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自动收发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9589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向自动收发球装置,包括发球口、连接器、小推球、第二角铁支架和调节架,使用前打开位于剩余液体罐顶端的第一气动球阀,小推球在压缩气体的推动下,将内置连接管内残留的液体或沉淀物全部推送至剩余液体罐内,推送结束后,小推球进入末端内置连接管,通过两端的剩余液体罐排出管道内的压缩气体,可以将连接器与左端的内置连接管进行分离,打开发球口取出小推球或不打开,推球会处理完管道内残留液体或沉淀物后自动返回到首端进球口,在整个推球过程中,视窗外置的触摸屏上会显示推球经过的路径,该装置实现对内置连接管内残留的液体或沉淀物进行清洗,减少了浆料损耗,并降低了流体输送的时间,清理管道的时间及工作量。

A Bidirectional Automatic Ball Receiving and Receiv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自动收发球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收发球装置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双向自动收发球装置。
技术介绍
锂电、制药、生物、食品等行业,通常使用输送线路将浆料输送置不同罐子,罐子在输送过程中,浆料沉淀部分或者在输送线路中管内侧液体会残留,普通的输送线路回流留下残渣,导致使用过程中增加了浆料损耗,并增压了流体输送的时间,清理管道的时间及工作量,一般收发球装置安装位置高度都不相同,使用过程中外置气阀需要外置角铁支架长度不可调节,导致外置角铁支架适配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在此提供一种双向自动收发球装置。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双向自动收发球装置,该装置包括发球口、连接器、小推球、第一气动球阀、第二气动球阀、泵主管三通、快装隔膜式压力表、网筒式手把、隔膜式压力传感器、重型卡箍组件、角铁支架、第二角铁支架和调节架,所述连接器左端外侧为发球口,所述连接器左端内侧与小推球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器右端外侧安装有第二气动球阀,所述连接器左端设置有连接管,并且连接管和连接器连接处通过重型卡箍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器左端中部连接管通过重型卡箍组件与泵主管三通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器左端设置有隔膜式压力表,所述连接器内侧通孔与网筒式手把活动连接,所述泵主管三通左端通过重型卡箍组件与第一气动球阀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动球阀左端面通过重型卡箍组件与隔膜式压力传感器螺栓连接,所述连接器内置的连接管外侧与角铁支架螺栓连接,所述隔膜式压力传感器底端外侧安装有连接管,并且连接管外侧面与第二角铁支架螺栓连接,所述连接器外侧安装有调节架,所述调节架包括上夹块、下夹块、固定螺栓、螺杆、调节盘、支撑钣金和底架,所述上夹块和下夹块前后端均设置有通孔,并且上夹块底端通孔通过固定螺栓与下夹块固定连接,所述下夹块底端面中部与螺杆进行焊接,所述螺杆底端外侧与调节盘螺纹连接,所述螺杆底端贯穿于支撑钣金内侧通孔,所述调节盘底端面贯穿于支撑钣金内侧面3cm,并且支撑钣金内侧面为圆筒形,所述支撑钣金顶端设置有垫块,并且支撑钣金顶端与垫块螺栓连接,所述支撑钣金底端面与底架进行焊接,所述上夹块和下夹块内侧面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于连接器左端外侧。优选的,所述连接器顶端左侧分别安装有S1传感器和S2传感器,并且S1传感器和S2传感器型号相同。优选的,所述隔膜式压力表右端内置连接管右侧设置有视窗,并且视窗内部安装有显示屏。优选的,所述泵主管三通通过固定连接管与螺杆泵相连接,并且固定连接管顶端分别安装有第一气动球阀。优选的,所述连接器底端连接有第一气动球阀,底端的第一气动球阀底端通过内置连接管与剩余液体罐相连接。优选的,所述上夹块和下夹块内侧面安装有防滑垫,并且防滑垫厚度为7mm。优选的,所述小推球外侧直径尺寸小于发球口内侧直径尺寸,并且小推球左右端设置有两个密封隔膜。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动球阀设置有三个,并且三个第一气动球阀形状均相同。优选的,所述底架底端面胶接有垫脚,并且底架表面为光滑面。