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热水壶加热底盘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98414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热水壶加热底盘及其制造方法,电热水壶加热底盘包括不锈钢壶底和加热管,加热管具有两个电源连接端,其中,所述不锈钢壶底的下端面上设有向内凹陷的加热管安装槽,所述加热管安装槽与所述加热管的形状一致,所述加热管固定安装在所述加热管安装槽中,与所述不锈钢壶底的下端面齐平,所述加热底盘还包括金属导热涂层,所述金属导热涂层采用冷喷涂工艺喷涂在所述电源连接端以外的加热管部分和所述下端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加热管嵌入不锈钢壶底中并喷涂一层金属导热层,使得加热管产生的热量都能够传递到不锈钢壶底,大大提升了加热底盘的传热效率,提高了能效水平,并且不锈钢壶底受热均匀,大大降低了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热水壶加热底盘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厨具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热水壶加热底盘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水壶是日常生活必备的电器之一,近几年电热水壶使用越来越广泛,相比起饮水机,其具有烧水速度快、温度高的优点。目前电热水壶均采用不锈钢壶底,不锈钢壶底的上端面直接盛装水,不锈钢壶底的下端面焊接一圈加热管,通过加热管的两个电源连接端连接PCB组件,PCB组件控制供电电源的通断,通过加热管的发热以及不锈钢壶底传热,将电加热壶中的水烧开。虽然使用非常方便,但是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加热管是焊接在不锈钢壶底的下端面上,焊接处容易出现生锈;2、不锈钢壶底接触加热管的部位往往温度较高,使得该部位的水温度上升比较快,进而产生较大的噪音;3、由于加热管只有一个面接触不锈钢壶底,其它面的热量白白浪费,因此其传热效率较低,造成整个电热水壶的能效水平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电热水壶加热底盘及其制造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热水壶加热底盘,包括不锈钢壶底和加热管,加热管具有两个电源连接端,其中,所述不锈钢壶底的下端面上设有向内凹陷的加热管安装槽,所述加热管安装槽与所述加热管的形状一致,所述加热管固定安装在所述加热管安装槽中,与所述不锈钢壶底的下端面齐平,所述加热底盘还包括金属导热涂层,所述金属导热涂层采用冷喷涂工艺喷涂在所述电源连接端以外的加热管部分和所述下端面上。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盘还包括陶瓷隔热层,所述陶瓷隔热层包覆在所述金属导热层上。更进一步地,所述陶瓷隔热层采用等离子喷涂工艺喷涂在所述金属导热层上。更进一步地,所述陶瓷隔热层为氧化铝、氧化镉或氧化锆。更进一步地,所述陶瓷隔热层的厚度为0.3至0.5毫米。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导热涂层为铝涂层。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导热涂层的厚度为1-2毫米。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管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管胶粘在所述加热管安装槽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热水壶加热底盘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S1.提供不锈钢壶底和加热管,加热管具有两个电源连接端;S2.在不锈钢壶底的下端面上加工出与加热管形状一致的加热管安装槽;S3.将加热管通过高温胶水固定安装在加热管安装槽中;S4.采用冷喷涂工艺在所述电源连接端以外的加热管部分和所述下端面上喷涂金属导热涂层;S5.采用等离子喷涂工艺在金属导热涂层上喷涂陶瓷隔热层。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加热管嵌入不锈钢壶底中并喷涂一层金属导热层,使得加热管产生的热量都能够传递到不锈钢壶底,大大提升了加热底盘的传热效率,提高了能效水平,并且不锈钢壶底受热均匀,大大降低了噪声。附图说明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专利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电热水壶加热底盘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电热水壶加热底盘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电热水壶加热底盘1。电热水壶加热底盘1可包括不锈钢壶底10、加热管20和金属导热涂层30,加热管20具有两个电源连接端。