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压轴承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0317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动压轴承,该动压轴承内周面开设有若干动压沟槽,每一动压沟槽包括二分叉流道,该动压沟槽中相对内侧的分叉流道的螺旋角大于相对外侧分叉流道的螺旋角。一种转轴,该转轴外周面开设有若干动压沟槽,每一动压沟槽包括二分叉流道,该动压沟槽中相对外侧的分叉流道的螺旋角大于相对内侧分叉流道的螺旋角。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动压轴承的制造方法。该动压轴承或转轴上的动压沟槽一侧分叉流道的螺旋角大于另一侧分叉流道的螺旋角,使得润滑流体在压力差的作用下保持在一定区域,从而有效改善润滑流体的泄漏问题;同时,通过填充体和射出成型制程一体成型该动压轴承和动压沟槽,有利于提高产品的量产性及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动压轴承、转轴及其 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轴承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中,尤其是动压轴承在电子装置中使用得更加普遍,如硬盘驱动器(HDD)、光盘驱动器(CD-ROM)、数字化视频光盘 机(DVD)、微型光盘机(MiniDisc)、磁光盘机(MO)及散热风扇等领域,这些 装置中马达的轴承尺寸小,对轴承的回转精度及寿命的要求高。动压轴承是在转轴与轴承之间的微小间隙内形成一层流体(可为气体或 液体)润滑油膜,润滑流体通过流经不同断面积的剪力作用而产生一动压效 果,使得该轴承以高刚性对转轴进行支承及润滑,从而使得转轴与轴承不直 接接触,可减少磨损,延长转轴及轴承的使用寿命。而在动压轴承中,其承 载油膜的形成方式有几何形状楔效应、挤压效应、表面伸缩效应、密度楔效 应、黏度楔效应及膨胀效应,目前最主要以几何形状楔效应为主。所谓楔 效应指的是定量粘性的润滑流体由大断面积流至小断面积时所产生的动压 力效应,以此压力来支撑转轴运转的稳定性。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动压 轴承是在动压转轴(图未示)外周面或动压轴承100内周面刻上若干人字形 动压沟槽140,每一沟槽140包括二分叉流道142,在转轴(图未示)的带动下, 该二分叉流道142中一部分润滑流体沿OX方向流动产生楔效应,另一部分流 体沿YO方向流向该人字形的尖端,即二分叉流道142的相交处。在该相 交处二分叉流道142的流体汇合后被推挤到该转轴与轴承的间隙中而产生楔 效应。该动压轴承中轴承与转轴间的压力很大,如箭头50、 60所示, 一部分 润滑流体在产生动压效果时易朝转轴或轴承的两端流动而造成泄露。在制造该动压轴承100时, 一般是先制造中空的轴承,再利用化学蚀刻或电解放电加工或机械加工或转印等方法,在中空轴承内壁表面刻划出所需的动压沟槽140。同样也可在转轴上刻划出所需的动压沟槽以实现动压效果。然 而由于轴承140的微型化趋势使得轴承100内径相对地缩小,使得在成型此动 压沟槽140时非常困难,难以提高产品的量产性及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防止润滑流体泄露的动压轴承及转轴,且 量产性及稳定性好的动压轴承制造方法。一种动压轴承,该动压轴承内周面开设有若干动压沟槽,每一动压沟槽 包括二分叉流道,该动压沟槽中相对内侧的分叉流道的螺旋角大于相对外侧 分叉流道的螺旋角。一种转轴,该转轴外周面开设有若干动压沟槽,每一动压沟槽包括二分 叉流道,该动压沟槽中相对外侧的分叉流道的螺旋角大于相对内侧分叉流道 的螺旋角。一种动压轴承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一填充体,该填充体表 面突出设有若干人字形凸起,每一凸起包括二分叉部,其中一相对外侧 分叉部的螺旋角大于另一相对内侧分叉部的螺旋角;将该填充体置于一中空轴承模具的中心位置,并以射出成型方式将金属或陶瓷粉末与熔融黏结剂的混合物注射入轴承模具中空腔体以形成动压轴承胚体;通过催化脱脂方式将 填充体从动压轴承胚体中移除;去除该动压轴承胚体中黏结剂;烧结动压轴 承胚体。该动压轴承或转轴上的动压沟槽一侧分叉流道的螺旋角大于另一侧分叉 流道的螺旋角,使得润滑流体在压力差的作用下保持在一定区域,从而有效 改善润滑流体的泄漏问题;同时,通过填充体和射出成型制程一体成型该动 压轴承和动压沟槽,有利于提高产品的量产性及稳定性。附图说明图l是现有技术中 一动压轴承沿水平圆周方向展开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 一 的动压沟槽沿水平圓周方向展开图。图3是图2中一排动压沟槽沿水平圆周方向展开图。图4是图2中另一排动压沟槽沿水平圆周方向展开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动压轴承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6是图5中填充体的立体图。图7是图5中动压轴承胚体和填充体的立体组合图。