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方便患者转移的医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8744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2:34
一种可方便患者转移的医用床,包括床体、移动底座,床体、移动底座之间设有升降平移机构;所述升降平移机构包括多根上连杆、多根下连杆,多根上连杆一端与床体铰接、另一端与中连杆铰接并构成多个联动的上平行四边形机构,多根下连杆一端与移动底座铰接、另一端与中连杆铰接并构成多个联动的下平行四边形机构;第一液压缸一端与上平行四边形机构铰接、另一端与床体固定连接;第二液压缸一端与上平行四边形机构铰接、另一端与移动底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方便患者转移的医用床,通过设置升降平移机构,可提高工作效率。

A Medical Bed for Convenient Transfer of Pati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方便患者转移的医用床
本技术涉及医用床,尤其是一种可方便患者转移的医用床。
技术介绍
现有的医用床一般设有可升降结构,但主要用于将患者或产妇由卧床状态调整为坐态。而对于待产妇而言,在阵痛发作时,还需要从医用床上转移到移动的担架床上,再由担架床转移到手术室的手术台上。但是由于各个床体之间存在一定的高度差,在多次转移过程中需要产妇坐起、然后自行移动或依靠医护人员协助转移到担架床或手术台上,这对于大腹便便的待产妇而言增加了痛苦,也给医生带来了很大的劳动强度。另外对于某些术后需要转移的患者而言,即使采用过床板,也需要先将患者转移到过床板上,再将过床板及患者整体抬到担架床上或另一张床上,再将过床板抽出,这样会使得患者伤口撕裂,不利于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方便患者转移的医用床,能够方便产妇或其他需要转移的患者进行快速转移,且减少不必要的疼痛,并降低劳动强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方便患者转移的医用床,包括床体、移动底座,床体、移动底座之间设有升降平移机构;所述升降平移机构包括多根上连杆、多根下连杆,多根上连杆一端与床体铰接、另一端与中连杆铰接并构成多个联动的上平行四边形机构,多根下连杆一端与移动底座铰接、另一端与中连杆铰接并构成多个联动的下平行四边形机构;第一液压缸一端与上平行四边形机构铰接、另一端与床体固定连接;第二液压缸一端与上平行四边形机构铰接、另一端与移动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床体左右铰接有升降护栏,升降护栏包括多根侧连杆,侧连杆一端与床体铰接、另一端与横梁铰接,横梁前后铰接有锁紧杆,锁紧杆插入到床体上的锁套内卡紧。所述锁紧杆包括套筒,套筒上端与横梁铰接,套筒下部设有导向孔,螺杆与套筒滑动配合连接;所述锁套包括下筒部、锥筒部及上筒部,其中下筒部直径大于上筒部直径,锥筒部上下端分别与上筒部、下筒部过渡连接成一体;所述锥筒部内设有锥头,锥头由多个瓣块构成,当瓣块闭合时构成椎体且椎体中心为螺纹孔,螺杆下端插入到锁套内后与椎体中心的螺纹孔螺纹配合连接。本技术一种可方便患者转移的医用床,通过设置床体、移动底座,床体、移动底座之间通过升降平移机构连接,升降平移机构由液压缸驱动。这样可使得床体进行升降并左右移动,可快速实现该床体与不同高度的平台进行快速的对接,这样可方便直接将患者进行整体的转移,不用患者坐起或进行其他动作,可减少疼痛或伤口撕裂,同时,对于医护人员而言,由于有床体支撑,转移时只需要轻轻挪动患者,而不需要整体搬动,减少劳动强度。另外,由于上平行四边形机构和下平行四边形机构向一侧移动时,升降相反,这样可使得调节更加灵活、方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升降护栏的锁紧机构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床体升降平移状态简图(第一液压缸初始状态)。图7为本技术中床体升降平移状态简图(第一液压缸一次收缩)。图8为本技术中床体升降平移状态简图(第一液压缸二次收缩)。图9为本技术中床体搭接在担架床上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中床体抽离后的示意图。图中:床体1,移动底座2,升降平移机构3,上连杆4,下连杆5,中连杆6,第一液压缸7,第二液压缸8,升降护栏9,侧连杆10,横梁11,锁紧杆12,套筒13,螺纹孔14,螺杆15,锁套16,下筒部17,锥筒部18,上筒部19,锥头20,瓣块21,担架床22,人23。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一种可方便患者转移的医用床,包括床体1、移动底座2。床体1采用现有最常规的床体结构可有床框架和床板构成,在床框架前后左右设置护栏。不同于现有妇产床的是,床体1通过床头床尾的升降平移机构3与移动底座2连接,移动底座2为平板结构或框架结构,在移动底座2底端安装有带刹车的万向轮,可方便移动或固定。