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模温系统及光学镜片的成型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98848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模温系统及光学镜片的成型方法。变模温系统包括:成型模具,包括浇口套和成型腔,浇口套具有与成型腔连通的主流道;第一换热水路,设置在浇口套的侧壁内以对主流道进行加热或冷却;变模温设备,与第一换热水路连通,变模温设备用于为第一换热水路内通入低温介质或者高温介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光学镜片成型效率低的问题。

Variable Temperature System and Forming Method of Optical Le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模温系统及光学镜片的成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器件注塑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变模温系统及光学镜片的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移动电子产业比如智能手机行业的蓬勃发展,对于其内部装载的摄像镜头的需求不断提升,进而带动了光学镜片制造行业的发展,对于光学镜片的需求不断地增加,如何提高镜片产能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现有场地、资源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模穴数、提高良率和缩短成型周期成为了镜片制造厂商研发的重点。目前的光学镜片主要使用塑料材质,采用精密注塑成型的方法制成。传统的镜片在模温下自然冷却成型,冷却阶段往往占据整个成型周期一半及以上的时间。在实际成型过程中,由于镜片结构本身比较轻薄,可以迅速冷却固化,达到脱模状态,而浇口套的主流道的末端部位熔料较多,冷却缓慢,这大大限制了镜片的成型效率。然而,为了保证光学镜片的成型质量,用于制作光学镜片的注塑成型模具往往结构紧凑,浇口套本身尺寸较小,传统的方法难以对末端部位进行有效冷却,因此,如何在保证镜片品质的前提下,提升产能成为了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存在光学镜片成型效率低的问题。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模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型模具(10),包括浇口套(14)和成型腔,所述浇口套(14)具有与所述成型腔连通的主流道(11);第一换热水路(20),设置在所述浇口套(14)的侧壁内以对所述主流道(11)进行加热或冷却;变模温设备(40),与所述第一换热水路(20)连通,所述变模温设备(40)用于为所述第一换热水路(20)内通入低温介质或者高温介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模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型模具(10),包括浇口套(14)和成型腔,所述浇口套(14)具有与所述成型腔连通的主流道(11);第一换热水路(20),设置在所述浇口套(14)的侧壁内以对所述主流道(11)进行加热或冷却;变模温设备(40),与所述第一换热水路(20)连通,所述变模温设备(40)用于为所述第一换热水路(20)内通入低温介质或者高温介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模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模温系统还包括中心顶针衬套(17)和位于所述中心顶针衬套(17)的侧壁内的第二换热水路(30),所述浇口套(14)和所述中心顶针衬套(17)分别位于所述成型腔的上下两侧,通过所述变模温设备(40)选择性地为所述第一换热水路(20)和/或所述第二换热水路(30)内通入介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模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模温设备(40)包括:第一介质供应装置(41),与所述第一换热水路(20)和所述第二换热水路(30)均连通;控制组件(43),与所述第一介质供应装置(41)连接以为所述第一换热水路(20)和/或所述第二换热水路(30)内通入介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模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模温设备(40)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换热水路(20)和所述第二换热水路(30)均连通的第二介质供应装置(42),所述控制组件(43)与所述第二介质供应装置(42)连接以选择性打开所述第一介质供应装置(41)和所述第二介质供应装置(42)中的一个。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变模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模温系统还包括支撑板(15),所述支撑板(15)上设有第一进水通道(151)和第一出水通道(152),所述第一进水通道(1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岳烽李小波叶金辉徐钉王浩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