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材料连接件
本技术涉及连接件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材料连接件。
技术介绍
目前,在轨道交通工具底板结构设计的过程中,为了降低底板的加工难度,相关生厂家会通过横纵向拼接的方式将面积相对较小的底板模块拼接成所需的整块底板,这样各个底板模块由于面积较小,其加工难度会大幅降低,有效的提高了底板的生产效率且降低了成本。但是目前对各个底板模块进行连接的连接结构形式多种多样,如图1~3所示的连接结构包括沿车体宽度方向设置的横梁01,横梁01设置于底板上贯通车体宽度方向的第一缝隙内,且横梁01上至少设置有用于对设置于其长度方向侧方的底板进行支撑的支撑面011,还包括连接件02,连接件02对四块底板模块与横梁01进行连接,具体的,连接件02中部与主梁01来接,连接件02底部四角处设置有四块凸块021,分别嵌入四块底板模块上的孔洞内,连接件02一方面通过倾斜的挤压面022分别对四块底板模块进行挤压,使得四块底板模块分别与支撑面011紧密贴合,另一方面通过凸块021限制四块底板在水平方向上的窜动,因此可有效的实现四块底板模块之间的连接。但是,目前所使用的连接结构采用金属材料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材料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平面(1)、第二平面(2),以及用于对所述第一平面(1)和第二平面(2)进行连接的连接面(3),其中,所述连接面(3)与所述第一平面(1)和第二平面(2)连接处光滑过度,所述第一平面(1)和第二平面(2)上分别设置有通孔结构,用于连接件的安装;还包括围绕所述第一平面(1)、第二平面(2)和连接面(3)所连接形成的整体的四周的环状凸沿(4),所述环状凸沿(4)向远离底板一侧延伸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材料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平面(1)、第二平面(2),以及用于对所述第一平面(1)和第二平面(2)进行连接的连接面(3),其中,所述连接面(3)与所述第一平面(1)和第二平面(2)连接处光滑过度,所述第一平面(1)和第二平面(2)上分别设置有通孔结构,用于连接件的安装;还包括围绕所述第一平面(1)、第二平面(2)和连接面(3)所连接形成的整体的四周的环状凸沿(4),所述环状凸沿(4)向远离底板一侧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面(1)、第二平面(2)和连接面(3)上均设置有凹槽结构(5),所述凹槽结构(5)的深度方向远离底板一侧,所述复合材料连接件关于所述凹槽结构(5)对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材料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结构(5)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平面(1)和连接面(3)上的第一段(51)和第三段(53),均为等截面结构,且截面均为U型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段(51)U型结构的宽度和深度均大于第三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龙飞,谈源,张军,王瑞,解祥夫,王小清,解恩泽,耿强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