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脱硝系统准原位氨逃逸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8002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烟气脱硝系统准原位氨逃逸检测装置,包括取样管、检测气室、激光器和接收器,所述检测气室通过取样管与烟气脱硝系统中的烟道连通,检测气室内壁两侧设有反光镜,所述激光器和接收器均设置于检测气室内,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经两反光镜多次反射后进入接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现有技术中的抽取式和对穿式两氨逃逸检测系统进行结合,抽取烟道内的烟气,并用激光穿过被测烟气,且利用反光镜延长激光光程,从而综合两种检测方式的优点。

A Quasi-in-situ Ammonia Escape Detection Device for Flue Gas Denitrific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气脱硝系统准原位氨逃逸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烟气脱硝系统准原位氨逃逸检测装置,属于属于大气污染控制领域。
技术介绍
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耗的比例一直在70%以上,燃烧过程中产生的NOx、SO2、SO3等是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质。严格控制燃煤电站NOx、SO2、SO3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国家需求,更是电力工业绿色、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行业需求。国家环境保护部办公厅于2015年12月11日发布《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方案》,要求全国所有具备改造条件的燃煤电厂在2020年以前力争实现超低排放,即烟气中烟尘、SO2、NOx的排放浓度限值分别为10mg/Nm3、35mg/Nm3、50mg/Nm3,对燃煤电厂提出了更严格的环保排放要求。燃煤电站烟气脱硝普遍采用SCR烟气脱硝技术,在省煤器后、空预器前增加SCR反应器,喷入氨气作为还原剂,还原烟气中的氮氧化物,生成氮气和水。由于喷入的氨气存在一定的过量,会导致氨气逃逸现象的发生,在新标准实施后,一些燃煤电站SCR系统运行的脱硝效率提升至90%左右。而为了保证下游设备的正常运行,对氨气逃逸的限值是在3ppm以下。氨逃逸检测系统是对氨逃逸进行控制的重要环节,原有的氨逃逸检测系统有抽取式和对穿式两种。抽取式采用取样管路从烟道内抽取烟气,经过前处理后进入分析单元;对穿式是一种原位测量方法,采用激光穿过被测气体,利用被测组分的吸收谱线进行分析测量,需要在烟道两侧分别安装激光发射端和接收端。抽取式测量由于从取样点到测试单元有较长的管道,容易受到管道保温不佳,管道、烟尘对氨的吸附等问题的影响。对穿式容易受到烟尘影响,或由于烟道受热膨胀、震动等原因,导致激光发射端和接收端发生偏移,难以准确测量。需要一种既能结合两种方式优点,又能避免两种方式缺点的氨逃逸测量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将抽取式和对穿式氨逃逸检测系统进行结合且兼具两种方式优点的检测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烟气脱硝系统准原位氨逃逸检测装置,包括取样管、检测气室、激光器和接收器,所述检测气室通过取样管与烟气脱硝系统中的烟道连通,检测气室内壁两侧设有反光镜,所述激光器和接收器均设置于检测气室内,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经两反光镜反射后进入接收器。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部设计为:所述检测气室上设有取样泵,所述取样泵与检测气室连通。所述取样管一端伸入烟道,并通过连接法兰与烟道壁固定连接。所述取样管伸入烟道一端端部设有采样过滤器。两所述反光镜互相平行且相对设置。所述激光器的激光入射方向与反观镜之间夹角为锐角。所述反光镜设置方向可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方案将测试烟气抽出烟道,并设置采样过滤器对气体进行必要的前处理;同时消除了烟尘和烟道变形的影响,激光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不易发生偏移。2、本技术方案从正在运行的烟气脱硝系统中抽取烟气进行测量,实现准原位测量,提高了测试数据的响应速率。3、本技术方案采用两相对设置的反光镜对激光进行不断反射,延长了激光的光程,使其满足测量精度所需,同时又不要要使用较长的管路,避免了较长的管路中保温不佳以及发生氨吸附等现象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取样管,2-检测气室,3-取样泵,4-激光器,5-反光镜,6-接收器,7-校准器,8-连接法兰,9-采样过滤器,10-烟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烟气脱硝系统准原位氨逃逸检测装置,安装于燃煤电站烟气脱硝系统的烟道10上,包括取样管1,取样管1一端与检测气室2固定连接且与检测气室2内部连通,取样管1通过连接法兰8与烟道10固定连接,取样管1穿过烟道10,取样管1位于烟道内部一端设有采样过滤器9,所述采样过滤器用于对进入取样管的烟气进行过滤,将烟尘等杂质过滤掉;检测气室内壁两侧各设有一反光镜5,反光镜采用镀金镜面,两反光镜5互相平行且相对设置,检测气室一侧设有激光器4,激光器4为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且位于靠近取样管处,激光器4发射出的激光方向与反观镜5设置方向夹角为锐角,激光经两反光镜5不断反射,可将光道延长至测量精度所需的10-30m,激光经反射后被设置于检测气室2远离取样管1一端的接收器6接收,激光进入接收器后经过分析后根据吸收光谱计算氨气含量。本实施例中检测气室2一侧还设有取样泵3,取样泵3与检测气室2内部连通,通过取样泵3可将检测气室2内部形成负压,从而将烟道中的烟气吸入检测气室2。本实施例中检测气室2内部还设有加热管,用于对检测气室2进行加热,可保证烟气在检测气室2内的温度保持在200℃以上。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检测气室2可能会由于热胀冷缩或振动等原因,使激光器4和接收器6的相对位置发生偏移,本实施例还设置有校准器7,且将反光镜5中部铰接在检测气室2内壁上,校准器7与反光镜5连接,可通过校准器带动反光镜5转动,使激光在反射后准确被接收器6接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上述各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方式得到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烟气脱硝系统准原位氨逃逸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样管、检测气室、激光器和接收器,所述检测气室通过取样管与烟气脱硝系统中的烟道连通,检测气室内壁两侧设有反光镜,所述激光器和接收器均设置于检测气室内,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经两反光镜反射后进入接收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气脱硝系统准原位氨逃逸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样管、检测气室、激光器和接收器,所述检测气室通过取样管与烟气脱硝系统中的烟道连通,检测气室内壁两侧设有反光镜,所述激光器和接收器均设置于检测气室内,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经两反光镜反射后进入接收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烟气脱硝系统准原位氨逃逸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气室上设有取样泵,所述取样泵与检测气室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烟气脱硝系统准原位氨逃逸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管一端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宇峰李忠华薛建明傅静雯
申请(专利权)人: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