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7749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钻杆辅助用具,公开了一种提管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与本体之间形成用于抓握的凹槽,所述本体上设有支撑板和位于支撑板下方的夹板,所述夹板和支撑板之间留有“U”形的夹管间隙。操作人员抓握把手,手持本体,将夹板插入钻杆的内管中,钻杆的侧部嵌于夹管间隙内。夹板和支撑板两者相互配合对钻杆进行夹持,两个操作人员各手持一个从钻杆的两端对钻杆进行抬举,便于搬运,搬运至目的地后将夹板从钻杆内拔出即可,使用方便。

A pipe hol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管器
本技术涉及钻杆辅助用具,特别涉及一种提管器。
技术介绍
油气勘探的决策者、地质工作者均希望能够直观得到井下任一深度的储层物性特征、储层岩芯及储层中的流体性质。在钻井时,钻井取芯和钻杆是比不可少的装备。公告号为CN2334868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柔性钻杆,应力减轻槽并采用摩擦焊接的高强度柔性钻杆,由公接头、母接头组成,公接头和母接头焊接在钻管的两端,其特征在于公接头的螺纹段与直口段之间有应力减轻槽,母接头的入口处有直口段,该钻杆结构简单,使用寿命较高。钻杆为符合深度钻井的需求一般由钢制成,自重较大,而且数量较多,人工搬运钻杆时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管器,具有便于搬运钻杆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提管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与本体之间形成用于抓握的凹槽,所述本体上设有支撑板和位于支撑板下方的夹板,所述夹板和支撑板之间留有“U”形的夹管间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抓握把手,手持本体,将夹板插入钻杆的内管中,钻杆的侧部嵌于夹管间隙内。夹板和支撑板两者相互配合对钻杆进行夹持,两个操作人员各手持一个从钻杆的两端对钻杆进行抬举,便于搬运,搬运至目的地后将夹板从钻杆内拔出即可,使用方便。进一步的,所述把手朝向凹槽的一侧设有波浪状的抓握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抓握把手时,手指嵌入抓握槽内,手与抓握槽的接触面积较大,抓握本体时较为牢固不易打滑。进一步的,所述把手上套设有橡胶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套对把手进行包裹,手抓握把手时,橡胶套对手进行防护,增强舒适度。另外,橡胶受力后变形,进一步增大手与橡胶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本体对手的压强,对手进行防护,减缓手的疲劳度,防止手与把手松脱。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与夹板倾斜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板插入钻杆的内圈中,钻杆的侧壁卡入夹管间隙中。手持本体时,夹板与支撑板倾斜设置,夹板的端部与钻杆的内壁抵触,钻杆倾斜卡嵌于夹管间隙中,钻杆较为牢固不易掉落。进一步的,所述夹板的端部设有向上凸起的夹管部,所述夹管部的上表面设有凹凸不平的防磨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板插入钻杆内部,防磨层与钻杆的内壁抵触,防磨层凹凸不平设置增大了夹管部与钻杆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增强对钻杆的夹持的夹持力,提高钻杆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夹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内凹的滑动槽,所述夹管部滑动连接于滑动槽内,所述夹管部与滑动槽之间设有夹紧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钻杆插入夹管间隙内,夹紧弹簧对夹管部施加向上的弹力,夹管部与钻杆的内壁抵触从而对钻杆进行夹持固定。