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壁机底座及设有其的破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8420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破壁机底座及设有其的破壁机,破壁机底座包括底座主体及侧壁加热结构,底座主体包括底座底壁及底座侧壁,底座侧壁由底座底壁边缘朝同一方向延伸形成,底座侧壁环绕底座底壁的外周,并与底座底壁共同形成一端开口的安装腔,侧壁加热结构嵌设于底座侧壁内。上述破壁机底座,由于底座侧壁内设有侧壁加热结构,因此具有较大的较热面接,可对收容于安装腔内的搅拌杯体进行大面积的均匀加热,提高了加热速度。而且,由于搅拌杯体被包裹于破壁机底座内,因此提高了搅拌杯体与破壁机底座的连接稳定性,同时减少噪音外溢。

Base of wall breaker and wall breaker with 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破壁机底座及设有其的破壁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厨房电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破壁机底座及设有其的破壁机。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破壁机作为一种集合了榨汁机、豆浆机、料理机等一系列产品的功能,通过超高转速(22000转/分以上)破碎食材的料理机器,逐渐受到了人们的洗喜爱。破壁机的用途广泛,即可处理蔬菜水果、坚果谷物等普通食材,也可处理骨头、冰块等坚硬的食材。破壁机主要是通过电机带动搅拌刀快速的转动,将搅拌杯中放入的各种食物(蔬菜、肉类、面粉、果豆)切碎、打烂、搅拌到合适的程度,并可对搅拌后的食物进行加热。但是,目前的破壁机采用在底部设置加热盘的方式对食材进行加热,因此加热不均匀,杯体的底部温度过高而容易糊底,且加热速度较慢,从而影响了破壁机的工作效率,影响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破壁机加热不均匀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均匀加热食材的破壁机底座及设有其的破壁机。一种破壁机底座,所述破壁机底座包括底座主体及侧壁加热结构,所述底座主体包括底座底壁及底座侧壁,所述底座侧壁由所述底座底壁边缘朝同一方向延伸形成,所述底座侧壁环绕所述底座底壁的外周,并与所述底座底壁共同形成一端开口的安装腔,所述侧壁加热结构嵌设于所述底座侧壁内。上述破壁机底座,由于底座侧壁内设有侧壁加热结构,因此具有较大的较热面接,可对收容于安装腔内的搅拌杯体进行大面积的均匀加热,提高了加热速度。而且,由于搅拌杯体被包裹于破壁机底座内,因此提高了搅拌杯体与破壁机底座的连接稳定性,同时减少噪音外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壁加热结构自所述底座侧壁连接于所述底座底壁一端延伸至所述底座侧壁远离所述底座底壁一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壁加热结构绕所述安装腔的中心轴线螺旋延伸。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破壁机底座还包括防撞结构,所述防撞结构设于所述底座侧壁朝向所述安装腔一侧并突伸于所述安装腔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撞结构包括多个防撞件,多个所述防撞件沿周向间隔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撞件可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可恢复的弹性形变。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破壁机底座还包括底部加热结构,所述底部加热结构安装于所述底座底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破壁机底座还包括搅拌驱动结构,所述搅拌驱动结构安装于所述底座底壁并伸入所述安装腔内。一种破壁机,包括上述的破壁机底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破壁机还包括搅拌杯,所述搅拌杯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破壁机底座且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安装腔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破壁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破壁机的破壁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破壁机的搅拌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破壁机100,用于搅拌、粉碎及加热食材。破壁机100包括破壁机底座20及可拆卸地安装于破壁机底座20的搅拌杯40。其中,搅拌杯40用于容纳食材,当搅拌杯40安装于破壁机底座20时,破壁机底座20可固定搅拌杯40并为搅拌杯40提供搅拌食材的动力,且可加热搅拌杯40以提高食材的温度。具体地,破壁机底座20包括底座主体21、搅拌驱动结构23、底部加热结构以及侧壁加热结构25。