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镍锡混合废水中分离镍锡并回用水体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0123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镍锡混合废水中分离镍锡并回用水体的装置,属于废水处理装置的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的调节池、砂滤池、“反应—沉淀—MCR膜”系统、pH回调池、缓冲池、反渗透系统和清水池,“反应—沉淀—MCR膜”系统包括用于分离出含锡污泥的一级“反应—沉淀—MCR膜”系统和用于分离出含镍污泥的二级“反应—沉淀—MCR膜”系统,一级“反应—沉淀—MCR膜”系统连通有含锡污泥池,二级“反应—沉淀—MCR膜”系统连通有含镍污泥池,含锡污泥池和含镍污泥池内均设有脱水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将镍锡混合废水中的重金属去除,使废水达到中水回用标准的同时将镍锡分离,以便于镍锡的进一步资源化利用。

A device for separating nickel and tin from mixed wastewater and reusing th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镍锡混合废水中分离镍锡并回用水体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装置的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镍锡混合废水中分离镍锡并回用水体的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镍、锡及其化合物由于其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随之带来的就是含镍锡废水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和镍锡资源的大量浪费,因此如何有效地处理镍锡废水,充分回收利用镍锡资源和水资源成为实施节能、环保等基本国策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现有的处理工艺存在诸多缺点,现有处理工艺中,仅仅将所有的重金属统一捕集,且用药量巨大,使得产生的重金属泥成分十分复杂,不利于其资源化利用,同时,处理后的废水各项指标均难以满足回用的要求,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零废水排放的镍锡混合废水处理方法,突破重金属资源化利用壁垒的同时满足中水回用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能耗低、便于运行控制、成本低、产生的污泥成分单一、使用寿命长、便于控制和维修的镍锡混合废水中分离镍锡并回用水体的装置。为实现上述的第一个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镍锡混合废水中分离镍锡并回用水体的装置,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的调节池、砂滤池、“反应—沉淀—MCR膜”系统、pH回调池、缓冲池、反渗透系统和清水池,所述的“反应—沉淀—MCR膜”系统包括用于分离出含锡污泥的一级“反应—沉淀—MCR膜”系统和用于分离出含镍污泥的二级“反应—沉淀—MCR膜”系统,所述的一级“反应—沉淀—MCR膜”系统连通有含锡污泥池,所述的二级“反应—沉淀—MCR膜”系统连通有含镍污泥池,所述的含锡污泥池和含镍污泥池内均设有脱水系统。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级“反应—沉淀—MCR膜”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反应池、第一斜管沉淀池和第一MCR膜,所述的第一反应池内的pH值为4~5,所述的第一斜管沉淀池和第一MCR膜分别通过管道与含锡污泥池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的二级“反应—沉淀—MCR膜”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二反应池、第二斜管沉淀池和第二MCR膜,所述的第二反应池内的pH值为9~12,所述的第一斜管沉淀池和第一MCR膜分别通过管道与含镍污泥池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的调节池内的pH值小于2,所述的调节池、第一反应池和第二反应池内均设有搅拌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的砂滤池内铺设有滤料层和承托层,所述的砂滤池、第一斜管沉淀池、第一MCR膜、第二斜管沉淀池和第二MCR膜内均设有反洗系统。进一步的,所述的反渗透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反渗透膜和第二反渗透膜,所述的第一反渗透膜和第二反渗透膜均设有安保过滤器和膜反洗装置,所述的膜反洗装置的浓水出口与调节池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的清水池分别与各反洗系统以及膜反洗装置相连通。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用于分离镍锡混合废水中的镍锡,并使废水达到中水回用标准,本装置让废水经过一系列的工序后,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达到废水排放的标准,同时分离出来的镍和锡,还能够进一步资源化利用,而整个处理过程相比于现有的处理装置,添加药剂更少、所产生的污泥成分更单一、能耗更低、使用寿命更长,更加方便对不同程度的废水的处理进行调控以及对装置的维修和保养。2、本技术将镍锡废水通过两级“反应—沉淀—MCR膜”系统,分别产生不溶于水的镍、锡重金属沉淀物,进行固液分离,出水回调PH值后进入反渗透系统处理达到回用标准,污泥则通过脱水系统分别脱水回收。3、相较于现有的处理装置,本装置的调节池pH较低,以确保镍、锡均溶解于废水中,同时后续的反渗透系统将废水中镍、锡进一步浓缩形成浓水回流至调节池,以达到镍、锡最大程度的分离;此外,调节池后设置了砂滤池,以保证原废水中的固体沉淀物不带入系统中,确保所产生的镍泥、锡泥成分更加单一,大大提高了其作为含锡、含镍产品原材料的竞争力,将含重金属污泥的处理处置从无害化向资源化转变。