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自由度并联减振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95623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自由度并联减振机构,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的支撑座,支撑座设置上下平行布置的两个定位板,定位板开设弧形的导引槽,底座对称设置至少两个第一阻尼器,第一阻尼器向支撑座延伸设置滑块,滑块上下凸设嵌入导引槽的导引杆;支撑座连接安装座,支撑座的顶部设置贯穿安装座的第一铰接球座,第一铰接球座的顶部设置支撑板,安装座的内侧壁上对称设置若干第二铰接球座,并在第二铰接球座与支撑板的侧部之间设置第二阻尼器。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揭示的多自由度并联减振机构,满足了对复杂力场的使用需求,并显著的提高了该多自由度并联减振机构的结构可靠性与承载能力,并在水平方向上具较大幅度的转动量。

A Multi-DOF Parallel Vibration Absorb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自由度并联减振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减振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多自由度并联减振机构。
技术介绍
对机械装置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振动的消除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阻尼器因其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被广泛地应用于轨道交通工具、机器设备等场景中。公开号为CN106627287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磁流变六自由度并联减振平台。在该现有技术中,动平台与静平台之间并联三条支链,每个支链呈铰接结构,并在支链内侧设置蛋筒单杆磁流变阻尼器及弹簧;同时,位于三条支链的底部并在静平台上设置三个水平设置的双杆磁流变阻尼器。然而,该现有技术存在动平台承载能力较差且结构强度不高的缺陷。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该现有技术中的支链由铰接的连杆A与连杆B组成,因此当位于静平台上的双杆磁流变阻尼器失效时,可能导致动平台无法实现水平方向上的转动。更为重要的是,双杆磁流变阻尼器在水平方向上可转动的幅度非常小,且动平台在水平方向上实现小幅度转动时必须同时依赖三个双杆磁流变阻尼器,由此导致整个磁流变六自由度并联减振平台的可靠性较低。同时,该现有技术也存在动平台自由度调整较少的缺陷,无法满足复杂力场的使用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自由度并联减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设置于底座(1)上的支撑座(14),所述支撑座(14)设置上下平行布置的两个定位板(5),所述定位板(5)开设弧形的导引槽(4),所述底座(1)对称设置至少两个第一阻尼器(13),所述第一阻尼器(13)向支撑座(14)延伸设置滑块(15),所述滑块(15)上下凸设嵌入导引槽(4)的导引杆(3);所述支撑座(14)连接安装座(7),所述支撑座(14)的顶部设置贯穿安装座(7)的第一铰接球座(2),所述第一铰接球座(2)的顶部设置支撑板(6),所述安装座(7)的内侧壁上对称设置若干第二铰接球座(12),并在第二铰接球座(12)与支撑板(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自由度并联减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设置于底座(1)上的支撑座(14),所述支撑座(14)设置上下平行布置的两个定位板(5),所述定位板(5)开设弧形的导引槽(4),所述底座(1)对称设置至少两个第一阻尼器(13),所述第一阻尼器(13)向支撑座(14)延伸设置滑块(15),所述滑块(15)上下凸设嵌入导引槽(4)的导引杆(3);所述支撑座(14)连接安装座(7),所述支撑座(14)的顶部设置贯穿安装座(7)的第一铰接球座(2),所述第一铰接球座(2)的顶部设置支撑板(6),所述安装座(7)的内侧壁上对称设置若干第二铰接球座(12),并在第二铰接球座(12)与支撑板(6)的侧部之间设置第二阻尼器(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自由度并联减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对称设置四个第一阻尼器(13),四个第一阻尼器(13)在水平面上呈正方形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自由度并联减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7)的内侧壁上对称设置四个第二铰接球座(12),并在第二铰接球座(12)与支撑板(6)的侧部之间设置第二阻尼器(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自由度并联减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尼器(13)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锦龙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