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的蜡模的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9610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进型的蜡模的冷却装置,包括底座,透气输送座结构,可拆卸蜡油收集板结构,冷气反弹回流座结构,开关,安装管,安装螺栓,调节杆,防滑座,冷气机,输气管,侧板,上板,收纳盒,缓冲层和挂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座,回流罩,牵引块,冷凝管,抱箍,注液管和管塞的设置,有利于使向上吹的冷气向下回流,增加冷却效果;手环,滑层,收集板,拆卸杆,连接管和固定螺栓的设置,有利于收集掉落的废屑,保持该装置的清洁;轴承座,轴承,转轴,输送带,圆形孔和限位圈的设置,有利于输送蜡模,提高工作效率。

An improved cooling device for wax mou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的蜡模的冷却装置
本技术属于蜡模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的蜡模的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小型工艺品或者造型复杂的装饰品、工艺品的制作工艺,通常借用蜡模,先将蜡液注入蜡模内,首先形成蜡质成品,然后将蜡质成品放入下一个模具进入下个工序,然而在蜡液注入蜡模时,蜡质材料在高压80度时变成液体,液态状蜡质材料充满型腔,即充满蜡液的蜡模温度高达80度,这种高温下的蜡模,操作员无法打开蜡模并取出蜡质成品。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6953500U,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蜡模的冷却装置,包括工作台,还包括安装于工作台的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安装于工作台的支架,设置于支架的至少一个冷源输入件。但是现有的蜡模的冷却装置还存在着冷却效果差,蜡模掉落的废屑不好清理和输送蜡模效率低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改进型的蜡模的冷却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型的蜡模的冷却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蜡模的冷却装置冷却效果差,蜡模掉落的废屑不好清理和输送蜡模效率低的问题。一种改进型的蜡模的冷却装置,包括底座,透气输送座结构,可拆卸蜡油收集板结构,冷气反弹回流座结构,开关,安装管,安装螺栓,调节杆,防滑座,冷气机,输气管,侧板,上板,收纳盒,缓冲层和挂钩,所述的透气输送座结构连接在侧板的内侧;所述的可拆卸蜡油收集板结构下部连接在底座的上部;所述的冷气反弹回流座结构上部连接在上板的下部;所述的开关左侧螺栓连接在底座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安装管上部分别螺栓连接在底座的底部四角位置;所述的调节杆上部插接在安装管的内部上侧;所述的调节杆和安装管的连接处通过安装螺栓固定;所述的防滑座上部中间位置螺栓连接在调节杆的下部;所述的冷气机外侧分别螺栓连接在侧板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输气管外侧分别螺纹连接在冷气机的内侧出气口处;所述的侧板下部分别螺栓连接在底座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上板下部左右两侧分别螺栓连接在侧板的上部;所述的收纳盒右侧螺栓连接在左侧设置的侧板的左侧上部;所述的缓冲层下部胶接在收纳盒的内部下侧;所述的挂钩右侧螺栓连接在左侧设置侧板的左侧下部;所述的透气输送座结构包括轴承座,轴承,转轴,输送带,圆形孔和限位圈,所述的轴承外侧分别镶嵌在轴承座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转轴左右两端分别连接在轴承内圈的内侧;所述的转轴之间通过输送带连接;所述的圆形孔从左到右依次开设在输送带的上下两侧;所述的限位圈分别胶接在输送带的外壁左右两侧。优选的,所述的轴承座外侧分别螺栓连接在侧板的内侧中间位置前后两端。优选的,所述的缓冲层具体采用塑胶层。优选的,所述的防滑座具体采用橡胶座。优选的,所述的限位圈具体采用橡胶圈。