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散热油浸式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1024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散热油浸式变压器,包括变压器外壳体、设于变压器外壳体内部的铁芯绕组、设于铁芯绕组上方的油枕装置、与铁芯绕组相对设置的散热管以及设于铁芯绕组侧面的对称风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双重散热设计,有效满足大功率变压器的散热需求,改进油枕装置,使观测油位更便捷,便于油枕罐体的添油作业。

A New Heat Dissipating Oil Immersed Transform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散热油浸式变压器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散热油浸式变压器。
技术介绍
油浸式变压器在工作运行时,铁芯绕组内部压力温度较高,需要散热设备与泄压套管装置,现有的泄压套管装置分为高压套管与低压套管,能起到较好的引压作用,由于现代用电量大,现有的散热设备对于大功率变压器的散热效率仍存在缺陷,故根据现有用电需要,而进行变压器内部散热设备的技术改进极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散热油浸式变压器,包括:变压器外壳体、设于变压器外壳体内部的铁芯绕组、设于铁芯绕组上方的油枕装置、与铁芯绕组相对设置的散热管以及设于铁芯绕组侧面的对称风箱,变压器外壳体分为三个空间,分别为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第一空间为变压器外壳体内部最顶部分,第一空间用于容纳油枕装置,第二空间正对第一空间下方,第二空间用于容纳铁芯绕组与所述散热管,第三空间设于所述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侧面,第三空间用于容纳对称风箱,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一金属板隔开。优选的,油枕装置包括机架、架设于机架上的罐体、设于罐体侧面的油位管与铁芯绕组连接的油管、用于控制油管密封的气动蝶阀、用于加固所述罐体的脚板、用于保持第一空间内部干燥的吸湿器以及设于罐体底部的泄压阀。优选的,油枕装置包括机架、架设于机架上的罐体、设于罐体侧面的油位管与铁芯绕组连接的油管、用于控制油管密封的气动蝶阀、用于加固罐体的脚板、用于保持第一空间内部干燥的吸湿器以及设于罐体底部的泄压阀。优选的,油位管包括与罐体侧面连通的铜管以及与铜管固定连接的透明油管,透明油管表面设有刻度线。优选的,铁芯绕组底部设有缓冲座,缓冲座底部固定一刚体底座,刚体底座与变压器外壳体底部固定连接。优选的,第三空间与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以出风板隔开。优选的,出风板包括一设有凹槽的隔板以及与隔板以螺栓固定连接的出风网筛。有益效果:1、采用双重散热设计,有效控制变压器内部温度,保证铁芯绕组高效运作。2、采用对称风箱设计,将流动风集中于铁芯绕组表面,有效扩大散热面积并提高散热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隔板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1、变压器外壳体2、罐体3、机架4、气动蝶阀5、油管6、脚板7、吸湿器8、缓冲座9、刚体底座10、铁芯绕组11、风箱12、出风板13、透明油管14、铜管15、散热管16、隔板17、凹槽18、第一空间19、第二空间20、第三空间21、泄压阀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2所示,本技术包括变压器外壳体1、设于所述变压器外壳体1内部的铁芯绕组10、设于铁芯绕组10上方的油枕装置、与铁芯绕组10相对设置的散热管15以及设于所述铁芯绕组10侧面的对称风箱,变压器外壳体1分为三个空间,分别为第一空间18、第二空间19和第三空间20,所述第一空间18为变压器外壳体1内部最顶部分,第一空间18用于容纳油枕装置,第二空间19正对第一空间18下方,第二空间18用于容纳铁芯绕组10与散热管15,第三空间20设于第一空间18与第二空间19侧面,第三空间20用于容纳对称风箱11,第一空间18与第二空间19一金属板隔开。油枕装置包括机架3、架设于机架3上的罐体2、设于罐体2侧面的油位管与铁芯绕组连接的油管5、用于控制油管5密封的气动蝶阀4、用于加固罐体2的脚板6、用于保持第一空间18内部干燥的吸湿器7以及设于罐体2底部的泄压阀21。油位管包括与罐体2侧面连通的铜管14以及与铜管14固定连接的透明油管13,透明油管13表面设有刻度线。铁芯绕组10底部设有缓冲座8,缓冲座8底部固定一刚体底座9,刚体底座9与变压器外壳体1底部固定连接。第三空间20与第一空间18与第二空间19以出风板12隔开。出风板12包括一如图3所示,设有凹槽17的隔板16以及与隔板以螺栓固定连接的出风网筛(图未示出)。散热管15与油枕罐体2连通,散热管15内部通油,外部卡设翅片(图未示出),散热管15呈S型,最大程度扩大散热面积,保证散热效率,散热管15与散热器连通,由于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做赘述。风箱11对称设置取代传统正对布设的方式,使变压器外壳体1内部的空气对流更剧烈,散热效果相较于传统变压器有15%的提高,效果显著。本技术引入出风板12的设计,传统变压器中使用散热风箱时,为求散热效率往往使风箱正对铁芯绕组10,无格挡,导致由风箱进入变压器内部的灰尘颗粒直接撞击铁芯绕组表面,导致变压器零部件磨损破坏,减短设备使用寿命,出风板12设有可拆卸的出风网筛,检修变压器时定期拆卸清理出风网筛,有效减少变压器内部的磨损破坏,延长使用寿命。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散热油浸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外壳体、设于所述变压器外壳体内部的铁芯绕组、设于所述铁芯绕组上方的油枕装置、与所述铁芯绕组相对设置的散热管以及设于所述铁芯绕组侧面的对称风箱,所述变压器外壳体分为三个空间,分别为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所述第一空间为变压器外壳体内部最顶部分,所述第一空间用于容纳所述油枕装置,所述第二空间正对所述第一空间下方,所述第二空间用于容纳所述铁芯绕组与所述散热管,所述第三空间设于所述第一空间与所述第二空间侧面,所述第三空间用于容纳所述对称风箱,所述第一空间与所述第二空间一金属板隔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散热油浸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外壳体、设于所述变压器外壳体内部的铁芯绕组、设于所述铁芯绕组上方的油枕装置、与所述铁芯绕组相对设置的散热管以及设于所述铁芯绕组侧面的对称风箱,所述变压器外壳体分为三个空间,分别为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所述第一空间为变压器外壳体内部最顶部分,所述第一空间用于容纳所述油枕装置,所述第二空间正对所述第一空间下方,所述第二空间用于容纳所述铁芯绕组与所述散热管,所述第三空间设于所述第一空间与所述第二空间侧面,所述第三空间用于容纳所述对称风箱,所述第一空间与所述第二空间一金属板隔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散热油浸式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枕装置包括机架、架设于所述机架上的罐体、设于所述罐体侧面的油位管与所述铁芯绕组连接的油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杨青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弛信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