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打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8855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立体打印装置,包括机台、盛槽、至少一扰动件以及驱动件。盛槽用以盛装液态成型材,盛槽可移动地组装于机台。扰动件设置于盛槽内以随盛槽移动,且扰动件还具有远离或移近盛槽的底部的运动模式。驱动件固设于机台且延伸至盛槽内。驱动件与扰动件互在彼此的移动路径上。在盛槽的移动过程中,驱动件与扰动件相互抵接,以触发扰动件远离或移近盛槽的底部的运动模式,而对盛槽内的液态成型材产生扰动。

Stereo Prin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体打印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体打印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脑辅助制造(Computer-AidedManufacturing,CAM)的进步,制造业发展了快速雏型方法(RapidPrototyping,RP),能很迅速的将设计原始构想制造出来。快速雏型技术能无限制几何形状,而且越复杂的零件越显示其技术的卓越性,更可大大地节省人力与加工时间,在时间最短的要求下,将3DCAD上的设计零件,真实地呈现出来,不但摸得到,亦可真实地感受得到它的几何曲线,更可以试验零件的装配性、甚至进行可能的功能试验。其中,光敏树脂(photopolymer)为多数立体打印装置所用液态成型材,举凡立体光刻设备(stereolithographyapparatus,SLA)、数字光源处理(digitallightprocessing,DLP)以及连续液面生产(continuousliquidinterfaceproduction,CLIP)等技术,皆以液态成型材,例如光敏树脂,作为打印材料。在此以上拉式的立体光刻技术为例,其将平台由上而下地移入盛槽而与液态成型材接触后,再通过盛槽下方的固化光源提供光线穿过盛槽而使平台与盛槽之间的液态成型材得以固化为成型层,而后再将成型层从盛槽底部剥离,以使成型层得以附于平台上,之后在平台上逐层叠置成型层,以完成立体物件。在固化过程中,固化光线的能量会不断地累积在光敏树脂中,即使非欲固化为成型层的光敏数脂,仍会因受到能量积累效应的影响而产生质变,久而久之,仍会因此而有固化的可能。即使并未实质固化,其随着质变而产生物性、化性的改变,而可能影响后续立体打印过程的进行。因此,如何在立体打印的过程中,或是在立体打印的过程之间,使盛槽内的光敏树脂仍维持符合立体打印所需的物性与化性而避免固化情形发生,实为本
相关人员所需思考克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针对一种立体打印装置,其通过驱动件与扰动件的搭配,而对盛槽内的液态成型材提供扰动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立体打印装置包括机台、盛槽、至少一扰动件以及驱动件。盛槽用以盛装液态成型材,盛槽可移动地组装于机台。扰动件设置于盛槽内以随盛槽移动,且扰动件还具有远离或移近盛槽的底部的运动模式。驱动件固设于机台且延伸至盛槽内。驱动件与扰动件互在彼此的移动路径上。在盛槽的移动过程中,驱动件与扰动件相互抵接,以触发扰动件远离或移近所述盛槽的底部的运动模式,而对盛槽内的液态成型材产生扰动。附图说明包含附图以便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且附图并入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立体打印装置的简单示意图;图2是图1的立体打印装置于另一状态的示意图;图3是图1的立体打印装置的部分构件电性关系图;图4是图2的盛槽的俯视图;图5是依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立体打印装置的局部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00:立体打印装置;110:机台;120:成型平台;130、230:盛槽;140:固化模块;150:驱动模块;160:控制模块;170、270:扰动件;172、272:扰动部;174、274:弹性部;180、280:驱动件;190:间隔件;A1:成型区;A2:非成型区;SP:空间C1:旋转轴X-Y-Z:直角坐标。具体实施方式现将详细地参考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示范性实施例的实例说明于附图中。只要有可能,相同元件符号在附图和描述中用来表示相同或相似部分。图1是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立体打印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立体打印装置于另一状态的示意图,在此省略部分结构以利于辨识。图3是图1的立体打印装置的部分构件电性关系图。在此同时提供直角坐标X-Y-Z以利于构件描述。请同时参考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立体打印装置100,例如是立体光刻装置,其包括机台110、成型平台120、盛槽130、固化模块140、驱动模块150以及控制模块160。