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光胶膜、反光背板及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1048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光伏组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反光胶膜、反光背板及光伏组件。其中,反光胶膜包括封装胶膜及反光膜,反光膜呈网格状设置于封装胶膜上,反光膜的网格的网孔与光伏组件的电池片一一对应,使得反光膜能够完全覆盖电池片的间隙,反光膜包括依次层敷的基层、反光结构层以及绝缘层,基层设置于封装胶膜上。该反光胶膜能够反射电池片间隙处的太阳光,使反射的太阳光能够被电池片有效利用,提高了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

A Reflective Film, Reflective Backplane and Photovoltaic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光胶膜、反光背板及光伏组件
本技术涉及光伏组件
,尤其涉及一种反光胶膜、反光背板及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通过光伏组件利用太阳能发电是当今利用太阳能的一种主要方式。将太阳能电池片焊接后,敷设在前板与后板之间,通过层压机固定形成层压件,再采用光伏组件边框对层压件四周进行封装保护即可形成光伏组件。若干电池片焊接后,电池片与电池片之间存在间隙,太阳光在间隙部分直接透过,无法被电池片吸收利用。随着光伏组件功率的提升,如何提高光伏组件的电池片间隙的利用,是提升组件功率的重要问题。现有常规光伏组件中提高间隙光线利用率的主要方式为将背板与后板之间敷设的EVA(Polyethylenevinylacetate,聚乙烯-聚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胶膜设置成白色,当太阳光从电池片间隙处射向背板时,白色的封装胶膜能够将太阳光反射,使反射后的太阳光能够被电池片吸收利用。然而白色封装胶膜会带来层压后的外观问题,比如褶皱等;同时白色封装胶膜不具有定向反射功能,反射后的光较分散,不能够最大化利用间隙处的光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光胶膜,能够反射电池片间隙处的太阳光,使反射的太阳光能够被电池片有效利用。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反光胶膜,包括封装胶膜及反光膜,所述反光膜呈网格状设置于所述封装胶膜上,所述反光膜的网格的网孔与光伏组件的电池片一一对应,所述反光膜包括依次层敷的基层、反光结构层以及绝缘层,所述基层设置于所述封装胶膜上。作为优选,所述反光结构层包括若干反光单元,所述反光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对称且呈夹角设置的反光面。作为优选,所述反光单元的形状为三棱柱状,所述反光单元依次排列于所述基层上。作为优选,所述反光单元的形状为四棱锥状,若干所述反光单元阵列设置于所述基层上且相邻所述反光单元的底边紧邻设置。作为优选,所述基层由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制成。作为优选,所述绝缘层为涂覆于所述反光结构层上表面的硅涂层。作为优选,所述绝缘层由聚乙烯-聚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制成。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光背板,能够反射电池片间隙处的太阳光,使反射的太阳光能够被电池片有效利用。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反光背板,包括上述的反光胶膜。本技术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组件,能够有效利用电池片间隙处的太阳光,转换效率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组件,包括上述的反光背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反光胶膜包括封装胶膜及反光膜,反光膜呈网格状设置于封装胶膜上,反光膜的网格的网孔与光伏组件的电池片一一对应,使得反光膜能够完全覆盖电池片的间隙,反光膜包括依次层敷的基层、反光结构层以及绝缘层,基层设置于封装胶膜上。该反光胶膜能够将电池片间隙处的太阳光反射至光伏组件的前板,并由前板二次反射至电池片上,使反射的太阳光能够被电池片有效利用,提高了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光伏组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反光背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反光膜与电池片装配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反光膜的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反光膜的另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反光背板;2、电池片;3、前层封胶膜;4、前板;11、基板;12、反光胶膜;13、氟膜层;121、封装胶膜;122、反光膜;1221、基层;1222、反光结构层;1223、绝缘层;1224、网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在太阳能电池片制作完成后,单体太阳能电池片不能直接做电源使用,作电源必须将若干单体电池片通过串、并联的方式连接并严密封装成组件。