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扬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8242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微型扬声器,包括音圈以及盆架,音圈位于盆架内,还包括副膜和补强件,补强件粘接于音圈的一侧端面上,副膜靠近音圈的内端粘接于补强件上,副膜远离音圈的外端粘接于盆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补强件粘接在音圈的一侧端面上,通过副膜粘接于补强件上,能更好的拉住音圈,抑制振动组件x/y平面抖动,减小杂音和断线的概率,能够很好的提高微型扬声器的音效;通过设置在音圈与副膜之间的补强件来加强副膜内端的刚性,避免扬声器长期工作后副膜与音圈脱胶。

Micro Spea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型扬声器
本技术涉及发声器件领域,特别涉及微型扬声器。
技术介绍
目前移动终端使用的扬声器、受话器多为动圈式扬声器,动圈式扬声器或受话器的音圈通常悬挂在由磁铁和华司、磁碗组成的磁路间隙内。当前动圈式扬声器通常因结构因素和组装因素导致音圈振动时会有x/y平面抖动,x/y平面是指振动组件振动方向的法向平面,特别是因为音圈单边有悬空引线,另一边没有,导致拉力不均衡;或者振膜、球顶及音圈粘接组装时的同心度差;或者是粘接时因压头不平等因素导致应力无法释放,更加剧了振动组件振动时的x/y平面抖动;严重的振动组件抖动会导致器件、整机杂音,甚至断线,即现有的微型扬声器的音效还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音效更好的微型扬声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微型扬声器,包括音圈以及盆架,所述音圈位于所述盆架内,还包括副膜和补强件,所述补强件粘接于所述音圈的一侧端面上,所述副膜靠近所述音圈的内端粘接于所述补强件上,所述副膜远离所述音圈的外端粘接于所述盆架上。进一步地,所述补强件设置有两个以上,所述副膜的数量与所述补强件的数量一一对应。进一步地,所述补强件设置有四个,所述音圈包括四个第一直边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直边的四个第一弧边,四个所述补强件与四个所述第一弧边的位置一一对应。进一步地,所述补强件分别粘接于所述第一弧边与所述第一直边上。进一步地,还包括中心磁铁,所述音圈环绕于所述中心磁铁的周围,所述补强件还分别粘接于所述音圈靠近所述中心磁铁的内侧壁和与所述音圈远离所述中心磁铁的外侧壁上。进一步地,所述中心磁铁上设置有避让所述补强件的缺口。进一步地,所述补强件在所述音圈上的投影面与所述副膜的内端在所述音圈上的投影面完全重叠。进一步地,还包括振膜,所述振膜连接于所述音圈远离所述副膜的另一侧端面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微型扬声器,通过补强件粘接在音圈的一侧端面上,通过副膜粘接于补强件上,能更好的拉住音圈,抑制振动组件x/y平面抖动,减小杂音和断线的概率,能够很好的提高微型扬声器的音效;通过设置在音圈与副膜之间的补强件来加强副膜内端的刚性,避免扬声器长期工作后副膜与音圈脱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微型扬声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微型扬声器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的音圈、副膜以及补强件的位置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微型扬声器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图4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的音圈、中心磁铁、副膜以及补强件的位置示意图。标号说明:1、球顶;2、振膜;3、音圈;4、盆架;5、中心华司;6、中心磁铁;7、边磁铁;8、副膜;9、轭铁;31、第一直边;32、第一弧边;61、缺口;81、补强件;82、内端;83、外端。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包括副膜和补强件,补强件粘接于音圈的一侧端面上,副膜靠近音圈的内端粘接于补强件上,副膜远离音圈的外端粘接于盆架上。请参照图1至图6,微型扬声器,包括音圈以及盆架,所述音圈位于所述盆架内,还包括副膜和补强件,所述补强件粘接于所述音圈的一侧端面上,所述副膜靠近所述音圈的内端粘接于所述补强件上,所述副膜远离所述音圈的外端粘接于所述盆架上。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补强件粘接在音圈的一侧端面上,通过副膜粘接于补强件上,能更好的拉住音圈,抑制振动组件x/y平面抖动,减小杂音和断线的概率,能够很好的提高微型扬声器的音效;通过设置在音圈与副膜之间的补强件来加强副膜内端的刚性,避免扬声器长期工作后副膜与音圈脱胶。进一步地,所述补强件设置有两个以上,所述副膜的数量与所述补强件的数量一一对应。从上述描述可知,设置多个补强件以及相对应的副膜有利于抑制振动组件的x/y平面抖动,能够更好的提升微型扬声器的音效。