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设备的内胆组件及制冷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7912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冷设备的内胆组件及制冷设备。内胆组件包括内胆本体、固定板和蒸发器管,内胆本体上冲压形成有至少一个插接孔和多个间隔开的限位,所述固定板贴设于内胆本体的表面,固定板具有插接部和定位部,定位部卡接在至少两个限位凸起之间,插接部适于插接于插接孔内,蒸发器管的至少部分贴设于固定板的远离内胆本体的表面。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制冷设备的内胆组件,通过利用内胆本体上一体成型的结构对固定板进行固定,由此不但可以节省零部件个数,还可以使固定板与内胆本体的表面紧密贴合,从而避免在压合位置产生气泡,进而可以提升蒸发器管、固定板以及内胆本体之间的换热效率。

Inner liner assembly and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of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冷设备的内胆组件及制冷设备
本技术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制冷设备的内胆组件及制冷设备。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冷藏室采用板管蒸发器的单系统风直冷冰箱,其板管蒸发器均是通过压合方式贴敷于冷藏箱胆背部,通过箱胆与间室内部进行间接热交换,存在热交换效率低的问题。另外,由于铝板与箱胆之间因压合不良,压合位置容易产生气泡,从而进一步降低热交换效率、导致冰箱制冷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制冷设备的内胆组件,所述制冷设备的内胆组件具有结构简单、制冷效果好的优点。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具有如上所述的制冷设备的内胆组件。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内胆组件,包括:内胆本体,所述内胆本体上冲压形成有至少一个插接孔和多个间隔开的限位凸起;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贴设于所述内胆本体的表面,所述固定板具有插接部和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卡接在至少两个所述限位凸起之间,所述插接部适于插接于所述插接孔内;蒸发器管,所述蒸发器管的至少部分贴设于所述固定板的远离所述内胆本体的表面。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内胆组件,通过利用内胆本体上一体成型的结构对固定板进行固定,由此不但可以节省零部件个数,还可以使固定板与内胆本体的表面紧密贴合,从而避免在压合位置产生气泡,进而可以提升蒸发器管、固定板以及内胆本体之间的换热效率。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包括彼此连接第一边和第二边,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限定出所述固定板的一个拐角;所述限位凸起包括:第一段,所述第一段适于与所述第一边相抵;第二段,所述第二段适于与所述第二边相抵。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之间圆滑过渡。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的边缘至少部分边缘构造成所述插接部,以与所述插接孔相适配。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接孔的边缘具有缺口,所述固定板的边缘适于与所述缺口卡接,或者所述固定板的边缘设有缺口,所述插接孔的边缘适于与所述缺口卡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内胆组件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包裹于所述插接部,以对所述插接孔和所述插接部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蒸发器管与所述固定板焊接、粘接或卡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胆本体具有制冷空间,所述固定板设于所述制冷空间的内表面,或者所述固定板设于所述制冷空间的外表面。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制冷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具有制冷间室;门体,所述门体与所述箱体连接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制冷间室;如上所述的制冷设备的内胆组件,所述内胆组件与所述箱体连接且设于所述制冷间室内。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制冷设备,通过利用内胆本体上一体成型的结构对固定板进行固定,由此不但可以节省零部件个数,还可以使固定板与内胆本体的表面紧密贴合,从而避免在压合位置产生气泡,进而可以提升蒸发器管、固定板以及内胆本体之间的换热效率。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内胆组件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内胆组件的蒸发器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内胆组件的内胆本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内胆组件100,内胆本体110,插接孔111,插接孔的边缘1111,限位凸起112,第一段1121,第二段1122,固定板120,插接部121,定位部122,第一边1221,第二边1222,缺口1223,第三边1224,蒸发器管13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内胆组件100及制冷设备。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内胆组件100,包括内胆本体110、固定板120和蒸发器管130。具体而言,内胆本体110上冲压形成有至少一个插接孔111和多个间隔开的限位凸起112。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利用冲压工艺在内胆本体110上直接冲压形成限位凸起112和插接孔111,一方面可以减小内胆本体110与固定板120之间的装配工艺,另一方面,还可以省却螺钉结构,节省部件个数,从而可以节约生产成本。如图1、图2所示,固定板120贴设于内胆本体110的表面,固定板120具有插接部121和定位部122。定位部122卡接在至少两个限位凸起112之间。可以理解的是,多个限位凸起112间隔排布,有利于其与定位部122配合,例如,定位部122可以夹设在两个间隔开的限位凸起112之间,并利用两个限位凸起112之间的夹紧力,将定位部122固定。如图1、图3所示,插接部121适于插接于插接孔111内,蒸发器管130的至少部分贴设于固定板120的远离内胆本体110的表面。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内胆组件100,通过利用内胆本体110上一体成型的结构对固定板120进行固定,由此不但可以节省零部件个数,还可以使固定板120与内胆本体110的表面紧密贴合,从而避免在压合位置产生气泡,进而可以提升蒸发器管130、固定板120以及内胆本体110之间的换热效率。如图2所示,固定板120可以包括彼此连接第一边1221和第二边1222,第一边1221和第二边1222限定出固定板120的一个拐角,拐角被构造成定位部122。限位凸起112包括第一段1121和第二段1122,第一段1121适于与第一边1221相抵,第二段1122适于与第二边1222相抵。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图5所示,限位凸起112可以为两个,其中一个限位凸起112位于固定板120的一个拐角处,其中另一个限位凸起112位于固定板120的另一个拐角处。具体地,固定板120包括第三边1224,第二边1222与第三边1224连接,且第一边1221与第三边1224相对,其中另一个限位凸起112的第一段1121与第三边1224相抵。由此,可以将固定板120限定在这两个限位凸起112之间。如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段1121与第二段1122连接。由此,在利用冲压工具冲压形成内胆本体110时,可以将第一段1121和第二段1122作为一个部件进行冲压,以简化冲压模具的结构,从而可以降低冲压工艺的难度,进而在冲压工艺中可以提升内胆本体110的良品率。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一段1121和第二段1122之间圆滑过渡。由此,可以避免在第一段1121和第二段1122连接的位置处产生应力集中,从而可以提升限位凸起112的抗疲劳强度,进而可以提升内胆本体110的结构强度。为了进一步简化固定板120的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固定板120的边缘至少部分边缘构造成插接部121,以与插接孔111相适配。可以理解的是,固定板120的至少部分边缘可以插接到插接孔111内,以用于对固定板1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设备的内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胆本体,所述内胆本体上冲压形成有至少一个插接孔和多个间隔开的限位凸起;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贴设于所述内胆本体的表面,所述固定板具有插接部和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卡接在至少两个所述限位凸起之间,所述插接部适于插接于所述插接孔内;蒸发器管,所述蒸发器管的至少部分贴设于所述固定板的远离所述内胆本体的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设备的内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胆本体,所述内胆本体上冲压形成有至少一个插接孔和多个间隔开的限位凸起;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贴设于所述内胆本体的表面,所述固定板具有插接部和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卡接在至少两个所述限位凸起之间,所述插接部适于插接于所述插接孔内;蒸发器管,所述蒸发器管的至少部分贴设于所述固定板的远离所述内胆本体的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的内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包括彼此连接第一边和第二边,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限定出所述固定板的一个拐角;所述限位凸起包括:第一段,所述第一段适于与所述第一边相抵;第二段,所述第二段适于与所述第二边相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设备的内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设备的内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之间圆滑过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的内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边缘至少部分边缘构造成所述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勇李俊王扬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美的华凌冰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