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升降平移的医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8744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2:34
一种可升降平移的医用床,包括床架,床架首尾设有丝杆安装座,丝杆安装座内前后通过轴承安装有丝杆,丝杆伸出丝杆安装座外与电机连接;所述丝杆上螺纹连接有滑座,滑座与丝杆安装座滑动连接;滑座上端铰接有多根支撑杆,多根支撑杆另一端与床体铰接,所述床体上一端设有液压缸,液压缸另一端的活塞杆与支撑杆中间部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升降平移的医用床,可提高患者转移的工作效率。

A Lifting and Translating Medical 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升降平移的医用床
本技术涉及医用床,尤其是一种可升降平移的医用床。
技术介绍
现有的医用床一般设有可升降结构,但主要用于将患者由卧床状态调整为坐态。医用床无法整体升降移动,而对于某些术后患者或剖腹产妇女、待产妇女而言,需要进行转移,从医用床转移到移动的担架床或从担架床转移到医用床上。但由于存在高度差时一般采用过床板或人抬,这样会导致医护人员劳动强度增大,同时增大患者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升降平移的医用床,能够进行平移、升降,方便患者转移。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升降平移的医用床,包括床架,床架首尾设有丝杆安装座,丝杆安装座内前后通过轴承安装有丝杆,丝杆伸出丝杆安装座外与电机连接;所述丝杆上螺纹连接有滑座,滑座与丝杆安装座滑动连接;滑座上端铰接有多根支撑杆,多根支撑杆另一端与床体铰接,所述床体上一端设有液压缸,液压缸另一端的活塞杆与支撑杆中间部铰接。两丝杆安装座相对一侧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设有T型支撑板,T型支撑板左右分别铰接有U型支撑。所述滑座包括座体,座体一侧通过卡块插入到丝杆安装座的卡槽内,座体下端的滑轮设置在丝杆安装座的底槽内。本技术一种可升降平移的医用床,通过在床头床尾设置滚珠丝杠机构,滚珠丝杠机构可带动床体向一侧移动,然后通过液压缸的伸缩可单独完成床体的升降,这样可实现床体的平移、升降,从而可将床体与担架床或其他指定平台进行有效的搭接,这样床体可充当过床板的作用,转移患者非常方便,实现患者有效过床,减少转移时的痛苦及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滑座与丝杆安装座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滑座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T型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床体的第一状态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床体的第二状态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中床体的第三状态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中床体移动到担架床上的示意图(充当过床板的作用)。图中:床架1,丝杆安装座2,丝杆3,滑座4,座体4-1,卡块4-2,滑轮4-3,支撑杆5,床体6,液压缸7,电机8,滑槽9,T型支撑板10,U型支撑11,担架床12。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一种可升降平移的医用床,包括床架1,床架1主要为四根床腿,床腿顶端通过四边形的支撑框架(图中未画出)进行固定,由此构成床板支撑结构。不同于现有普通的床板直接铺设。本装置在床架1首尾(床头床尾)固定安装有丝杆安装座2,丝杆安装座2的宽度与普通床宽一致,在丝杆安装座2内沿长度方向开有槽口,丝杆3设置在槽口内且首尾端通过轴承与丝杆安装座2连接,这样丝杆3可实现自由转动,而丝杆3伸出丝杆安装座2外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电机8,电机8通过电机座(未画出)固定在床架1上。