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驱自走式播种施肥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8262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驱自走式播种施肥一体机,包括机架、驱动机构、播种机构和施肥机构;所述机架,包括前机架和后机架,前支架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有驱动机构、施肥机构和播种机构;所述的播种机构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种箱、排种器和排种腿;所述施肥机构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肥料箱、排肥器和施肥腿;所述的后机架上设置地轮,所述的前机架后端横向设置有横梁,后机架的前端两侧设置有纵向的调节纵梁,调节纵梁上设置有深度调节机构;播种深度和间距可调,且体积小、操作方便、省时省力,适合在实验室、地块较小和大型机械难以进入的地域使用。

An Electric Drive Self-propelled Sowing and Fertilizing Integrated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驱自走式播种施肥一体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耕种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电驱自走式播种施肥一体机。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农业生产已逐步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特别是在农作物耕种过程中,其播种机已经呈现出标准化、系列化。但是,在某些地区、某些作业区域,因其作业地块较小和所处的地理环境,现有的播种机进入困难,无法进行正常的作业。特别是在某些科研单位在进行育种实验时,需要轻小型自走式播种机来辅助实验正常进行,现有的小型播种施肥一体机设备是靠人力来推动作业,使用困难,并且播种深度调节是靠手动提起扶手来调节,操作困难且播种和施肥深度不精确,且这样的调节方式有的深有的浅,种子容易外露在地表或者埋入深度过深,对实验造成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研究一种播种深度调节精确、且可电力驱动的播种施肥一体机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设备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播种深度可调、体积小的电驱自走式播种施肥一体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设备存在的使用麻烦、体积大、播种深度调节不精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电驱自走式播种施肥一体机,包括机架、驱动机构、播种机构和施肥机构;所述机架,包括前机架和后机架,前支架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有驱动机构、施肥机构和播种机构;所述的播种机构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种箱、排种器和排种腿;所述施肥机构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肥料箱、排肥器和施肥腿;所述的后机架上设置地轮,所述的前机架后端横向设置有横梁,后机架的前端两侧设置有纵向的调节纵梁,调节纵梁上设置有深度调节机构,所述深度调节机构包括弧形靠板、限位板、转板、支座一和支座二,所述支座一固定在调节纵梁上,转板的下端通过销轴一铰接在支座一上,弧形靠板和支座二固定在横梁上构成铰接轴座,调节纵梁的前端通过销轴二铰接在铰接轴座上使前机架与后机架铰接在一起,调节纵梁靠在弧形靠板上,弧形靠板的后端通过销轴三与限位板上端铰接,限位板下端与转板的上端通过销轴四铰接在一起,限位板的上端垂直设置有挡板,当转板向上转动至极限位置时会被挡板挡死;所述弧形靠板上设置有调节座,调节座上开有倾斜向下的调节孔,调节孔内设置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末端压触在调节纵梁上;所述驱动机构为设置在前机架前端的电动驱动机构。进一步的,所述的排种器同轴设置在排种传动轴上;所述排种传动轴为可伸缩的,包括套装在中部排种器的固定轴和套装在两端部排种器上的伸缩滑套,伸缩滑套套装在固定轴上且可沿固定轴滑动来调节播种的间距,所述的伸缩滑套上开有螺孔,螺孔内套装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可将伸缩滑套锁死在固定轴上。进一步的,所述电动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前机架上驱动电机、传动箱、电源和驱动轮,驱动电机经传动箱与驱动轮传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后支架上铰接有倾斜向上的扶手架,扶手架的中部通过销轴铰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下端铰接在后支架上,支撑板的上部设置有多个销轴孔,销轴套装在销轴孔内。进一步的,所述扶手架的上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开关、转速调节器和转向控制器,所述开关、转速调节器和转向控制器与驱动电机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排肥腿和播种腿交叉间隔设置在横梁上。进一步的,所述的种箱与排种器对应设置有三个,种箱底部的出料口与排种器的进料口连接且连通,排种器出料口与排种腿的进料口连通构成单体排种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的弧形靠板上设置有显示播种深度的刻度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动力为电力驱动,使用方便,省时省力,且体积小,适合在实验室、地块较小和大型机械难以进入的地域使用。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操作简单,运输方便,并且在前机架和后机架之间设置了深度调节机构,能够可视化的显示播种的深度,可精度调节播种深度,同时本专利技术的播种间距也是可调的,可根据需要来调整播种的间距,同时本专利技术还可用于多种类作物间隔播种,适用范围广;播种腿和施肥腿间隔设置,在相邻的种行之间施肥,避免了废料和种子混合带来的烧种问题,结构合理,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设备存在的使用麻烦、体积大、播种深度调节不精确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另一个角度示意图。图3为图1的主视图。图4为图1的侧视图。