不锈钢壶底10的下端面上设有向内凹陷的加热管安装槽110。加热管安装槽110可以通过冲压形成。加热管安装槽110与加热管20的形状一致。加热管20的形状为市场上常见的,例如单环形、多环形、U形或W形等。加热管20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矩形或梯形等。优选地,加热管20的横截面为梯形。加热管20固定安装(例如用高温胶水胶粘)在加热管安装槽110中,与不锈钢壶底10的下端面齐平。由于加热管20不是焊接在不锈钢壶底10上的,因此不会有生锈问题。金属导热涂层30采用冷喷涂工艺喷涂在所述电源连接端以外的加热管部分和不锈钢壶底10的下端面上。因此,加热管20产生的热量都能够传递到不锈钢壶底10,大大提升了加热底盘1的传热效率,提高了能效水平,并且不锈钢壶底10受热均匀,大大降低了噪声。优选地,金属导热涂层30为铝涂层。铝一方面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另一方面成本较低。金属导热涂层30的厚度为1-2毫米。为了进一步提高加热管20的传热效率,电热水壶加热底盘1还可包括陶瓷隔热层40,所述陶瓷隔热层40包覆在金属导热层30上,以避免加热管20产生的热量向外散发。陶瓷隔热层40可以是氧化铝、氧化镉或氧化锆等。陶瓷隔热层40可以采用等离子喷涂工艺喷涂在金属导热层30上。优选地,等离子喷涂工艺为真空等离子喷涂工艺。优选地,陶瓷隔热层的厚度为0.3至0.5毫米。参照图2,描述一种电热水壶加热底盘的制造方法,可包括以下过程:S1.提供不锈钢壶底和加热管,加热管具有两个电源连接端。不锈钢壶底和加热管的结构及其制造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这里不再描述。S2.在不锈钢壶底的下端面上加工(例如冲压)出与加热管形状一致的加热管安装槽;S3.将加热管固定安装(例如用高温胶水胶粘)在加热管安装槽中,使得其与不锈钢壶底的下端面齐平。S4.采用冷喷涂工艺在电源连接端以外的加热管部分和不锈钢壶底的下端面上喷涂金属导热涂层。优选地,金属导热涂层为铝涂层。铝一方面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另一方面成本较低。金属导热涂层的厚度为1-2毫米。S5.采用等离子喷涂工艺在金属导热涂层上喷涂陶瓷隔热层。在某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不喷涂陶瓷隔热层。陶瓷隔热层可以是氧化铝、氧化镉或氧化锆等,厚度为0.3至0.5毫米。应该理解,上述的冷喷涂工艺和等离子喷涂工艺均为公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具体工艺参数。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专利技术,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专利技术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热水壶加热底盘,包括不锈钢壶底和加热管,加热管具有两个电源连接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壶底的下端面上设有向内凹陷的加热管安装槽,所述加热管安装槽与所述加热管的形状一致,所述加热管固定安装在所述加热管安装槽中,与所述不锈钢壶底的下端面齐平,所述加热底盘还包括金属导热涂层,所述金属导热涂层采用冷喷涂工艺喷涂在所述电源连接端以外的加热管部分和所述下端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热水壶加热底盘,包括不锈钢壶底和加热管,加热管具有两个电源连接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壶底的下端面上设有向内凹陷的加热管安装槽,所述加热管安装槽与所述加热管的形状一致,所述加热管固定安装在所述加热管安装槽中,与所述不锈钢壶底的下端面齐平,所述加热底盘还包括金属导热涂层,所述金属导热涂层采用冷喷涂工艺喷涂在所述电源连接端以外的加热管部分和所述下端面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水壶加热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底盘还包括陶瓷隔热层,所述陶瓷隔热层包覆在所述金属导热层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水壶加热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隔热层采用等离子喷涂工艺喷涂在所述金属导热层上。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水壶加热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隔热层为氧化铝、氧化镉或氧化锆。5.如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电热水壶加热底盘,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成有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佰顺兴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