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江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惯性衰减功能的建筑模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0373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建筑模壳技术领域的一种具有惯性衰减功能的建筑模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开口处外侧壁套接有壳檐,所述壳檐顶壁均匀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中部安装有第一螺纹柱,所述壳檐底部均匀连接有固位件,所述固位件包括固位杆和固位环柱,所述固位杆顶部与壳檐底壁相连,所述固位环柱螺接在固位杆底部,所述固位杆与第一螺纹柱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相邻两组套叠在一起的建筑模壳进行固定,能够避免相邻两组套叠在一起的建筑模壳在受压后紧紧套叠在一起的情况发生,较为省时省力,通过减震杆能够对相邻两组建筑模壳之间的碰撞力进行衰减,降低建筑模壳运输中的损坏率,从而减少了工程单位的建造成本。

A Building Mold Shell with Inertial Attenuation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惯性衰减功能的建筑模壳
本技术涉及建筑模壳
,具体为一种具有惯性衰减功能的建筑模壳。
技术介绍
建筑模壳是用于钢筋混凝土现浇密肋楼板(或是井字梁楼板)的一种工具式模板。按材料分类,有塑料模壳、玻璃钢模壳等;按构造分类,有M型模壳(为方形模壳,适用于双向密肋楼板)、T型模壳(为长形模壳,适用于单向密肋楼板)。通常在对建筑模壳进行运输时,人们是将多组建筑模壳套叠在一起进行运输,运输过程中建筑模壳会在车厢内晃动,造成部分建筑模壳发生形变,甚至出现损坏,给工程单位带来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增加了工程单位的建造成本,又或者晃动的车厢使其内部的建筑模壳相互挤压而紧紧套叠在一起,当建筑模壳到达施工现场使用时,紧紧套叠在一起的建筑模壳需要施工人员较为费力地将其分离,费时费力,不利于提高施工的效率。一次行业内急需一种能够在运输中自行减轻震动,同时又能避免建筑模壳在互相挤压中紧紧套叠在一起的建筑模具。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具有惯性衰减功能的建筑模壳,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惯性衰减功能的建筑模壳,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通常在对建筑模壳进行运输时,人们是将多组建筑模壳套叠在一起进行运输,运输过程中建筑模壳会在车厢内晃动,造成部分建筑模壳发生形变,甚至出现损坏,给工程单位带来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增加了工程单位的建造成本,又或者晃动的车厢使其内部的建筑模壳相互挤压而紧紧套叠在一起,当建筑模壳到达施工现场使用时,紧紧套叠在一起的建筑模壳需要施工人员较为费力地将其分离,费时费力,不利于提高施工的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惯性衰减功能的建筑模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开口处外侧壁套接有壳檐,所述壳檐顶壁均匀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中部安装有第一螺纹柱,所述壳檐底部均匀连接有固位件,所述固位件包括固位杆和固位环柱,所述固位杆顶部与壳檐底壁相连,所述固位环柱螺接在固位杆底部,所述固位杆与第一螺纹柱相对应。优选的,所述固位杆包括减震杆和第二螺纹柱,所述减震杆与第二螺纹柱相焊接,且减震杆位于第二螺纹柱上方,所述固位环柱与第二螺纹柱相螺接。优选的,所述减震杆包括固位柱,且固位柱顶部与壳檐底壁相连,所述固位柱底部套接有活塞套柱,所述活塞套柱内腔底壁安装有弹簧,且弹簧顶端与固位柱内腔顶壁接触。优选的,所述第二螺纹柱与第一螺纹柱直径相同,且两者螺纹相互配合。