图8是图5中动压轴承的 一立体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动压轴承300内周面设有两排人,,字形沟 槽34、 35,该排沟槽34与沟槽35沿轴向相互间隔。该动庄轴承300与一转轴(图 未示)配合工作。每一沟槽34包括二分叉流道342、 344,每一沟槽35包括二分 叉流道352、 354,这些分叉流道342、 344、 352及354在圓周面上的延伸方向(即 YO方向)与水平圆周方向(即OX方向)成一定倾斜角度。其中,该二分叉流道 342、 352分别位于动压沟槽34、 35的相向内側,二分叉流道344、 354分别位 于动压沟槽34、 35的相向外侧。这些分叉流道342、 344、 352、 354各具有一 螺旋角,该对应螺旋角可看作各分叉流道342、 344、 352、 354的延伸方向(即 YO方向)与该水平圆周方向(即OX方向)的夹角的对应锐角。请参阅图3,对一动压沟槽34的分叉流道342、 344所产生的作用力进行分 析,假设该动压沟槽34中靠外侧的螺旋角为P 1,即分叉流道344与OX方向的 夹角;该动压沟槽34中靠内侧螺旋角为P 2,即分叉流道342与OX方向的夹角。 当该转轴运转时,其沿OX方向作用力为F,假设F1为润滑流体沿分叉流道344 产生的作用力,F3为润滑流体沿分叉流道342产生的作用力,同时,由于该 二分叉流道342、 344沿圓周面延伸,因此F1、 F3也是润滑流体沿对应圓周面 的切线产生的作用力,并作以下假定1) 转轴没有变形;2) 转轴表面各点圓周切线方向的速率相同。由上述假定可以知道各分叉流道在OX方向的作力有如下关系Fix cos pi=F=F3xcos P2 (1)当90° >P 1 >P2>0° ,则有恢复力调节组件21包括有支座211、螺钉212、弹簧213、弹簧座垫 214和调节件215,支座211是以螺钉212旋固设置在筒体22,弹簧213 一端顶持于弹簧座垫214,其另一端顶持于调节件215的凸缘2154;调节 件215的本体2150为一个有通孔2151的圆柱体,其外圆柱面上依次设有 滚花段2152、螺纹段2153和凸缘2154,滚花段2152外伸于支座211的外 侧,蠊纹段2153旋设于支座211的螺孔,凸缘2154卡设在支座211的内 侧,通孔2151中穿伸推杆25呈滑动配合,调节时,手捏滚花段2152旋转, 调节件215将沿支座211的螺孔移动,凸缘2154可压縮或放松弹簧213, 实现调节恢复力(弹簧213的预紧力)的功能;执行机构2的动作过程来自启动机构1的空气从进口 28至——气室 I——推隔膜27向气室H方向移动——经推杆活塞26——推动推杆25— 一压缩弹簧23——带动主、副气门23、 24——主气门24开副气门23关一 一真空源经气室G传至气室F、 D接通接口201、 202并分别传至冲水 阀3和真空排放阀5;同时,真空源经接口 200传至启动机构1气室A;当 进口28的空气进气被阻后,气室H、 I压力渐趋平衡,弹簧213复位,主 气门24关,副气门23开,气室D和F和大气相通,冲水阀3和真空排放 阀5真空度消失。冲水阀3,如图1、 3所示,包括有上壳体30、膜组件31、磁体组件 32、阀组件33、下壳体34、复位弹簧35和控制组件36,上、下壳体30、 34和膜组件31构成有气室J、 L,阀组件33和下壳体34构成水腔K;上壳体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压轴承,该动压轴承内周面开设有若干动压沟槽,每一动压沟槽包括二分叉流道,其特征在于:动压沟槽中相对内侧的分叉流道的螺旋角大于相对外侧分叉流道的螺旋角。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动压轴承,该动压轴承内周面开设有若干动压沟槽,每一动压沟槽包括二分叉流道,其特征在于动压沟槽中相对内侧的分叉流道的螺旋角大于相对外侧分叉流道的螺旋角。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压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压沟槽为人,, 字形。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压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压沟槽中螺 旋角较小的分叉流道靠近该动压轴承封闭端。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压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压沟槽包括 沿该动压轴承轴向间隔分布的二排沟槽,该二排动压沟槽的相向外侧分叉流 道的螺旋角大于相向内侧分叉流道的螺旋角。5. —种转轴,该转轴外周面开设有若干动压沟槽,每一动压沟槽包括二 分叉流道,其特征在于动压沟槽中相对外侧的分叉流道的螺旋角大于相对 内側分叉流道的螺旋角。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压沟槽为人,,字形。7. 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春树
申请(专利权)人: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