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流量一体化排水泵站及其排水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泵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流量一体化排水泵站及其排水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城市的人口和地块不断扩张和建设密度的加大,地面硬化率也越来越多,加之城市热岛效应导致的极端天气越发频发,设计重现期也越来越高,使得城市雨水流量和污水流量越来越大,城市内涝问题和黑臭水体已经成为治水难题。当受障碍物的影响或者重力排水高程限制而不能进入排水管网时,设置排水泵站成为了一种必然选择。目前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泵站和一体化泵站。钢筋混凝土泵站构筑物施工复杂,泵站直径大,施工周期长,集水池容积大,维护成本高。一体化泵站具有直径小、节约用地、施工周期短、效率高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工程运用。由于一体化泵站直径均不大,集水池容积比较小,势必会造成排水泵频繁起泵问题,严重影响泵站的使用效率和水泵寿命;同时,当排水流量超过泵站设计流量时,集水池容积不够导致不能有效调节多余的水量,容易造成城市低洼出现内涝。目前,集水池容积不足经常采取的措施有:加大泵站开挖深度和并联其余排水泵站,然而这样势必造成开挖量较大,施工难度大,施工造价和设备购置成本高等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大流量一体化排水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泵站本体(1)、进水通道(2)、前置排水通道(3)、后置排水通道(4)以及调节井(5),所述泵站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水泵(6),所述水泵(6)连接有排水管(7);所述前置排水通道(3)和后置排水通道(4)均倾斜设置,且前置排水通道(3)的上端与进水通道(2)连通,下端与泵站本体(1)的底部连通,后置排水通道(4)的上端与调节井(5)的底部连通,下端与泵站本体(1)的底部连通;所述泵站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排气机构(8)。
【技术特征摘要】
1.大流量一体化排水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泵站本体(1)、进水通道(2)、前置排水通道(3)、后置排水通道(4)以及调节井(5),所述泵站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水泵(6),所述水泵(6)连接有排水管(7);所述前置排水通道(3)和后置排水通道(4)均倾斜设置,且前置排水通道(3)的上端与进水通道(2)连通,下端与泵站本体(1)的底部连通,后置排水通道(4)的上端与调节井(5)的底部连通,下端与泵站本体(1)的底部连通;所述泵站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排气机构(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流量一体化排水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道(2)包括检查井(9)和进水管网(10),所述进水管网(10)与检查井(9)连通,所述检查井(9)的底部与前置排水通道(3)的上端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流量一体化排水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7)连接有冲洗管(11),所述检查井(9)和调节井(5)内均设置有冲洗机构(12),所述冲洗管(11)与冲洗机构(12)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至3所述大流量一体化排水泵站的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待排放的水体通过进水通道(2)和前置排水通道(3)排入泵站本体(1),泵站本体(1)内的水位逐渐升高;B、当泵站本体(1)内的水位到达前置排水通道(3)与泵站本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子成,黄立群,林宏,葛根荣,曾庆华,李晓园,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