底座主体21呈筒状结构,包括一体设置的底座底壁212及底座侧壁214。其中,底座底壁212呈柱状结构,底座侧壁214由底座底壁212边缘朝同一方向延伸形成,底座侧壁214环绕底座底壁212的外周并与底座底壁212共同形成一端开口的安装腔216,搅拌杯40可自安装腔216的开口端放入安装腔216内。可以理解,底座底壁212的形状不限,可根据需要设置,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底壁212可呈塔型、正方体等结构。如此,底座主体21包裹搅拌杯40,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搅拌杯40仅底部固定于底座上,本申请中的破壁机底座20与搅拌杯40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从而使搅拌杯40的装配更加牢固,同时可减少破壁机100工作过程中的噪音外溢,从而降低破壁机100的工作噪音。搅拌驱动结构23安装于底座底壁212,包括搅拌电机232及传动组件234,搅拌电机232包括电机主体及连接于电机主体的电机输出轴。具体地,电机主体收容于底座底壁212内部,电机输出轴穿过底座底壁212伸入安装腔216内,传动组件234安装于输出轴上并可在输出轴的驱动下输出扭矩。如此,当搅拌杯40安装于底座主体21时,传动组件234可将扭矩传递至搅拌杯40以粉碎搅拌杯40内的食材。可以理解,搅拌驱动结构23的构造不限于此,可根据需要设置。底部加热结构(图未示)安装于底座底壁212,底部加热结构可产生热量以加热安装腔216内的搅拌杯40的底部,进而加热搅拌杯40内的食材。具体在一实施例中,底部加热结构包括可发热的加热板,加热板嵌设于底座底壁212靠近安全腔一侧。当搅拌杯40收容于安装腔216内时,搅拌杯40的底壁与加热板接触以获取加热板散热的热量。侧壁加热结构25嵌设于底座侧壁214内,且自底座侧壁214连接于底座底壁212一端延伸至底座侧壁214远离底座底壁212一端。具体在一些实施例中,侧壁加热结构25绕安装腔216的中心轴线螺旋延伸,从而可对位于安装腔216内的搅拌杯40的侧壁进行包裹式加热。更具体地,侧壁加热结构25为发热丝或电磁线圈,从而在电流的作用下产生热量。可以理解,侧壁加热结构25的具体构造不限于此,也可根据需要设置为其它发热组件。如此,破壁机底座20具有较大的发热面积,可同时对搅拌杯40的底部与侧壁进行包裹式加热,从而提高了加热均匀性,在减少了加热时间、提升破壁机100的工作效率的同时,避免搅拌杯40的底部温度过高而导致糊底等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破壁机底座20还包括防撞结构27,防撞结构27设于底座侧壁214朝向安装腔216一侧并突伸于安装腔216。如此,防撞结构27填充了搅拌杯40与底座侧壁214之间的间隙,增加了搅拌杯40的稳定性,减少了搅拌杯40在搅拌过程中的晃动,同时有效减少了搅拌杯40与破壁机底座20之间连接处产生的噪音。具体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撞结构27包括多个防撞件,多个防撞件沿周向间隔设置,且防撞件由弹性材料形成,可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可恢复的弹性形变,从而在破壁机100工作过程中自动调整搅拌杯40与底座侧壁214之间的距离。具体在一实施例中,防撞件由硅胶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破壁机底座(20),其特征在于,所述破壁机底座(20)包括底座主体(21)及侧壁加热结构(25),所述底座主体(21)包括底座底壁(212)及底座侧壁(214),所述底座侧壁(214)由所述底座底壁(212)边缘朝同一方向延伸形成,所述底座侧壁(214)环绕所述底座底壁(212)的外周,并与所述底座底壁(212)共同形成一端开口的安装腔(216),所述侧壁加热结构(25)嵌设于所述底座侧壁(214)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破壁机底座(20),其特征在于,所述破壁机底座(20)包括底座主体(21)及侧壁加热结构(25),所述底座主体(21)包括底座底壁(212)及底座侧壁(214),所述底座侧壁(214)由所述底座底壁(212)边缘朝同一方向延伸形成,所述底座侧壁(214)环绕所述底座底壁(212)的外周,并与所述底座底壁(212)共同形成一端开口的安装腔(216),所述侧壁加热结构(25)嵌设于所述底座侧壁(214)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壁机底座(20),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加热结构(25)自所述底座侧壁(214)连接于所述底座底壁(212)一端延伸至所述底座侧壁(214)远离所述底座底壁(212)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破壁机底座(20),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加热结构(25)绕所述安装腔(216)的中心轴线螺旋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壁机底座(20),其特征在于,所述破壁机底座(20)还包括防撞结构(27),所述防撞结构(27)设于所述底座侧壁(214)朝向所述安装腔(2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鸿诚杨琦齐浩然曾炜娴朱露罗伟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