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培养基无菌灌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9844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培养基无菌灌装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依次设置有储存桶、蠕动泵和灌装仓,所述储存桶与蠕动泵之间、所述蠕动泵与灌装仓之间通过送料管连接,所述储存桶下方设置有搅拌电机,所述储存桶包括外桶和内桶,所述内桶通过架体安装在外桶内部,所述内桶内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下端穿过所述内桶和外桶的底壁与搅拌电机的输出轴固连,所述搅拌轴上端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内桶内壁连接,所述搅拌轴上安装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靠近内桶内壁的一侧面连接有刮板,所述外桶及内桶均通过其上的桶盖密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培养基无菌灌装机具有节约原料,灌装时能够识别出灌装位置等优点。

A Sterile Filler for Culture Medi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培养基无菌灌装机
本技术涉及培养基灌装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培养基无菌灌装机。
技术介绍
培养基是微生物观察和研究过程中经常用到的器具,液体培养基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将配置好的培养基溶液灌装到培养基容器中,然后对灌装好的培养基进行消毒处理,现有的培养基灌装机在灌装时很难将储存桶内的培养基全部使用,造成一定的浪费,且清理不及时可能会导致细菌的滋生,影响培养基质量,且现有的培养基灌装机在进行灌装时无法智能识别出灌装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培养基无菌灌装机,本培养基无菌灌装机具有节约原料,灌装时能够识别出灌装位置等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培养基无菌灌装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依次设置有储存桶、蠕动泵和灌装仓,所述灌装仓上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储存桶与蠕动泵之间、所述蠕动泵与灌装仓之间通过送料管连接,所述储存桶上还连接有压力平衡管。所述储存桶通过支撑架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储存桶下方设置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搅拌电机输出轴竖直向上设置,所述储存桶包括外桶和同轴设置在外桶内侧的内桶,所述内桶通过架体固定安装在外桶内部,所述内桶内同轴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下端竖直向下穿过所述内桶和外桶的底壁与搅拌电机的输出轴固连,所述搅拌轴上端转动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通过支撑杆与内桶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上固定安装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呈螺旋形,所述搅拌叶靠近内桶内壁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刮板,所述刮板与内桶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搅拌叶上不规则的开有扰流孔,所述内桶底部开有出料口,所述送料管一端穿过所述外桶与所述出料口连接,所述压力平衡管一端穿过所述外桶与所述内桶连通,所述外桶及内桶均通过其上的桶盖密封。上述结构中,在进行灌装前通过所述桶盖向所述储存桶的内桶中添加培养基,进行灌装时,所述控制面板启动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驱动所述搅拌轴带动搅拌叶对培养基进行搅拌使其混合均匀,所述控制面板启动蠕动泵,所述蠕动泵通过送料管将培养基从内桶中抽出并送至灌装仓进行灌装,所述搅拌叶在旋转的同时,所述搅拌叶边缘处的刮板将内桶内壁上残留的培养基刮下,由于所述搅拌叶为螺旋形,即在旋转时,不仅可将所述内桶内壁上残留的培养基刮下,同时刮下的培养基还会随着螺旋形的搅拌叶向下滑落,最终所有培养基均通过所述内桶底部的出料口进入送料管,所述搅拌叶在搅拌过程中,所述搅拌叶上的扰流孔不断起到扰流效果,由于所述搅拌叶上的扰流孔为不规则设置的,提高了扰流的效果,混合效果更好。本技术通过外桶和内桶的双层设计,在内桶中进行培养基的搅拌,搅拌的同时通过螺旋形的搅拌叶和搅拌叶边缘的刮板不断将培养基内壁上残留的培养基刮下,且刮下的培养基随着螺旋形的搅拌叶不断向下滑落,内桶的出料口设置在底部,最终所有的培养基均通过出料口出料,避免因培养基残留造成的原料浪费和细菌滋生等问题,搅拌时搅拌叶上的扰流孔起到扰流效果,混合效果更好。优选的,所述灌装仓内侧底部设置有灌装台,所述灌装台包括固定安装在灌装仓内底壁的灌装座和滑动连接在灌装座上的灌装盘,所述灌装盘内等间隔固定安装有若干灌装架,所述灌装架上部开口,若干所述灌装架内侧底部均固定安装有重力传感器,若干所述重力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面板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通过灌装架将灌装盘分隔成若干个灌装单元,在控制面板中进行灌装位置的定位,在进行灌装时,各个灌装单元中的重力传感器实时对其上的培养基容器进行检测,由于存在同一批灌装的培养基容器数量不足以布满所有的灌装架,控制面板可通过重力传感器区分出具有培养基容器的灌装架和空的灌装架,控制面板根据灌装位置数据控制灌装头分别进行灌装,无需人工选择灌装位置,灌装效率更高。优选的,所述灌装架内可拆卸设置有灌装套,所述灌装套与要进行灌装的培养基容器形状相匹配。灌装套的设置,使得灌装架可匹配不同形状及大小的培养基容器,仅需更换不同的灌装套即可,在灌装时灌装套可对培养基容器进行限位,培养基容器的位置更加稳定。优选的,所述灌装套与灌装架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灌装套内表面设置有硅胶。灌装套与灌装架通过螺纹连接,拆卸时更加方便,硅胶的设置使得培养基容器的放入和取出更加方便。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通过外桶和内桶的双层设计,在内桶中进行培养基的搅拌,搅拌的同时通过螺旋形的搅拌叶和搅拌叶边缘的刮板不断将培养基内壁上残留的培养基刮下,且刮下的培养基随着螺旋形的搅拌叶不断向下滑落,内桶的出料口设置在底部,最终所有的培养基均通过出料口出料,避免因培养基残留造成的原料浪费和细菌滋生等问题,搅拌时搅拌叶上的扰流孔起到扰流效果,混合效果更好。