优选的,所述螺杆底端通孔旋合有固定螺栓,并且固定螺栓中部凸出圆片直径尺寸大于支撑钣金顶端垫块的直径尺寸。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双向自动收发球装置,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优点1: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双向自动收发球装置,其中内置的连接器左端向左端拉出,将连接器外侧表面与上夹块和下夹块内侧面相贴合并通过固定螺栓连接锁紧,由于下夹块通过螺杆与底端的底架固定连接,底架将对顶端的连接器进行简易固定,再旋转螺杆外侧的调节盘,调节盘逆向旋转带动上夹块和下夹块向上端升起,使连接器右端与外置连接器高度相同,通过调节架对连接器进行简易固定支撑,调节架使用过程中可针对安装在不同高度的连接器,进行调节不同高度进行配合使用,适配性强并且该装置托住连接器,可防止连接器拆卸取小推球过程中,连接器意外掉落导致第二气动球阀碎落损坏。优点2: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双向自动收发球装置,打开位于剩余液体罐顶端的第一气动球阀,小推球在压缩气体的推动下,将内置连接管内残留的液体或沉淀物全部推送至剩余液体罐内,推送结束后,小推球进入末端内置连接管,通过两端的剩余液体罐排出管道内的压缩气体,可以将连接器与左端的内置连接管进行分离,打开发球口取出小推球或不打开,推球会处理完管道内残留液体或沉淀物后自动返回到首端进球口,在整个推球过程中,视窗外置的触摸屏上会显示推球经过的路径,该装置实现对内置连接管内残留的液体或沉淀物进行清洗,减少了浆料损耗,并降低了流体输送的时间,清理管道的时间及工作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正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结构局部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连接器结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调节架结构正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调节架结构示意图。其中:发球口-1、连接器-2、小推球-3、第一气动球阀-4、第二气动球阀-5、泵主管三通-6、快装隔膜式压力表-7、网筒式手把-8、隔膜式压力传感器-9、重型卡箍组件-10、角铁支架-11、第二角铁支架-12、调节架-13、上夹块-131、下夹块-132、固定螺栓-133、螺杆-134、调节盘-135、支撑钣金-136、底架-137、S1传感器-201、S2传感器-202、视窗-203、螺杆泵-204、剩余液体罐-205、固定连接管-206、防滑垫-13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1-5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双向自动收发球装置,包括发球口1、连接器2、小推球3、第一气动球阀4、第二气动球阀5、泵主管三通6、快装隔膜式压力表7、网筒式手把8、隔膜式压力传感器9、重型卡箍组件10、角铁支架11、第二角铁支架12和调节架13,连接器2左端外侧为发球口1,连接器2左端内侧与小推球3滑动连接,连接器2右端外侧安装有第二气动球阀5,连接器2左端设置有连接管,并且连接管和连接器2连接处通过重型卡箍组件10固定连接,连接器2左端中部连接管通过重型卡箍组件10与泵主管三通6固定连接,连接器2左端设置有隔膜式压力表7,连接器2内侧通孔与网筒式手把8活动连接,泵主管三通6左端通过重型卡箍组件10与第一气动球阀4固定连接,第一气动球阀4左端面通过重型卡箍组件10与隔膜式压力传感器9螺栓连接,连接器2内置的连接管外侧与角铁支架11螺栓连接,隔膜式压力传感器9底端外侧安装有连接管,并且连接管外侧面与第二角铁支架12螺栓连接,连接器2外侧安装有调节架13,调节架13包括上夹块131、下夹块132、固定螺栓133、螺杆134、调节盘135、支撑钣金136和底架137,上夹块131和下夹块132前后端均设置有通孔,并且上夹块131底端通孔通过固定螺栓133与下夹块132固定连接,下夹块132底端面中部与螺杆134进行焊接,螺杆134底端外侧与调节盘135螺纹连接,螺杆134底端贯穿于支撑钣金136内侧通孔,调节盘135底端面贯穿于支撑钣金136内侧面3cm,并且支撑钣金136内侧面为圆筒形,支撑钣金136顶端设置有垫块,并且支撑钣金136顶端与垫块螺栓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自动收发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球口(1)、连接器(2)、小推球(3)、第一气动球阀(4)、第二气动球阀(5)、泵主管三通(6)、