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电子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0472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6: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力电子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采用外环和电流内环的双闭环控制,所述电流内环包括d轴电流内环和q轴电流内环;还包括电流指令交叉解耦控制环节:将d轴电流指令值经过第一比例调节系数,叠加至q轴电流内环的输出值上;将q轴电流指令值经过第二比例调节系数,叠加至d轴电流内环的输出值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现有技术中的电流采样交叉解耦控制环节变换为电流指令交叉解耦控制环节,或者在电流指令交叉解耦控制环节的基础上再增加电流指令前馈环节,或者在电流采样交叉解耦控制环节的基础上再增加电流指令前馈环节,在保证稳态时系统的控制精度的前提下,提高了电流动态响应速度,动态效果较优,满足了系统对电流快速响应特性的需求。

A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of Power Electronic Conver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电子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电子变流器
,具体涉及一种电力电子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电网中电力电子设备越来越多,应用的场合也越来越广。例如,变电站,直流输电等等。对于电力电子变流器,通常采用的控制方法为在dq坐标系下的双闭环控制,即采用外环和电流内环的双闭环控制,其外环可为:直流电压外环、有功功率外环、无功功率外环和交流电压外环等。其电流内环控制框图如图1所示,包括电流采样交叉解耦控制环节:将d轴电流采样值经过-ωL,叠加至q轴电流内环的输出值上;将q轴电流采样值经过ωL,叠加至d轴电流内环的输出值上。其中,L为变流器交流侧等效电感,ω为电网角频率。这种控制方法,只能通过调大电流调节器的参数来改善电流的动态响应速度,甚至调大参数也满足不了系统对电流动态快速响应的需求,而且参数调大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容易引起控制不稳定,超调过大等。对高性能的系统来说,如电弧炉,电网暂态快速无功支撑等,快速的动态响应是最重要的,该控制方法的特性还满足不了系统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力电子变流器的控制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电力电子变流器的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电子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外环和电流内环的双闭环控制,所述电流内环包括d轴电流内环和q轴电流内环;还包括电流指令交叉解耦控制环节:将d轴电流指令值经过第一比例调节系数,叠加至所述q轴电流内环的输出值上;将q轴电流指令值经过第二比例调节系数,叠加至所述d轴电流内环的输出值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电子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外环和电流内环的双闭环控制,所述电流内环包括d轴电流内环和q轴电流内环;还包括电流指令交叉解耦控制环节:将d轴电流指令值经过第一比例调节系数,叠加至所述q轴电流内环的输出值上;将q轴电流指令值经过第二比例调节系数,叠加至所述d轴电流内环的输出值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电子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流指令前馈环节:将d轴电流指令值经过第一指令前馈系数,叠加至d轴电流内环的输出值上;将q轴电流指令值经过第二指令前馈系数,叠加至q轴电流内环的输出值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电子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例调节系数为-ωL,所述第二比例调节系数为ωL,L为变流器交流侧等效电感,ω为电网角频率。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电子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令前馈系数为-kLdid1*/dt,所述第二指令前馈系数为-kLdiq1*/dt,k为调节系数,L为变流器交流侧等效电感,did1*/dt为d轴电流指令值的变化率,diq1*/dt为q轴电流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广杰李建伟刘刚孙健许恩泽刘重洋范书豪刘海舰许明阳王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