4、处理池中对应设置有搅拌装置,进一步使废水得到充分的处理,并且通过管道把反洗水引流回之前需要反洗的工序中,保证更好的过滤效果,以及充分的镍锡固体分离。5、在MCR膜前设置了斜管沉淀池以减少MCR膜反洗的频率,同时大大降低了因镍泥、锡泥大量产生而造成的堵膜风险,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流程方框图。图中:1、调节池;2、砂滤池;3、“反应—沉淀—MCR膜”系统;31、一级“反应—沉淀—MCR膜”系统;311、第一反应池;312、第一斜管沉淀池;313、第一MCR膜;32、二级“反应—沉淀—MCR膜”系统;321、第二反应池;322、第二斜管沉淀池;323、第二MCR膜;4、pH回调池;5、缓冲池;6、反渗透系统;61、第一反渗透膜;62、第二反渗透膜;7、清水池;8、含锡污泥池;9、含镍污泥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的:如图1~2所示,一种镍锡混合废水中分离镍锡并回用水体的装置,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的调节池1、砂滤池2、“反应—沉淀—MCR膜”系统3、pH回调池4、缓冲池5、反渗透系统6和清水池7,“反应—沉淀—MCR膜”系统3包括用于分离出含锡污泥的一级“反应—沉淀—MCR膜”系统31和用于分离出含镍污泥的二级“反应—沉淀—MCR膜”系统32,一级“反应—沉淀—MCR膜”系统31连通有含锡污泥池8,二级“反应—沉淀—MCR膜”系统32连通有含镍污泥池9,含锡污泥池8和含镍污泥池9内均设有脱水系统。本技术用于分离镍锡混合废水中的镍锡,并使废水达到中水回用标准,利用各种处理池的效果,使废水经过一系列的工序后,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达到废水排放的标准,同时分离出来的镍和锡,还能够进一步资源化利用,而整个处理过程相比于现有的处理装置,添加药剂更少、产生的污泥成分更加单一、能耗更低、使用寿命更长,更加方便对不同程度的废水的处理进行调控以及对装置的维修和保养。在本实施例中,一级“反应—沉淀—MCR膜”系统31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反应池311、第一斜管沉淀池312和第一MCR膜313,第一反应池311内的pH值为4~5,第一斜管沉淀池312和第一MCR膜313分别通过管道与含锡污泥池8相连通。二级“反应—沉淀—MCR膜”系统32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二反应池321、第二斜管沉淀池322和第二MCR膜323,第二反应池321内的pH值为9~12,第一斜管沉淀池312和第一MCR膜313分别通过管道与含镍污泥池9相连通。本装置区别于现有的污水处理中使用的管式膜,利用MCR膜,即膜化学反应器技术,具有能耗较低、使用寿命、抗拉强度高、抗污染能力强等特点,而且在MCR膜前设置了斜管沉淀池以减少MCR膜反洗的频率,同时大大降低了因镍泥、锡泥大量产生而造成的堵膜风险,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该系统移动灵活方便,能够完全自动化操控,减少人工成本,药剂投加量小,能进一步处理大量的混合废水。在本实施例中,调节池1内的pH值小于2,调节池1、第一反应池311和第二反应池321内均设有搅拌装置。砂滤池2内铺设有滤料层和承托层,砂滤池2、第一斜管沉淀池312、第一MCR膜313、第二斜管沉淀池322和第二MCR膜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镍锡混合废水中分离镍锡并回用水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的调节池(1)、砂滤池(2)、“反应—沉淀—MCR膜”系统(3)、pH回调池(4)、缓冲池(5)、反渗透系统(6)和清水池(7),所述的“反应—沉淀—MCR膜”系统(3)包括用于分离出含锡污泥的一级“反应—沉淀—MCR膜”系统(31)和用于分离出含镍污泥的二级“反应—沉淀—MCR膜”系统(32),所述的一级“反应—沉淀—MCR膜”系统(31)连通有含锡污泥池(8),所述的二级“反应—沉淀—MCR膜”系统(32)连通有含镍污泥池(9),所述的含锡污泥池(8)和含镍污泥池(9)内均设有脱水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镍锡混合废水中分离镍锡并回用水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的调节池(1)、砂滤池(2)、“反应—沉淀—MCR膜”系统(3)、pH回调池(4)、缓冲池(5)、反渗透系统(6)和清水池(7),所述的“反应—沉淀—MCR膜”系统(3)包括用于分离出含锡污泥的一级“反应—沉淀—MCR膜”系统(31)和用于分离出含镍污泥的二级“反应—沉淀—MCR膜”系统(32),所述的一级“反应—沉淀—MCR膜”系统(31)连通有含锡污泥池(8),所述的二级“反应—沉淀—MCR膜”系统(32)连通有含镍污泥池(9),所述的含锡污泥池(8)和含镍污泥池(9)内均设有脱水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镍锡混合废水中分离镍锡并回用水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反应—沉淀—MCR膜”系统(31)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反应池(311)、第一斜管沉淀池(312)和第一MCR膜(313),所述的第一反应池(311)内的pH值为4~5,所述的第一斜管沉淀池(312)和第一MCR膜(313)分别通过管道与含锡污泥池(8)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镍锡混合废水中分离镍锡并回用水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级“反应—沉淀—MCR膜”系统(32)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二反应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区凤玲黄舒劳燕雯王磊康兆雨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科建禹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