光伏组件(也叫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光伏组件的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光伏组件包括前板4、背板、电池片串及边框,电池片串由若干电池片2组成,若干电池片2先串联获得高电压,再并联获得高电流后,最后通过一个二极管(防止电流回输)然后输出。电池片串制作完成后需要通过前板4和背板将其封装,以对其进行保护。前板4与电池片串之间敷设有前层封胶膜3,前层封胶膜3可以为EVA(Polyethylenevinylacetate,聚乙烯-聚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胶膜,具有优越的粘着力、耐久性、光学特性等性能。将敷设好的组件放入层压机内层压,使各层粘接在一起。通过层压机层压后,再采用边框进行封装保护即可形成光伏组件。边框能够增加光伏组件的抗压受力强度,进一步密封电池片串,延长使用寿命。由于若干电池片2焊接后,电池片2与电池片2之间存在间隙,太阳光在间隙部分直接透过,无法被电池片2吸收利用。为了提高光伏组件的效率,使其充分利用太阳光,本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背板为反光背板1,反光背板1能够反射从电池片2间隙处射向该反光背板1的太阳光,使该部分太阳光反射至前板4,并由前板4反射至电池片2上,被电池片2吸收利用。具体地,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反光背板1包括基板11、反光胶膜12及氟膜层13,基板11由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制成,起到支撑反光背板1的作用;反光胶膜12设置于基板11的内侧面,用于反射间隙处的太阳光,同时反光胶膜12提供了粘接力,便于层压阶段反光背板1与电池片串之间的粘接;氟膜层13设置于基板11的外侧面,由PVDF(PolyvinylideneDifluoride,聚偏二氟乙烯)制成,从反光背板1的外侧进行保护,绝缘阻水,延长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如图3所示,反光胶膜12包括封装胶膜121及反光膜122,反光膜122呈网格状设置于封装胶膜121上,反光膜122的网格的网孔1224与光伏组件的电池片2一一对应。即电池片2放置在反光膜122上时,每个电池片2对应一个网孔1224,且每个网格处反光膜122的宽度大于电池片2之间的间隙,具体地,反光膜122的宽度可以为2~20mm,例如:2mm、4mm、6mm、8mm、10mm、12mm、14mm、16mm、18mm、20mm。反光膜122能够完全覆盖电池片2的间隙,有效地将电池片2间隙处的太阳光反射至前板4。如图4所示,反光膜122包括依次层敷的基层1221、反光结构层1222以及绝缘层1223,基层1221起到支撑作用,可以由PET制成,基层1221设置于封装胶膜121上,反光结构层1222被配置为将电池片2之间的间隙处的光反射至电池片2上。该反光胶膜12能够反射电池片2间隙处的太阳光,使反射的太阳光能够被电池片2有效利用,提高了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具体地,反光结构层1222包括若干反光单元,反光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对称且呈夹角设置的反光面。太阳能照射到反光膜122上后,透过绝缘层1223照射到反光结构层1222的各个反光单元,反光单元的反光面将太阳光反射至电池片2后被电池片2吸收利用。反光面的表面可以是具有镜面反射效果的涂层,能够将太阳光定向反射。两个反光面的夹角可以为60°~90°,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光胶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封装胶膜(121)及反光膜(122),所述反光膜(122)呈网格状设置于所述封装胶膜(121)上,所述反光膜(122)的网格的网孔(1224)与光伏组件的电池片(2)一一对应,所述反光膜(122)包括依次层敷的基层(1221)、反光结构层(1222)以及绝缘层(1223),所述基层(1221)设置于所述封装胶膜(12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光胶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封装胶膜(121)及反光膜(122),所述反光膜(122)呈网格状设置于所述封装胶膜(121)上,所述反光膜(122)的网格的网孔(1224)与光伏组件的电池片(2)一一对应,所述反光膜(122)包括依次层敷的基层(1221)、反光结构层(1222)以及绝缘层(1223),所述基层(1221)设置于所述封装胶膜(12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结构层(1222)包括若干反光单元,所述反光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对称且呈夹角设置的反光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光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单元的形状为三棱柱状,所述反光单元依次排列于所述基层(1221)上。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丹萍杨连丽卜俊伟许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