通过电机8可带动丝杆3主动转动。而丝杆3上螺纹连接有滑座4。滑座4包括座体4-1,座体4-1一侧通过卡块4-2插入到丝杆安装座2的卡槽内并进行间隙配合,通过卡块可起到定位作用,而座体4-1下端通过滑轮4-3设置在丝杆安装座2的底槽内。当丝杆3转动时,与丝杆3螺纹连接的滑座4沿丝杆安装座2前后滑动,通过设置的滚轮可将该滑动方式转化为滚动,减少摩擦。而滑座4可为一个或多个,本申请中为3个。每个滑座4上铰接有多根支撑杆5,本申请中为2根。每根支撑杆5另一端与床体6铰接,这样可构成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当一根连杆发生转动时,其他连杆发生联动,产生相同动作,这样可使得床体6进行平移式升降。为了实现床体6可控动作,在床体6上一端铰接液压缸7,液压缸7另一端的活塞杆与支撑杆5中间部铰接。由支撑杆5、床体6及液压缸7构成了稳定的三角形,在液压缸7未动作时保持稳定。当液压缸7发生伸缩时,床体6进行平移并产生高度变化。如图7-8所示,当液压缸7逐渐缩回时,床体6逐渐下降并向左产生平移。而当液压缸7逐渐伸出时,床体6逐渐升高并向右平移。本申请中床架1下方安装有油泵、油箱,油泵、油箱通过相关的油路、油路上的电磁阀等组成的油路系统进行对液压缸7的控制调节。这里两液压缸7的启动及两电机的启动均同时动作。当需要转移患者时,例如待产妇或已经进行剖腹产手术的产妇或其他术后患者,可通过控制开关启动电机8,两电机8同时通电动作,丝杆3带动滑座4同时进行移动。这样以滑座、支撑杆及床体构成的整体则可整体向一侧移动,在此过程中,可配合启动液压缸7,调节床体6的高度,最终使得床体搁置在担架床12上(靠边一点)或指定的地点。然后启动电机8的反动按钮,使得电机8反向转动,从而使床体6反向水平移动离开担架床,医护人员轻微托住患者,带床体6离开担架床后慢慢抽出双臂即可使患者落到担架床上,这样对于大腹便便的待产妇的转移而言,待产妇不用再坐起然后移动,减少不便;对于术后患者的转移而言,处于同一平面,既方便医护人员操作,减少抬动转移的劳动强度,同时该医护床起到了过床板的作用,术后患者只需要进行整体式轻微平移,这样可减少抬运时动作不协调导致伤口撕裂的疼痛感。另外在两丝杆安装座2相对一侧设有U型滑槽9,U型滑槽9内滑动设有T型支撑板10,T型支撑板10左右分别铰接有U型支撑11。当术后患者需要家属陪护时,可拉出T型支撑板10,然后将U型支撑11翻转到竖直状态,落地进行支撑,这样可构成简单的床板结构,在T型支撑板10上铺上棉絮即可作为陪护床使用,这样可节省占地面积,方便陪护家属休息。当不需要使用时,可再次翻转U型支撑11,使得U型支撑11的两条腿离地,然后将T型支撑板10滑入到U型滑槽9内,保持T型支撑板10位于床体6下方。当床体6下降到最低位置时,作为普通病床使用,此时床体6下底面与T型支撑板10接触,由T型支撑板10进行支撑,进行加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升降平移的医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1),床架(1)首尾设有丝杆安装座(2),丝杆安装座(2)内前后通过轴承安装有丝杆(3),丝杆(3)伸出丝杆安装座(2)外与电机(8)连接;所述丝杆(3)上螺纹连接有滑座(4),滑座(4)与丝杆安装座(2)滑动连接;滑座(4)上端铰接有多根支撑杆(5),多根支撑杆(5)另一端与床体(6)铰接,所述床体(6)上一端设有液压缸(7),液压缸(7)另一端的活塞杆与支撑杆(5)中间部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升降平移的医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1),床架(1)首尾设有丝杆安装座(2),丝杆安装座(2)内前后通过轴承安装有丝杆(3),丝杆(3)伸出丝杆安装座(2)外与电机(8)连接;所述丝杆(3)上螺纹连接有滑座(4),滑座(4)与丝杆安装座(2)滑动连接;滑座(4)上端铰接有多根支撑杆(5),多根支撑杆(5)另一端与床体(6)铰接,所述床体(6)上一端设有液压缸(7),液压缸(7)另一端的活塞杆与支撑杆(5)中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玲玲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