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建连接数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网络测试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建连接数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系统。
技术介绍
网络地址转换(NAT,NetworkAddressTranslation)技术是一种将内部私有网络IP(InternetProtocol,互联网协议)地址转换成合法网络IP地址的技术。其中,上述合法的IP地址是指由网络信息中心(NetworkInformationCenter,NIC)或网络服务提供商(InternetServiceProvider,ISP)分配的地址,是全球统一的可寻址的地址。NAT设备是具有NAT功能的设备,通过使用NAT设备,例如,路由器,可以使得一个局域网只需使用少量的合法IP地址(甚至是1个IP地址)即可实现局域网内所有终端设备使用内部分配的私有地址与外部互联网进行通信。NAT设备在单位时间内能够新建立的NAT会话数,也称NAT新建连接数,是NAT设备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单位时间内的新建连接数越大说明该NAT设备性能越好,单位时间内能完成的完整的数据交换过程越多。因此,为了确定N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建连接数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测试系统中的控制装置,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测试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第一测试装置的配置参数及每个所述配置参数的配置值,其中,所述配置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两个:源互联网协议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传输层端口、目的传输层端口以及传输层协议;若所述配置参数中存在第一目标配置参数,对于每个所述第一目标配置参数,从预设质数表中选择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质数对所述第一目标配置参数的配置值进行更新,其中,所述第一目标配置参数为配置值为合数或1的配置参数,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大于所述第一目标配置参数的配置值且不同于所述配置参数中除所述第一目标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建连接数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测试系统中的控制装置,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测试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第一测试装置的配置参数及每个所述配置参数的配置值,其中,所述配置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两个:源互联网协议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传输层端口、目的传输层端口以及传输层协议;若所述配置参数中存在第一目标配置参数,对于每个所述第一目标配置参数,从预设质数表中选择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质数对所述第一目标配置参数的配置值进行更新,其中,所述第一目标配置参数为配置值为合数或1的配置参数,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大于所述第一目标配置参数的配置值且不同于所述配置参数中除所述第一目标配置参数以外的配置参数的配置值;基于各个所述第一目标配置参数更新后的配置值和所述配置参数中除所述第一目标配置参数以外的配置参数的配置值的最小公倍数,测试被测网络地址转换NAT设备的最大新建连接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配置参数中存在第一目标配置参数,对于每个所述第一目标配置参数,从预设质数表中选择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质数对所述第一目标配置参数的配置值进行更新,包括:若所述配置参数中存在第一目标配置参数,对于每个所述第一目标配置参数,从预设质数表中选择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质数;判断为各个所述第一目标配置参数选择的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质数中是否存在相同的质数;如果是,将质数相同的第一目标配置参数中的第一配置参数的质数作为所述第一配置参数更新后的配置值,其中,所述第一配置参数为所述质数相同的第一目标配置参数中的任一个配置参数;对与所述第一配置参数的质数相同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目标配置参数,选择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质数对所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目标配置参数的配置值进行更新,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大于且不同于所述第一配置参数更新后的配置值;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目标配置参数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目标配置参数的质数不同;如果否,将选择的大于该第一配置参数的配置值的质数作为该第一配置参数更新后的配置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于每个所述第一目标配置参数,从预设质数表中选择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质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按照各个所述第一目标配置参数的配置值从小到大的顺序,对各个所述第一目标配置参数进行排序,得到排序后的各个所述第一目标配置参数;所述对于每个所述第一目标配置参数,从预设质数表中选择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质数,包括:对于排序后的每个所述第一目标配置参数,从预设质数表中选择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质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配置参数中存在第一目标配置参数,对于每个所述第一目标配置参数,从预设质数表中选择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质数对所述第一目标配置参数的配置值进行更新,包括:若所述配置参数中存在第一目标配置参数,对于每个所述第一目标配置参数,从预设质数表中选择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的多个质数并显示,以使用户从所述多个质数中进行选择;获取所述用户选择的与该第一目标配置参数对应的质数,并将所述与该第一目标配置参数对应的质数作为该第一目标配置参数更新后的配置值。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第一测试装置的配置参数及每个所述配置参数的配置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是否存在所述第一目标配置参数和/或第二目标配置参数,其中,所述第二目标配置参数为配置值为质数且具有相同配置值的配置参数;若仅存在所述第一目标配置参数,则执行所述对于每个所述第一目标配置参数,从预设质数表中选择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质数对所述第一目标配置参数的配置值进行更新的步骤;若存在所述第一目标配置参数和所述第二目标配置参数,则对于每个所述第一目标配置参数,从预设质数表中选择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质数对所述第一目标配置参数的配置值进行更新,并对所述第二目标配置参数中除第二配置参数外的各个所述第二目标配置参数,选择不同且大于所述第二配置参数的配置值的质数,对所述除第二配置参数外的各个所述第二目标配置参数的配置值进行更新,所述第二配置参数为所述第二目标配置参数中的任一配置参数;基于各个所述第一目标配置参数更新后的配置值、所述第二配置参数的配置值和所述除第二配置参数外的各个所述第二目标配置参数更新后的配置值的最小公倍数,测试被测NAT设备的最大新建连接数;若所述配置参数中仅存在所述第二目标配置参数,对所述第二目标配置参数中除第二配置参数外的各个所述第二目标配置参数,选择不同且大于所述第二配置参数的配置值的质数,对所述除第二配置参数外的各个所述第二目标配置参数的配置值进行更新;基于各个所述第二目标配置参数更新后的配置值和所述配置参数中除所述第二目标配置参数以外的配置参数的配置值的最小公倍数,测试被测NAT设备的最大新建连接数。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测试装置,所述基于各个所述第一目标配置参数更新后的配置值和所述配置参数中除所述第一目标配置参数以外的配置参数的配置值的最小公倍数,测试被测NAT设备的最大新建连接数,包括:控制所述第一测试装置以第一数量发送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各个所述第一目标配置参数更新后的配置值和所述配置参数中除所述第一目标配置参数以外的配置参数的配置值的最小公倍数,所述第一数量为所述第一测试装置单位时间内发送数据包的数量;获取所述第二测试装置接收的数据包的第二数量以及所述被测NAT设备的性能效用,其中,所述性能效用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内存利用率、处理器利用率、缓存丢失率,所述第二数量为所述第二测试装置单位时间内接收数据包的数量;在所述第一数量与所述第二数量相同,且所述被测NAT设备的性能效用小于预设效用阈值时,增大所述第一测试装置发送的数据包的第一数量,并重复执行所述控制第一测试装置以第一数量发送数据包的步骤;在所述第一数量与所述第二数量相同,且所述被测NAT设备的性能效用等于所述预设效用阈值时,将所述第一数量和所述第二数量作为所述被测NAT设备的最大新建连接数;在所述第一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数量,且所述被测NAT设备的性能效用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效用阈值时,将所述第二数量作为所述被测NAT设备的最大新建连接数。7.一种新建连接数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测试系统中的控制装置,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测试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配置值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测试装置的配置参数及每个所述配置参数的配置值,其中,所述配置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两个: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传输层端口、目的传输层端口以及传输层协议;第一配置值更新模块,用于若所述配置参数中存在第一目标配置参数,对于每个所述第一目标配置参数,从预设质数表中选择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质数对所述第一目标配置参数的配置值进行更新,其中,所述第一目标配置参数为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英夫,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金山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