快装隔膜式压力表(7)、网筒式手把(8)、隔膜式压力传感器(9)、重型卡箍组件(10)、角铁支架(11)、第二角铁支架(12)和调节架(13),所述连接器(2)左端外侧为发球口(1),所述连接器(2)左端内侧与小推球(3)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器(2)右端外侧安装有第二气动球阀(5),所述连接器(2)左端设置有连接管,并且连接管和连接器(2)连接处通过重型卡箍组件(10)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器(2)左端中部连接管通过重型卡箍组件(10)与泵主管三通(6)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器(2)左端设置有隔膜式压力表(7),所述连接器(2)内侧通孔与网筒式手把(8)活动连接,所述泵主管三通(6)左端通过重型卡箍组件(10)与第一气动球阀(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动球阀(4)左端面通过重型卡箍组件(10)与隔膜式压力传感器(9)螺栓连接,所述连接器(2)内置的连接管外侧与角铁支架(11)螺栓连接,所述隔膜式压力传感器(9)底端外侧安装有连接管,并且连接管外侧面与第二角铁支架(12)螺栓连接,所述连接器(2)外侧安装有调节架(13),所述调节架(13)包括上夹块(131)、下夹块(132)、固定螺栓(133)、螺杆(134)、调节盘(135)、支撑钣金(136)和底架(137),所述上夹块(131)和下夹块(132)前后端均设置有通孔,并且上夹块(131)底端通孔通过固定螺栓(133)与下夹块(132)固定连接,所述下夹块(132)底端面中部与螺杆(134)进行焊接,所述螺杆(134)底端外侧与调节盘(135)螺纹连接,所述螺杆(134)底端贯穿于支撑钣金(136)内侧通孔,所述调节盘(135)底端面贯穿于支撑钣金(136)内侧面3cm,并且支撑钣金(136)内侧面为圆筒形,所述支撑钣金(136)顶端设置有垫块,并且支撑钣金(136)顶端与垫块螺栓连接,所述支撑钣金(136)底端面与底架(137)进行焊接,所述上夹块(131)和下夹块(132)内侧面通过固定螺栓(133)固定于连接器(2)左端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自动收发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球口(1)、连接器(2)、小推球(3)、第一气动球阀(4)、第二气动球阀(5)、泵主管三通(6)、快装隔膜式压力表(7)、网筒式手把(8)、隔膜式压力传感器(9)、重型卡箍组件(10)、角铁支架(11)、第二角铁支架(12)和调节架(13),所述连接器(2)左端外侧为发球口(1),所述连接器(2)左端内侧与小推球(3)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器(2)右端外侧安装有第二气动球阀(5),所述连接器(2)左端设置有连接管,并且连接管和连接器(2)连接处通过重型卡箍组件(10)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器(2)左端中部连接管通过重型卡箍组件(10)与泵主管三通(6)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器(2)左端设置有隔膜式压力表(7),所述连接器(2)内侧通孔与网筒式手把(8)活动连接,所述泵主管三通(6)左端通过重型卡箍组件(10)与第一气动球阀(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动球阀(4)左端面通过重型卡箍组件(10)与隔膜式压力传感器(9)螺栓连接,所述连接器(2)内置的连接管外侧与角铁支架(11)螺栓连接,所述隔膜式压力传感器(9)底端外侧安装有连接管,并且连接管外侧面与第二角铁支架(12)螺栓连接,所述连接器(2)外侧安装有调节架(13),所述调节架(13)包括上夹块(131)、下夹块(132)、固定螺栓(133)、螺杆(134)、调节盘(135)、支撑钣金(136)和底架(137),所述上夹块(131)和下夹块(132)前后端均设置有通孔,并且上夹块(131)底端通孔通过固定螺栓(133)与下夹块(132)固定连接,所述下夹块(132)底端面中部与螺杆(134)进行焊接,所述螺杆(134)底端外侧与调节盘(135)螺纹连接,所述螺杆(134)底端贯穿于支撑钣金(136)内侧通孔,所述调节盘(135)底端面贯穿于支撑钣金(136)内侧面3cm,并且支撑钣金(136)内侧面为圆筒形,所述支撑钣金(136)顶端设置有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威
申请(专利权)人:千胜流体科技温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