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节的装夹与定位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9409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向节的装夹与定位工装,属于汽车零部件数控加工工装技术领域,包括底板、螺旋弧面定心块、第一圆柱支撑块、第二圆柱支撑块、第三圆柱支撑块及压紧机构;所述第一圆柱支撑块、第二圆柱支撑块及第三圆柱支撑块的高度落差与转向节上相对应的三个工艺凸台的高度落差相同,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垫块螺栓、双头螺柱及压板,所述双头螺柱旋至底板中,垫块螺栓位于在双头螺柱的底部、底板之上,压板位于双头螺柱上部,压板在双头螺柱上的位置上下可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工装解决了汽车转向节试制过程中无法快速定位装夹的问题,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工装能快速定位转向节,提高加工效率,且操作简单,精确度高,成本极低。

A clamping and positioning tool for steering knuck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向节的装夹与定位工装
本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数控加工工装
,具体涉及一种转向节的装夹与定位工装。
技术介绍
在汽车研发试制阶段,汽车转向节只进行单件或小批量加工,受限于加工成本和试制周期,无法采购量产快速定位工装。以往转向节试制采用自制夹具,加工过程中需要逐件进行找正,存在试制周期过长、加工精度不稳定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试制过程中能实现将前转向节快速定位夹紧的专用工装,通过该工装能在2个步骤内快速精确定位零件,限制零件的6个自由度,再夹紧进行加工。同时相对量产专用工装,本技术所述夹具的制作成本和制造周期较短,操作方便,定位精确度较高。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转向节的装夹与定位工装,包括底板1、螺旋弧面定心块3、第一圆柱支撑块4、第二圆柱支撑块9、第三圆柱支撑块13及压紧机构;其中,所述的第一圆柱支撑块4、第二圆柱支撑块9及第三圆柱支撑块13固定在底板1上,用于垫平转向节;所述第一圆柱支撑块4、第二圆柱支撑块9及第三圆柱支撑块13的高度落差与转向节上相对应的三个工艺凸台的高度落差相同,所述螺旋弧面定心块3通过弹簧2固定在底板1上的沉孔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向节的装夹与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螺旋弧面定心块(3)、第一圆柱支撑块(4)、第二圆柱支撑块(9)、第三圆柱支撑块(13)及压紧机构;其中,所述的第一圆柱支撑块(4)、第二圆柱支撑块(9)及第三圆柱支撑块(13)固定在底板(1)上,用于垫平转向节;所述第一圆柱支撑块(4)、第二圆柱支撑块(9)及第三圆柱支撑块(13)的高度落差与转向节上相对应的三个工艺凸台的高度落差相同,所述螺旋弧面定心块(3)通过弹簧(2)固定在底板(1)上的沉孔中;所述底板(1)还设置有侧面立块(10),位于转向节Y向定位工艺凸台旁,侧面立块(10)上设置有螺纹孔,顶丝(8)旋至侧面立块(10)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节的装夹与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螺旋弧面定心块(3)、第一圆柱支撑块(4)、第二圆柱支撑块(9)、第三圆柱支撑块(13)及压紧机构;其中,所述的第一圆柱支撑块(4)、第二圆柱支撑块(9)及第三圆柱支撑块(13)固定在底板(1)上,用于垫平转向节;所述第一圆柱支撑块(4)、第二圆柱支撑块(9)及第三圆柱支撑块(13)的高度落差与转向节上相对应的三个工艺凸台的高度落差相同,所述螺旋弧面定心块(3)通过弹簧(2)固定在底板(1)上的沉孔中;所述底板(1)还设置有侧面立块(10),位于转向节Y向定位工艺凸台旁,侧面立块(10)上设置有螺纹孔,顶丝(8)旋至侧面立块(10)螺纹孔中;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垫块螺栓(5)、双头螺柱(6)及压板(12),所述双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浩郭华卫郑佳春李少萌齐光辉周宇博燕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