图5为图1的俯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排种机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主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单体排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主视图。图10为图8的侧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施肥机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的主视图。图13为图11的侧视图。图14为图11的俯视图。图15为图2所示A处的放大图。图16为图3所示B处的放大图。图中标号:1为播种机构,101为种箱,102为排种腿,103为伸缩滑套,104为固定螺栓,105为排种输入轮,106为排种器,107为排种固定件,108为排种输出轮,109为固定轴,110为排种器转轮,111为排种传动轮,2为施肥机构,201为肥料箱,202为排肥器,203为排肥传动轴,204为排肥管,205为排肥固定件,206为排肥腿,207为排肥输入轮,3为深度调节机构,301为支座一,302为支座二,303为弧形靠板,304为限位板,305为挡板,306为转板,307为销轴一,308为销轴二,309为销轴三,310为销轴四,311为调节座,312为调节螺杆,4为驱动轮,5为地轮,6为控制器,7为扶手架,8为前机架,9为后机架,10为驱动电机,11为齿轮箱输入轮,12为地轮输出轮,13为地轮轮轴,14为齿轮箱,15为齿轮箱输出轮,16为传动箱,17为支撑板,81为横梁,91为调节纵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适合在实验室、地块较小和大型机械难以进入的地域使用的电驱自走式播种施肥一体机,该设备电力驱动,且体积小、运输方便、操作简单。如图1-4所示,一种电驱自走式播种施肥一体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前机架8和后机架9;前支架8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有电动驱动机构、施肥机构2和播种机构1,后机架9上设置有地轮5。所述电动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前机架8前端的驱动电机10、传动箱16、电源和驱动轮4,驱动电机10为双电机,驱动电机10经传动箱16与驱动轮4传动连接,前机架8上设置有电源箱,电源箱内安装有电源,电源与驱动电机10电线连接为驱动电机10供电,驱动电机10的转轴上套装有链轮,链轮通过链条与传动箱16的输入轮传动连接,驱动轮4的转轴上套装有驱动链轮,传动箱16的输出轮通过链条与驱动链轮传动连接构成电动驱动机构为播种施肥一体机提供前驱动力,驱动地轮5(负载)在地面上转动,地轮5的转动带动播种机构1和施肥机构2作业。所述的地轮5设置在后机架9的后端,地轮5的地轮轮轴13上套装地轮输出轮12,地轮输出轮12为链轮,后机架9上设置有齿轮箱14,地轮输出轮12通过链条与齿轮箱输入轮11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轮4为前驱主动轮,地轮5为后从动轮,驱动轮4带动地轮5转动,地轮输出轮12驱动齿轮箱,从而齿轮箱输出轮15转动为播种机构1提供动力。所述播种机构1,包括种箱101,种箱101的下部设置有三个排种器106,前支架8的后端横向设置有横梁81,横梁81上经排种固定件107固定有排种腿102,排种腿102与排种器106对应设置且排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驱自走式播种施肥一体机,包括机架、驱动机构、播种机构和施肥机构;所述机架,包括前机架和后机架,前支架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有驱动机构、施肥机构和播种机构;所述的播种机构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种箱、排种器和排种腿;所述施肥机构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肥料箱、排肥器和施肥腿;所述的后机架上设置地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机架后端横向设置有横梁,后机架的前端两侧设置有纵向的调节纵梁,调节纵梁上设置有深度调节机构,所述深度调节机构包括弧形靠板、限位板、转板、支座一和支座二,所述支座一固定在调节纵梁上,转板的下端通过销轴一铰接在支座一上,弧形靠板和支座二固定在横梁上构成铰接轴座,调节纵梁的前端通过销轴二铰接在铰接轴座上使前机架与后机架铰接在一起,调节纵梁靠在弧形靠板上,弧形靠板的后端通过销轴三与限位板上端铰接,限位板下端与转板的上端通过销轴四铰接在一起,限位板的上端垂直设置有挡板,当转板向上转动至极限位置时会被挡板挡死;所述弧形靠板上设置有调节座,调节座上开有倾斜向下的调节孔,调节孔内设置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末端压触在调节纵梁上;所述驱动机构为设置在前机架前端的电动驱动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驱自走式播种施肥一体机,包括机架、驱动机构、播种机构和施肥机构;所述机架,包括前机架和后机架,前支架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有驱动机构、施肥机构和播种机构;所述的播种机构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种箱、排种器和排种腿;所述施肥机构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肥料箱、排肥器和施肥腿;所述的后机架上设置地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机架后端横向设置有横梁,后机架的前端两侧设置有纵向的调节纵梁,调节纵梁上设置有深度调节机构,所述深度调节机构包括弧形靠板、限位板、转板、支座一和支座二,所述支座一固定在调节纵梁上,转板的下端通过销轴一铰接在支座一上,弧形靠板和支座二固定在横梁上构成铰接轴座,调节纵梁的前端通过销轴二铰接在铰接轴座上使前机架与后机架铰接在一起,调节纵梁靠在弧形靠板上,弧形靠板的后端通过销轴三与限位板上端铰接,限位板下端与转板的上端通过销轴四铰接在一起,限位板的上端垂直设置有挡板,当转板向上转动至极限位置时会被挡板挡死;所述弧形靠板上设置有调节座,调节座上开有倾斜向下的调节孔,调节孔内设置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末端压触在调节纵梁上;所述驱动机构为设置在前机架前端的电动驱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自走式播种施肥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种器同轴设置在排种传动轴上;所述排种传动轴为可伸缩的,包括套装在中部排种器的固定轴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赫张志张开飞程上上赵弋秋张亚辉尚增强牛潇潇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