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梁砼柱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0351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梁砼柱连接节点,属于建筑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钢筋棍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柱连接的牛腿以及与牛腿连接的钢梁,牛腿有四个且沿周向均匀的分布于钢筋混凝土柱的侧壁上,钢筋混凝土柱包括钢管套筒、固设于钢管套筒内部的纵向肋板以及填充于钢管套筒内部的核心混凝土结构,纵向肋板上开设有沿垂直于纵向肋板方向将其贯穿的加强孔,核心混凝土结构填充在加强孔内部,核心混凝土结构内部设有箍筋,肋板有多块且沿周向均匀的分布在钢管套筒内部,箍筋穿过加强孔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下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结构强度不足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能够过提高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结构强度的效果,应用于钢梁与混凝土柱连接中。

Connection Joints of Steel Beam and Concrete Colum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梁砼柱连接节点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钢梁砼柱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结构的发展以及住宅钢结构的推广和应用,以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形成的框架体系在工程实践中逐渐得到应用与发展。钢管混凝土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结构体系,充分发挥了钢管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长处,具有承载力高、塑性和韧性好、施工方便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在单层和多层工业厂房柱、高层建筑和桥梁等结构中。目前,我国《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59:2004)提供的用于矩形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连接节点主要有内隔板式、外隔板式、隔板贯通式等形式节点。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4199440U的中国技术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的节点结构,包括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和工字型钢梁,以及在工字型钢梁上、下翼缘处的矩钢管混凝土柱内分别焊接开设有浇筑孔的内隔板,所述矩形钢管混凝土柱与工字型钢梁的上、下翼缘对接处焊接连接,所述工字型钢梁与所述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结合端处上、下翼缘各设置一与所述矩形钢管混凝土柱和工字型钢梁同时固定结合的上盖板和下盖板;与所述上盖板、下盖板端部平齐,沿工字型钢梁的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梁砼柱连接节点,包括钢筋棍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柱(1)固定连接的牛腿(2)以及与牛腿(2)可拆卸连接的钢梁(7),所述牛腿(2)有四个且沿周向均匀的分布于钢筋混凝土柱(1)的侧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柱(1)包括钢管套筒(12)、固设于钢管套筒(12)内部的纵向肋板(11)以及填充于钢管套筒(12)内部的核心混凝土结构(13),所述纵向肋板(11)上开设有沿垂直于纵向肋板(11)方向将其贯穿的加强孔(112),所述核心混凝土结构(13)填充在加强孔(112)内部,所述核心混凝土结构(13)内部设有箍筋(111),所述箍筋(111)穿过加强孔(112)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梁砼柱连接节点,包括钢筋棍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柱(1)固定连接的牛腿(2)以及与牛腿(2)可拆卸连接的钢梁(7),所述牛腿(2)有四个且沿周向均匀的分布于钢筋混凝土柱(1)的侧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柱(1)包括钢管套筒(12)、固设于钢管套筒(12)内部的纵向肋板(11)以及填充于钢管套筒(12)内部的核心混凝土结构(13),所述纵向肋板(11)上开设有沿垂直于纵向肋板(11)方向将其贯穿的加强孔(112),所述核心混凝土结构(13)填充在加强孔(112)内部,所述核心混凝土结构(13)内部设有箍筋(111),所述箍筋(111)穿过加强孔(112)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梁砼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腿(2)呈工字钢状,所述套筒上固设有加强圆板(3),加强圆板(3)与钢管套筒(12)固定连接,所述加强圆板(3)同时与四个牛腿(2)固定连接,加强圆板(3)的顶面与牛腿(2)的顶面平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梁砼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腿(2)包括腹板(22)、固设于腹板(22)顶面的顶板(21)以及固设于腹板(22)底面的底板(23),所述腹板(22)上螺栓连接有第一连接板(52),第一连接板(52)平行于腹板(22),第一连接板(52)同时与钢梁(7)螺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梁砼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1)与所述底板(23)均不与钢管套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汝彬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现代建筑设计与顾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