优选的,所述固位环柱内腔螺纹与第一螺纹柱外壁螺纹相互匹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第二螺纹柱、第一螺纹柱和固位环柱的配合,能够对相邻两组套叠在一起的建筑模壳进行固定,能够避免相邻两组套叠在一起的建筑模壳在受压后紧紧套叠在一起的情况发生,方便施工人员将套叠在一起的建筑模壳进行分离,方便施工人员的使用,较为省时省力,通过减震杆能够对相邻两组建筑模壳之间的碰撞力进行衰减,降低建筑模壳运输中的损坏率,从而减少了工程单位的建造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壳檐局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固位件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壳体,2-壳檐,21-连接槽,22-第一螺纹柱,3-固位件,31-固位杆,311-减震杆,312-第二螺纹柱,313-固位柱,314-活塞套柱,315-弹簧,32-固位环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惯性衰减功能的建筑模壳,包括壳体1,壳体1顶部开口处外侧壁套接有壳檐2,壳檐2顶壁均匀开设有连接槽21,连接槽21中部安装有第一螺纹柱22,壳檐2底部均匀连接有固位件3,固位件3包括固位杆31和固位环柱32,固位杆31顶部与壳檐2底壁相连,固位环柱32螺接在固位杆31底部,固位杆31与第一螺纹柱22相对应。其中,固位杆31包括减震杆311和第二螺纹柱312,减震杆311与第二螺纹柱312相焊接,减震杆311位于第二螺纹柱312上方,固位环柱32与第二螺纹柱312相螺接,有利于建筑模壳的套叠固定,减震杆311包括固位柱313,固位柱313顶部与壳檐2底壁相连,固位柱313底部套接有活塞套柱314,活塞套柱314内腔底壁安装有弹簧315,弹簧315顶端与固位柱313内腔顶壁接触,有利于对车厢晃动产生的碰撞力进行惯性衰减,第二螺纹柱312与第一螺纹柱22直径相同,两者螺纹相互配合,固位环柱32内腔螺纹与第一螺纹柱22外壁螺纹相互匹配,有利于建筑模壳的套叠固定。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技术再进行套叠搬运时,将第一组建筑模壳开口朝上放平,再将第二组建筑模壳开口朝上放置在第一组建筑模壳的壳体1内腔,此时第二组建筑模壳的第二螺纹柱312与第一组建筑模壳的第一螺纹柱22相互对齐抵接在一起,旋转第二组建筑模壳的固位环柱32向下运动,使其底部与第一组建筑模壳的连接槽21底壁接触,此时第二组建筑模壳的固位环柱32螺接在第二组建筑模壳第二螺纹柱312和第一组建筑模壳连接槽21上使两者固定,依照上述方法将其余建筑模壳套叠在一起,将建筑模壳套叠好后,搬置运输车厢内进行运输,运输过程中,因为第一螺纹柱22与第二螺纹柱312相抵接的关系,位于上方的壳体1不会过多的向下方壳体1内腔中挤压,从而避免的两组相邻壳体1之间紧紧套叠在一起的情况发生,方便施工人员将壳体1从下方壳体1内腔中取出,较为省时省力,有利于提高实施人员的工作效率,两组相邻的建筑模壳在运输中相互挤压,在压力的作用下固位柱313向活塞套柱314内腔收缩,弹簧315此时受到压迫进行收缩,再通过弹簧315的弹性进行回弹,使固位柱313向上运动复位,通过弹簧315的反复收缩伸展对运输中的挤压力进行惯性衰减,达到对壳体1进行减震保护的目的,降低了建筑模壳运输中的损坏率,从而减少了工程单位的建造成本。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惯性衰减功能的建筑模壳,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部开口处外侧壁套接有壳檐(2),所述壳檐(2)顶壁均匀开设有连接槽(21),所述连接槽(21)中部安装有第一螺纹柱(22),所述壳檐(2)底部均匀连接有固位件(3),所述固位件(3)包括固位杆(31)和固位环柱(32),所述固位杆(31)顶部与壳檐(2)底壁相连,所述固位环柱(32)螺接在固位杆(31)底部,所述固位杆(31)与第一螺纹柱(22)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惯性衰减功能的建筑模壳,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部开口处外侧壁套接有壳檐(2),所述壳檐(2)顶壁均匀开设有连接槽(21),所述连接槽(21)中部安装有第一螺纹柱(22),所述壳檐(2)底部均匀连接有固位件(3),所述固位件(3)包括固位杆(31)和固位环柱(32),所述固位杆(31)顶部与壳檐(2)底壁相连,所述固位环柱(32)螺接在固位杆(31)底部,所述固位杆(31)与第一螺纹柱(22)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惯性衰减功能的建筑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位杆(31)包括减震杆(311)和第二螺纹柱(312),所述减震杆(311)与第二螺纹柱(312)相焊接,且减震杆(311)位于第二螺纹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江
申请(专利权)人:王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