具体地,升降平移机构3包括多根上连杆4、多根下连杆5,多根上连杆4一端与床体1铰接、另一端与中连杆6铰接并构成多个联动的上平行四边形机构,当一根上连杆4发生转动时,其他上连杆4发生联动,产生相同动作,这样可使得床体1进行平移式升降。为了实现床体1可控动作,最右侧的一根上连杆4与第一液压缸7活塞杆铰接,第一液压缸7另一端与床体1铰接。而多根下连杆5一端与移动底座2铰接、另一端与中连杆6铰接并构成多个联动的下平行四边形机构,当一根下连杆5发生转动时,其他上连杆5发生联动,产生相同动作,这样可使得床体1进行平移式升降。为了实现床体1可控动作,最右侧的一根下连杆5与第二液压缸8活塞杆铰接,第二液压缸8另一端与移动底座2铰接。第一液压缸7、第二液压缸8通过对应的油路与移动底座2上的油箱连接,并通过油泵带动。如图6-8所示,工作时,当床头床尾的两第一液压缸7同时缩回时,可使得床体1向左平移并逐渐降低。当两第一液压缸7同时伸出时,可使得床体1向右平移并逐渐升起。如图3-4所示,当床头床尾的两第二液压缸8同时伸出时,可使得床体1、上平行四边形机构组成的整体向左平移并逐渐升高。当两第二液压缸8单独缩回时,可使得床体1、上平行四边形机构组成的整体向右平移并逐渐降低。而二者同时作用可使得床体1进行不同的升降、平移。如图3-4所示,例如当需要从产妇床上将待产的产妇转移到担架床22上时,可使单独使第二液压缸8适当伸出,使得床体1落到担架床上方,然后使得第一液压缸7缩回,使得床体1落到担架床上。然后通过移动整个装置,调整床体1与担架床22之间的搭接宽度,使得患者位于床体1上搭接部上方,医护人员轻微托住患者,然后移动整个装置,使得床体1脱离担架床,然后医护人员慢慢抽出双臂即可使患者落到担架床上,对于术后患者的转移而言,该医护床起到了过床板的作用,既方便医护人员操作,减少抬动转移的劳动强度,同时术后患者只需要进行整体式轻微平移,这样可减少抬运时动作不协调导致伤口撕裂的疼痛感。另外,为了方便快速转移,床体1左右的护栏为升降护栏9。升降护栏9包括多根侧连杆10,侧连杆10一端与床体1铰接、另一端与横梁11铰接。这样横梁11、床体1及侧连杆10则构成活动的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可折叠向下也可立起成护栏。为了实现安全防护,横梁11前后铰接有锁紧杆12,锁紧杆12插入到床体1上的锁套16内卡紧,这样避免患者睡觉时掉落。当需要转移时,将锁紧杆12从锁套16中脱离出来,这样可将升降护栏9整体折叠并低于床体1上端面。所述锁紧杆12包括套筒13,套筒13上端与横梁11铰接,这样套筒13可绕横梁11转动。而套筒13下部内设有导向孔14,导向孔14包括上部的大直径滑孔和下部小直径的限位孔,这样,螺杆15上部的T型光滑部可与套筒13滑动配合连接,这样可使得螺杆15与套筒13构成的整体可进行伸缩。所述锁套16包括下筒部17、锥筒部18及上筒部19,其中,下筒部17、上筒部19均为圆柱状的空心结构且下筒部17直径大于上筒部19直径,锥筒部18上下端分别与上筒部19、下筒部17过渡连接成一体。下筒部17焊接在床体1上,下筒部17与锥筒部18下端制成一体,上筒部19与锥筒部18上端制成一体,且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方便患者转移的医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1)、移动底座(2),床体(1)、移动底座(2)之间设有升降平移机构(3);所述升降平移机构(3)包括多根上连杆(4)、多根下连杆(5),多根上连杆(4)一端与床体(1)铰接、另一端与中连杆(6)铰接并构成多个联动的上平行四边形机构,多根下连杆(5)一端与移动底座(2)铰接、另一端与中连杆(6)铰接并构成多个联动的下平行四边形机构;第一液压缸(7) 一端与上平行四边形机构铰接、另一端与床体(1)连接;第二液压缸(8)一端与上平行四边形机构铰接、另一端与移动底座(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方便患者转移的医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1)、移动底座(2),床体(1)、移动底座(2)之间设有升降平移机构(3);所述升降平移机构(3)包括多根上连杆(4)、多根下连杆(5),多根上连杆(4)一端与床体(1)铰接、另一端与中连杆(6)铰接并构成多个联动的上平行四边形机构,多根下连杆(5)一端与移动底座(2)铰接、另一端与中连杆(6)铰接并构成多个联动的下平行四边形机构;第一液压缸(7)一端与上平行四边形机构铰接、另一端与床体(1)连接;第二液压缸(8)一端与上平行四边形机构铰接、另一端与移动底座(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方便患者转移的医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左右铰接有升降护栏(9),升降护栏(9)包括多根侧连杆(10),侧连杆(10)一端与床体(1)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春林冯松胡双尹静余国萍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