上述功率器件的分布比较紧凑,集成度高,占用面积较小但不影响散热,可以充分利用空间,有利于统一把控上述功率器件的可靠性,开发、维修容易,并且由于功率器件的排布与电流流向吻合,使得电路布线得以简化,大大降低高集成功率模块的成本。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高集成功率模块还包括:强电引脚,所述强电引脚设置在所述基板的第一边缘上,所述强电引脚与所述整流桥的输入端、所述整流桥的输出端、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元件的输出端、所述压缩机逆变器和所述风机逆变器电连接;弱电引脚,所述弱电引脚设置在所述基板的第二边缘上,所述弱电引脚与所述压缩机逆变器和所述风机逆变器电连接。由此,可以有效驱动上述功率器件,且可以及时有效的传递功率器件中的产生的信号,使得高集成功率模块高效的运转。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压缩机逆变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器件单元和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器件单元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水平段和第二水平段,所述第一水平段设置在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元件的第四侧,所述第二水平段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元件的第二侧。由此,上述压缩机逆变器的结构有利于充分利用空间,减少高集成功率模块的占用面积,提高高集成功率模块的集成度,进而可以统一把控功率器件的可靠性,减小开发、维修难度。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水平段的第四侧,且位于所述第一水平段的至少一部分的水平一侧,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与所述弱电引脚电连接。由此,由于流过第一器件单元的电流较小,将第一器件单元设置在功率因数校正元件和第一控制单元中间,不仅有利于PFC的散热,且可以减少PFC的高温对第一控制单元的影响,延长第一控制单元的使用寿命,且在较长的使用过程中均具有良好的控制第一器件单元的作用。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水平段和第二水平段各包括三个垂直设置的IGBT模块,每个所述IGBT模块中包括一个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和一个快恢复二极管,其中,在所述第一水平段中的每个所述IGBT模块中,所述快恢复二极管位于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第四侧,在所述第二水平段中的每个所述IGBT模块中,所述快恢复二极管位于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第三侧,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与所述强电引脚电连接。由此,将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与快恢复二极管结合使用可以有效减少转换状态的损耗,且在不影响散热的前提下,快恢复二极管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垂直设置的排布方式有利于使得高集成功率模块中的各个功率器件的排布更紧凑,集成度更高,空间利用率更高,更有利于减小高集成功率模块的占用面积,更容易统一把控上述功率器件的可靠性,成本更低,且有利于线路优化。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风机逆变器包括第二器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所述第二器件单元包括六个逆导型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六个所述逆导型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中的一部分所述逆导型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沿水平方向呈直线间隔分布,以形成第三水平段,六个所述逆导型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中的另一部分所述逆导型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沿垂直方向呈直线间隔分布,以形成垂直段,所述垂直段设置在所述第三水平段的第四侧,其中,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垂直段的至少一部分的水平一侧,所述逆导型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与所述强电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与所述弱电引脚电连接。由此,风机逆变器的结构设置有利于充分利用空间,提高高集成功率模块的集成度。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垂直段的第二侧。由此,PFC的高温对第二控制单元的影响很小,有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使得其在较长的使用过程中均能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且有利于简化电路布线。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水平段的第四侧,且位于所述第一水平段的第二侧。由此,PFC的高温对第一控制单元的影响很小,有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使得其在较长的使用过程中均能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高集成功率模块还包括连接导线、电阻元件和电容元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连接导线、所述电阻元件和所述电容元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空余区域。由此,可以充分利用空余区域的空间,提高高集成功率模块的集成度、可靠性,降低成本,减小了电控体积。在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器。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该电器包括前面所述的高集成功率模块。专利技术人发现,该电器的散热效果较佳,使用寿命较长,在较长使用过程中均能保持较佳的使用性能,成本较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高集成功率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的高集成功率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需要说明的是,文中的“第一侧”、“第二侧”、“第三侧”和“第四侧”的方向均不相同,其中,第一侧和第二侧的方向彼此相互远离,第三侧和第四侧的方向彼此相互远离。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当人眼面对设置有整流桥、功率因数校正元件、压缩机逆变器和风机逆变器的基板观看时,第一侧是指左侧,第二侧是指右侧,第三侧是下方,第四侧是指上方,当高集成功率模块安装到电器中时,其安装方向与上述设定的方向是一致的。在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集成功率模块。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参照图1,该高集成功率模块包括:基板100;设置在所述基板100上的功率因数校正元件200、整流桥300、压缩机逆变器400以及风机逆变器500,其中,所述整流桥300设置在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元件200的第一侧,所述压缩机逆变器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集成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功率因数校正元件、整流桥、压缩机逆变器以及风机逆变器,其中,所述整流桥设置在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元件的第一侧,所述压缩机逆变器设置在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元件的第四侧,所述风机逆变器设置在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元件的第三侧;所述整流桥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元件电连接,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元件与所述压缩机逆变器和所述风机逆变器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集成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功率因数校正元件、整流桥、压缩机逆变器以及风机逆变器,其中,所述整流桥设置在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元件的第一侧,所述压缩机逆变器设置在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元件的第四侧,所述风机逆变器设置在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元件的第三侧;所述整流桥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元件电连接,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元件与所述压缩机逆变器和所述风机逆变器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集成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强电引脚,所述强电引脚设置在所述基板的第一边缘上,所述强电引脚与所述整流桥的输入端、所述整流桥的输出端、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元件的输出端、所述压缩机逆变器和所述风机逆变器电连接;弱电引脚,所述弱电引脚设置在所述基板的第二边缘上,所述弱电引脚与所述压缩机逆变器和所述风机逆变器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集成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逆变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器件单元和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器件单元包括第一水平段和第二水平段,所述第一水平段设置在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元件的第四侧,所述第二水平段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功率因数校正元件的第二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集成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水平段的第四侧,且位于所述第一水平段的至少一部分的水平一侧,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与所述弱电引脚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集成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段和第二水平段各包括三个垂直设置的IGBT模块,每个所述IGBT模块中包括一个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和一个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宇泉冯宇翔江雪晨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