优选的,所述的可拆卸蜡油收集板结构包括手环,滑层,收集板,拆卸杆,连接管和固定螺栓,所述的手环下部分别螺栓连接在收集板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滑层下部胶接在收集板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拆卸杆上部螺栓连接在收集板的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拆卸杆下部插接在连接管的内部下侧;所述的拆卸杆和连接管的连接处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优选的,所述的连接管下部螺栓连接在底座的上部中间位置。优选的,所述的冷气反弹回流座结构包括安装座,回流罩,牵引块,冷凝管,抱箍,注液管和管塞,所述的回流罩内侧分别螺栓连接在安装座的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牵引块上部中间位置螺栓连接在回流罩的下部外侧;所述的冷凝管上部中间位置通过抱箍固定在安装座的下部;所述的注液管下部螺纹连接在冷凝管的上部右侧;所述的管塞下部螺纹连接在注液管的上部。优选的,所述的安装座上部螺栓连接在上板的下部中间位置。优选的,所述的滑层具体采用陶瓷层。优选的,所述的轴承的内圈和转轴过盈配合设置。优选的,所述的冷气机具体采用型号为HYYD03的冷气机。优选的,所述的冷气机和开关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的开关具体采用型号为M1的塑料自锁开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中,所述的安装座,回流罩,牵引块,冷凝管,抱箍,注液管和管塞的设置,有利于使向上吹的冷气向下回流,增加冷却效果。2.本技术中,所述的手环,滑层,收集板,拆卸杆,连接管和固定螺栓的设置,有利于收集掉落的废屑,保持该装置的清洁。3.本技术中,所述的轴承座,轴承,转轴,输送带,圆形孔和限位圈的设置,有利于输送蜡模,提高工作效率。4.本技术中,所述的安装管,安装螺栓和调节杆的设置,有利于调节该装置的高度。5.本技术中,所述的防滑座的设置,有利于增加该装置的底部稳定性。6.本技术中,所述的收纳盒的设置,有利于存放维修工具等物品。7.本技术中,所述的缓冲层的设置,有利于防止收纳盒内的物品发生损坏。8.本技术中,所述的挂钩的设置,有利于悬挂毛巾等物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透气输送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可拆卸蜡油收集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冷气反弹回流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透气输送座结构;21、轴承座;22、轴承;23、转轴;24、输送带;25、圆形孔;26、限位圈;3、可拆卸蜡油收集板结构;31、手环;32、滑层;33、收集板;34、拆卸杆;35、连接管;36、固定螺栓;4、冷气反弹回流座结构;41、安装座;42、回流罩;43、牵引块;44、冷凝管;45、抱箍;46、注液管;47、管塞;5、开关;6、安装管;7、安装螺栓;8、调节杆;9、防滑座;10、冷气机;11、输气管;12、侧板;13、上板;14、收纳盒;15、缓冲层;16、挂钩。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型的蜡模的冷却装置,包括底座1,透气输送座结构2,可拆卸蜡油收集板结构3,冷气反弹回流座结构4,开关5,安装管6,安装螺栓7,调节杆8,防滑座9,冷气机10,输气管11,侧板12,上板13,收纳盒14,缓冲层15和挂钩16,所述的透气输送座结构2连接在侧板12的内侧;所述的可拆卸蜡油收集板结构3下部连接在底座1的上部;所述的冷气反弹回流座结构4上部连接在上板13的下部;所述的开关5左侧螺栓连接在底座1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安装管6上部分别螺栓连接在底座1的底部四角位置;所述的调节杆8上部插接在安装管6的内部上侧;所述的调节杆8和安装管6的连接处通过安装螺栓7固定;所述的防滑座9上部中间位置螺栓连接在调节杆8的下部;所述的冷气机10外侧分别螺栓连接在侧板12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输气管11外侧分别螺纹连接在冷气机10的内侧出气口处;所述的侧板12下部分别螺栓连接在底座1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上板13下部左右两侧分别螺栓连接在侧板12的上部;所述的收纳盒14右侧螺栓连接在左侧设置的侧板12的左侧上部;所述的缓冲层15下部胶接在收纳盒14的内部下侧;所述的挂钩16右侧螺栓连接在左侧设置侧板12的左侧下部;所述的透气输送座结构2包括轴承座21,轴承22,转轴23,输送带24,圆形孔25和限位圈26,所述的轴承22外侧分别镶嵌在轴承座21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转轴23左右两端分别连接在轴承22内圈的内侧;所述的转轴23之间通过输送带24连接;所述的圆形孔25从左到右依