进一步地,所述补强件设置有四个,所述音圈包括四个第一直边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直边的四个第一弧边,四个所述补强件与四个所述第一弧边的位置一一对应。从上述描述可知,补强件、副膜的位置和数量与音圈的结构相适应,从而达到更好的抑制抖动效果。进一步地,所述补强件分别粘接于所述第一弧边与所述第一直边上。从上述描述可知,补强件分别粘接于第一弧边与第一直边上,副膜粘接于补强件上,即副膜也分别粘接于所述第一弧边与所述第一直边上,此时,第一弧边为连接横向的第一直边和纵向的第一直边,粘接于第一弧边即可有效的抑制振动组件x/y平面抖动,同时粘接在第一直边,是为了更好的抑制振动组件x/y平面抖动,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微型扬声器的音效。进一步地,还包括中心磁铁,所述音圈环绕于所述中心磁铁的周围,所述补强件还分别粘接于所述音圈靠近所述中心磁铁的内侧壁和与所述音圈远离所述中心磁铁的外侧壁上。从上述描述可知,避免扬声器长期工作后,副膜拉扯补强件而导致补强件与音圈脱胶。进一步地,所述中心磁铁上设置有避让所述补强件的缺口。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中心磁铁上设置有避让补强件的缺口,使得副膜和补强件可以更加容易的粘接在音圈,降低了副膜粘接在音圈上的工艺难度。进一步地,所述补强件在所述音圈上的投影面与所述副膜的内端在所述音圈上的投影面完全重叠。从上述描述可知,一方面更加美观,另一方面,副膜和补强件的粘接面积最大,从而能达到更好的粘接性能。进一步地,还包括振膜,所述振膜连接于所述音圈远离所述副膜的另一侧端面上。从上述描述可知,由音圈推动振膜振动,从而发出声音。请参照图1至图6,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为:微型扬声器,包括音圈3以及盆架4,音圈3位于盆架4内,还包括副膜8和补强件81,补强件81粘接于音圈3的一侧端面上,副膜8靠近音圈3的内端82粘接于补强件81上,副膜8远离音圈3的外端83粘接于盆架4上,即在音圈3与副膜8之间设置有补强件81来加强副膜8内端82的刚性。其中,补强件81在音圈3上的投影面与副膜8的内端82在音圈3上的投影面完全重叠。其他部分重叠的实施例应当认为是本实施例的等同实施例。其中,补强件81可以是膜结构,可以是金属材质或木质制成的板件,还可以是PEN、PI或PET构成的片件,也可以是PC制成奇特结构的注塑件,其中,PEN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英文简称,PI是聚酰亚胺的英文简称,PET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英文简称,PC是聚碳酸酯的英文简称。请参照图1至图6,本技术的实施例二为:微型扬声器,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补强件81和副膜8在相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四个,音圈3包括四个第一直边31以及连接第一直边31的四个第一弧边32,补强件81分别粘接于第一弧边32与第一直边31上,副膜8粘接于补强件81上,即副膜8也分别粘接于所述第一弧边32与所述第一直边31上。请参照图1至图6,本技术的实施例三为:微型扬声器,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还包括中心磁铁6,音圈3环绕于中心磁铁6的周围,补强件81还分别粘接于音圈3靠近中心磁铁6的内侧壁和与音圈3远离中心磁铁6的外侧壁上,中心磁铁6上设置有避让补强件81的缺口61,副膜8和补强件81通过该缺口61,可以更好的与音圈3进行粘接。请参照图1至图6,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微型扬声器,包括音圈以及盆架,所述音圈位于所述盆架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副膜和补强件,所述补强件粘接于所述音圈的一侧端面上,所述副膜靠近所述音圈的内端粘接于所述补强件上,所述副膜远离所述音圈的外端粘接于所述盆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微型扬声器,包括音圈以及盆架,所述音圈位于所述盆架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副膜和补强件,所述补强件粘接于所述音圈的一侧端面上,所述副膜靠近所述音圈的内端粘接于所述补强件上,所述副膜远离所述音圈的外端粘接于所述盆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件设置有两个以上,所述副膜的数量与所述补强件的数量一一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件设置有四个,所述音圈包括四个第一直边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直边的四个第一弧边,四个所述补强件与四个所述第一弧边的位置一一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庆宾郑宁杰张友林李倩茹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信维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