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用管板与联箱的焊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987357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用管板与联箱的焊接方法,所述管板为第一锻环,所述联箱为第二锻环,包括如下步骤:1)分别于所述第一锻环和第二锻环上加工坡口;2)装配第一锻环和第二锻环,实现坡口对中;3)向装配好的第一锻环和第二锻环的外表面通惰性气体;4)自所述第一锻环和第二锻环之间的焊缝底部沿焊缝依次按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焊至焊缝顶部,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反;5)于步骤4)所得焊缝上继续进行焊接至焊满整个坡口。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能够有效解决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管板与联箱因背面空间狭小而难以施焊的问题,避免了焊接过程出现的焊不透、焊穿孔等问题,提高了焊接质量且焊接效果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用管板与联箱的焊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焊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用管板与联箱的焊接方法。
技术介绍
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由于具有独特的空间布管形式以及双管板的结构,因此其制备方法区别于传统的压水堆,特别对于高温气冷堆出口端的管板与联箱,其外侧空间狭小,无法通过普遍的加工双侧坡口进行施焊,因此其焊接难度很高,加之,高温气冷堆出口端处于高温高压的环境中,因此对锻环之间对接焊缝的焊接质量要求格外严格。因此,急需提供一种管板与联箱的焊接方法,能够有效解决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管板与联箱难以施焊且焊接质量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焊接方法,能够有效解决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管板与联箱难以施焊的问题,且能够满足高温气冷堆对于焊接质量的要求。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通过控制坡口尺寸、装配间隙、错边量以及调整焊接方法,解决了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管板与联箱难以焊接的问题,避免了焊接过程中出现的焊不透、焊穿孔等现象,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系列方法参数进行焊接,有效实现了管板与联箱的单面焊双面成型,完全能够满足高温气冷堆对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用管板与联箱的焊接方法,所述管板为第一锻环,所述联箱为第二锻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分别于所述第一锻环和第二锻环上加工坡口,所述坡口的钝边厚度不大于2mm,所述坡口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6.5,所述坡口面角度不大于3.5度;2)装配第一锻环和第二锻环实现坡口对中,形成焊缝;3)向装配好的第一锻环和第二锻环的外表面通惰性气体;4)自所述第一锻环和第二锻环之间的焊缝底部沿焊缝按第一方向焊至焊缝顶部;然后自所述第一锻环和第二锻环之间的焊缝底部沿焊缝按第二方向焊至焊缝顶部,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反;5)于步骤4)所得焊缝上继续进行焊接至焊满整个坡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用管板与联箱的焊接方法,所述管板为第一锻环,所述联箱为第二锻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分别于所述第一锻环和第二锻环上加工坡口,所述坡口的钝边厚度不大于2mm,所述坡口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6.5,所述坡口面角度不大于3.5度;2)装配第一锻环和第二锻环实现坡口对中,形成焊缝;3)向装配好的第一锻环和第二锻环的外表面通惰性气体;4)自所述第一锻环和第二锻环之间的焊缝底部沿焊缝按第一方向焊至焊缝顶部;然后自所述第一锻环和第二锻环之间的焊缝底部沿焊缝按第二方向焊至焊缝顶部,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反;5)于步骤4)所得焊缝上继续进行焊接至焊满整个坡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用管板与联箱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自所述第一锻环和第二锻环间焊缝底部沿焊缝按第一方向和/或第二方向焊至四分之一锻环的过程中,峰值电流为100~200A,基值电流为40~100A,电弧电压为5~15V,峰值送丝速度为800~2000mm/min,基值送丝速度为700~1800mm/min,焊接速度为50~100mm/min;按第一方向和/或第二方向自四分之一锻环焊至焊缝顶部的过程中,峰值电流为150~280A,基值电流为60~150A,电弧电压为5~15V,峰值送丝速度为800~1800mm/min,基值送丝速度为700~1500mm/min,焊接速度为50~10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艳红张茂龙盛旭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