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的蜡模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改进型的蜡模的冷却装置包括底座(1),透气输送座结构(2),可拆卸蜡油收集板结构(3),冷气反弹回流座结构(4),开关(5),安装管(6),安装螺栓(7),调节杆(8),防滑座(9),冷气机(10),输气管(11),侧板(12),上板(13),收纳盒(14),缓冲层(15)和挂钩(16),所述的透气输送座结构(2)连接在侧板(12)的内侧;所述的可拆卸蜡油收集板结构(3)下部连接在底座(1)的上部;所述的冷气反弹回流座结构(4)上部连接在上板(13)的下部;所述的开关(5)左侧螺栓连接在底座(1)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安装管(6)上部分别螺栓连接在底座(1)的底部四角位置;所述的调节杆(8)上部插接在安装管(6)的内部上侧;所述的调节杆(8)和安装管(6)的连接处通过安装螺栓(7)固定;所述的防滑座(9)上部中间位置螺栓连接在调节杆(8)的下部;所述的冷气机(10)外侧分别螺栓连接在侧板(12)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输气管(11)外侧分别螺纹连接在冷气机(10)的内侧出气口处;所述的侧板(12)下部分别螺栓连接在底座(1)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上板(13)下部左右两侧分别螺栓连接在侧板(12)的上部;所述的收纳盒(14)右侧螺栓连接在左侧设置的侧板(12)的左侧上部;所述的缓冲层(15)下部胶接在收纳盒(14)的内部下侧;所述的挂钩(16)右侧螺栓连接在左侧设置侧板(12)的左侧下部;所述的透气输送座结构(2)包括轴承座(21),轴承(22),转轴(23),输送带(24),圆形孔(25)和限位圈(26),所述的轴承(22)外侧分别镶嵌在轴承座(21)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转轴(23)左右两端分别连接在轴承(22)内圈的内侧;所述的转轴(23)之间通过输送带(24)连接;所述的圆形孔(25)从左到右依次开设在输送带(24)的上下两侧;所述的限位圈(26)分别胶接在输送带(24)的外壁左右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的蜡模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改进型的蜡模的冷却装置包括底座(1),透气输送座结构(2),可拆卸蜡油收集板结构(3),冷气反弹回流座结构(4),开关(5),安装管(6),安装螺栓(7),调节杆(8),防滑座(9),冷气机(10),输气管(11),侧板(12),上板(13),收纳盒(14),缓冲层(15)和挂钩(16),所述的透气输送座结构(2)连接在侧板(12)的内侧;所述的可拆卸蜡油收集板结构(3)下部连接在底座(1)的上部;所述的冷气反弹回流座结构(4)上部连接在上板(13)的下部;所述的开关(5)左侧螺栓连接在底座(1)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安装管(6)上部分别螺栓连接在底座(1)的底部四角位置;所述的调节杆(8)上部插接在安装管(6)的内部上侧;所述的调节杆(8)和安装管(6)的连接处通过安装螺栓(7)固定;所述的防滑座(9)上部中间位置螺栓连接在调节杆(8)的下部;所述的冷气机(10)外侧分别螺栓连接在侧板(12)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输气管(11)外侧分别螺纹连接在冷气机(10)的内侧出气口处;所述的侧板(12)下部分别螺栓连接在底座(1)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上板(13)下部左右两侧分别螺栓连接在侧板(12)的上部;所述的收纳盒(14)右侧螺栓连接在左侧设置的侧板(12)的左侧上部;所述的缓冲层(15)下部胶接在收纳盒(14)的内部下侧;所述的挂钩(16)右侧螺栓连接在左侧设置侧板(12)的左侧下部;所述的透气输送座结构(2)包括轴承座(21),轴承(22),转轴(23),输送带(24),圆形孔(25)和限位圈(26),所述的轴承(22)外侧分别镶嵌在轴承座(21)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转轴(23)左右两端分别连接在轴承(22)内圈的内侧;所述的转轴(23)之间通过输送带(24)连接;所述的圆形孔(25)从左到右依次开设在输送带(24)的上下两侧;所述的限位圈(26)分别胶接在输送带(24)的外壁左右两侧。2.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森源
申请(专利权)人:吉安市崎峰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