2、通过灌装架将灌装盘分隔成若干个灌装单元,在控制面板中进行灌装位置的定位,在进行灌装时,各个灌装单元中的重力传感器实时对其上的培养基容器进行检测,由于存在同一批灌装的培养基容器数量不足以布满所有的灌装架,控制面板可通过重力传感器区分出具有培养基容器的灌装架和空的灌装架,控制面板根据灌装位置数据控制灌装头分别进行灌装,无需人工选择灌装位置,灌装效率更高。3、灌装套的设置,使得灌装架可匹配不同形状及大小的培养基容器,仅需更换不同的灌装套即可,在灌装时灌装套可对培养基容器进行限位,培养基容器的位置更加稳定。4、灌装套与灌装架通过螺纹连接,拆卸时更加方便,硅胶的设置使得培养基容器的放入和取出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储存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搅拌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灌装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灌装仓的灌装台的主视图;图6是图5的俯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灌装台的俯视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灌装架的主剖视图。附图标记:1、灌装仓;2、控制面板;3、蠕动泵;4、压力平衡管;5、储存桶;6、支撑架;7、底座;8、送料管;9、搅拌电机;10、架体;11、外桶;12、桶盖;13、搅拌轴;14、支撑座;15、支撑杆;16、内桶;17、搅拌叶;18、刮板;19、出料口;20、灌装台;21、灌装座;22、灌装盘;23、灌装架;24、重力传感器;25、灌装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一种培养基无菌灌装机,包括底座7,底座7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储存桶5、蠕动泵3和灌装仓1,灌装仓1上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2,储存桶5与蠕动泵3之间、蠕动泵3与灌装仓1之间通过送料管8连接,储存桶5上还连接有压力平衡管4。储存桶5通过支撑架6固定安装在底座7上,储存桶5下方设置有搅拌电机9,搅拌电机9固定安装在底座7上,搅拌电机9输出轴竖直向上设置,储存桶5包括外桶11和同轴设置在外桶11内侧的内桶16,内桶16通过架体10固定安装在外桶11内部,内桶16内同轴设置有搅拌轴13,搅拌轴13下端竖直向下穿过内桶16和外桶11的底壁与搅拌电机9的输出轴固连,搅拌轴13上端转动连接有支撑座14,支撑座14通过支撑杆15与内桶16内壁固定连接,搅拌轴13上固定安装有搅拌叶17,搅拌叶17呈螺旋形,搅拌叶17靠近内桶16内壁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刮板18,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培养基无菌灌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依次设置有储存桶、蠕动泵和灌装仓,所述灌装仓上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储存桶与蠕动泵之间、所述蠕动泵与灌装仓之间通过送料管连接,所述储存桶上还连接有压力平衡管;所述储存桶通过支撑架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储存桶下方设置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搅拌电机输出轴竖直向上设置,所述储存桶包括外桶和同轴设置在外桶内侧的内桶,所述内桶通过架体固定安装在外桶内部,所述内桶内同轴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下端竖直向下穿过所述内桶和外桶的底壁与搅拌电机的输出轴固连,所述搅拌轴上端转动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通过支撑杆与内桶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上固定安装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呈螺旋形,所述搅拌叶靠近内桶内壁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刮板,所述刮板与内桶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搅拌叶上不规则的开有扰流孔,所述内桶底部开有出料口,所述送料管一端穿过所述外桶与所述出料口连接,所述压力平衡管一端穿过所述外桶与所述内桶连通,所述外桶及内桶均通过其上的桶盖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培养基无菌灌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依次设置有储存桶、蠕动泵和灌装仓,所述灌装仓上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储存桶与蠕动泵之间、所述蠕动泵与灌装仓之间通过送料管连接,所述储存桶上还连接有压力平衡管;所述储存桶通过支撑架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储存桶下方设置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搅拌电机输出轴竖直向上设置,所述储存桶包括外桶和同轴设置在外桶内侧的内桶,所述内桶通过架体固定安装在外桶内部,所述内桶内同轴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下端竖直向下穿过所述内桶和外桶的底壁与搅拌电机的输出轴固连,所述搅拌轴上端转动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通过支撑杆与内桶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上固定安装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呈螺旋形,所述搅拌叶靠近内桶内壁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刮板,所述刮板与内桶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搅拌叶上不规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东东陈邵军王高平刘莉辜超俊杨培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归谷农林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