在此,如图1所示,驱动模块150包括设置在机台110上的龙门式移动台,成型平台120设置于龙门式移动台而受驱动,以进行X-Z平面上的移动。再者,驱动模块150还包括设置于机台110的旋转机构,盛槽130设置于旋转机构上,故能以旋转轴C1而相对于成型平台120进行旋转(旋转轴C1平行于Z轴)。所述驱动模块150已能从现有运动机构得知,故不再赘述。在此,驱动模块150电性连接且受控于控制模块160,以利于进行上述的驱动动作。盛槽130用以盛装液态成型材(例如是光敏树脂),固化模块140设置于机台110下方且电性连接控制模块160,以当平台120受驱动而浸入盛槽130内的液态成型材时,控制模块160通过驱动固化模块140提供固化光线(例如紫外光)穿过盛槽130的底部而对液态成型材进行固化,便能将液态成型材固化为成型层,进而搭配成型平台120与盛槽130之间的拉拔动作(即令成型平台120受驱动而朝正Z轴方向移动以远离盛槽130的底部),而让成型层从盛槽130的底部剥离,完成在成型平台120上形成成型层的目的。据此,随着成型层如上述工序逐层地叠置在成型平台120,直至最终完成立体物件的打印制程。所述立体物件的形成手段及立体打印装置100上的对应构件已能从立体光刻装置技术得知,故不再赘述。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的立体打印装置100还包括至少一扰动件170与驱动件180,其中扰动件170设置于盛槽130内以随盛槽130沿旋转轴C1而转动,且扰动件170还具有远离或移近盛槽130的底部的运动模式。驱动件180固设于机台110且延伸至盛槽130内,而驱动件180与所述至少一扰动件170是互在彼此的移动路径上。如此一来,当盛槽130受驱动模块150的驱动而沿旋转轴C1转动时,驱动件180会与扰动件170相互抵接,以触发前述扰动件170作动,亦即在本实施例中造成前述扰动件170远离或移近盛槽130的底部的运动模式,而对盛槽130内的液态成型材产生扰动。在此虽将驱动件180设置于龙门式移动台处并朝向盛槽130内部延伸,但并不限于所述位置。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扰动件170与驱动件180的设计,亦使得其对盛槽130内的液态成型材产生扰动的效果可于前述成型平台120与盛槽130之间的拉拔动作一并进行。亦即成型平台120受驱动而朝正Z轴方向移动以远离盛槽130的底部时,通常亦可伴随盛槽130的旋转而有助拉拔动作的效果,而盛槽130的旋转通过本实施例的扰动件170与驱动件180的设计,亦同时使前述扰动件170作动而产生对盛槽130内的液态成型材产生扰动的效果,有效节省另行产生扰动的步骤所需的时间。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显示多个扰动件170为例,其保持间隔地排列于盛槽130的底部。在此,盛槽130是呈圆桶,而扰动件170位于圆桶底部的最外缘处,且随着盛槽130旋转,处于固定位置的驱动件180会依序行经这些扰动件170。再者,扰动件170包括扰动部172与弹性部174,且弹性部174连接在扰动部172与盛槽130的底部之间,进而将扰动部172视为能沿着Z轴而与盛槽130存在相对运动的结构。也就是说,随着扰动件170会随盛槽130而同沿旋转轴C1进行转动,且在驱动件180行经并抵接至扰动部172时,驱动件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盛槽,用以盛装液态成型材,所述盛槽可移动地组装于所述机台;至少一扰动件,设置于所述盛槽内以随所述盛槽移动;以及驱动件,固设于所述机台且延伸至所述盛槽内,所述驱动件与所述至少一扰动件互在彼此的移动路径上,在所述盛槽的移动过程中,所述驱动件与所述至少一扰动件相互抵接,以触发所述扰动件作动,而对所述盛槽内的所述液态成型材产生扰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盛槽,用以盛装液态成型材,所述盛槽可移动地组装于所述机台;至少一扰动件,设置于所述盛槽内以随所述盛槽移动;以及驱动件,固设于所述机台且延伸至所述盛槽内,所述驱动件与所述至少一扰动件互在彼此的移动路径上,在所述盛槽的移动过程中,所述驱动件与所述至少一扰动件相互抵接,以触发所述扰动件作动,而对所述盛槽内的所述液态成型材产生扰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动件包括扰动部与弹性部,所述弹性部连接在所述扰动部与所述盛槽的底部之间,当所述驱动件行经所述扰动件时,所述驱动件抵压所述扰动部而变形所述弹性部,而在所述驱动件移离所述扰动件时,所述弹性部驱动所述扰动部复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扰动件,保持间距地排列于所述盛槽的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扰动件与多个间隔件,彼此交错地排列于所述盛槽的底部且同位于所述驱动件的移动路径上,其中各所述间隔件相对于所述盛槽的底部的高度低于所述驱动件相对于所述盛槽的底部的高度,而各所述扰动件相对于所述盛槽的底部的高度高于所述驱动件相对于所述盛槽的底部的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安修黄澄富周金源林财亿
申请(专利权)人:三纬国际立体列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