通过夹紧弹簧的设置,夹管部始终与钻杆的内壁抵触,夹管部对钻杆施加夹紧力,从而保证夹紧效果防止钻杆掉落。进一步的,所述夹板上开设有条状的限位槽,所述夹管部上固定有滑动连接于限位槽内的限位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管部在滑动槽内滑动时,限位柱在限位槽内滑动,限位柱和限位槽相互配合对夹管部的运动路径进行限定,防止夹管部从滑动槽内脱出。进一步的,所述夹管部朝向限位槽的侧壁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限位柱与螺纹孔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夹管部时,夹管部插入滑动槽内,螺纹孔与限位槽正对,将限位柱穿过限位槽与螺纹孔螺纹连接。限位柱和夹管部可拆卸连接,便于夹管部的安装。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本体的设置,夹板和支撑板两者相互配合对钻杆进行夹持,两个操作人员各手持一个从钻杆的两端对钻杆进行抬举,便于搬运,搬运至目的地后将夹板从钻杆内拔出即可,使用方便;2.通过夹管部的设置,夹板插入钻杆内部,防磨层与钻杆的内壁抵触,防磨层凹凸不平设置增大了夹管部与钻杆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增强对钻杆的夹持的夹持力,提高钻杆的稳定性;3.通过螺纹孔的设置,限位柱和夹管部可拆卸连接,便于夹管部的安装。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二中夹管部与夹板的连接示意图。图中,1、本体;11、连接板;12、固定板;2、把手;21、凹槽;22、抓握槽;23、橡胶套;3、支撑板;31、夹管间隙;4、夹板;41、夹管部;411、螺纹孔;42、防磨层;43、滑动槽;44、夹紧弹簧;45、限位槽;46、限位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一种提管器,如图1,包括本体1,本体1设为片状,便于堆放,减小空间占用。本体1包括把手2、支撑板3和夹板4。如图1,把手2位于支撑板3的上方,把手2与支撑板3之间通过连接板11连接,连接板11、把手2和支撑板3之间形成凹槽21,操作人员用手抓握把手2时,凹槽21给操作人员的手留有空间,以便抓握。如图1,把手2朝向凹槽21的一侧设有波浪状的抓握槽22。操作人员抓握把手2时,手指嵌入抓握槽22内,手与抓握槽22的接触面积较大,抓握本体1时较为牢固不易打滑。如图1,把手2上套设有橡胶套23,橡胶套23对操作人员的手进行保护,防止划伤。如图1,夹板4位于支撑板3的下方,夹板4的端部与支撑板3的端部通过固定板12相连。夹板4、支撑板3和固定板12之间形成“U”形的夹管间隙31。使用时,操作人员两人一组,从钻杆的两端分别将夹板4插入钻杆中,钻杆的侧壁位于夹管间隙31中。夹板4和支撑板3对钻杆进行夹持,操作人员抓握把手2,从而对钻杆进行搬运。如图1,固定板12指向把手2的中心。搬运钻杆时,操作人员抓握把手2,手向上施加拉力,夹板4通过固定板12对本体1施加向下的拉力,两者位于同一条直线上,较为省力。如图1,夹板4远离固定板12的端部朝向支撑板3倾斜设置。夹板4的端部与钻杆的内壁抵触,钻杆倾斜卡嵌于夹管间隙31中,钻杆较为牢固不易掉落。如图1,夹板4的端部固定有向上凸起的夹管部41,夹管部41的上表面设有凹凸不平的防磨层42。夹板4插入钻杆内部,防磨层42与钻杆的内壁抵触,防磨层42凹凸不平设置增大了夹管部41与钻杆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增强对钻杆的夹持的夹持力,提高钻杆的稳定性。具体实施过程:使用时,操作人员两人一组抓握把手2,各手持一个本体1,将夹板4分别从钻杆的两端插入,从而对钻杆进行搬运。搬运至目的地后,将本体1抽出即可,使用方便。实施例二: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夹管部41与夹板4的连接方式不同:如图2,夹板4端部的上表面开设有内凹的滑动槽43,夹管部41滑动连接于滑动槽43内。夹管部41与滑动槽43之间设有夹紧弹簧44。夹紧弹簧44对夹管部41施加向上的弹力,夹管部41与钻杆的内壁抵触从而对钻杆进行夹持固定,防止钻杆松脱掉落。如图2,夹板4上开设有条状的限位槽45,夹管部41朝向限位槽45的侧壁上开设有螺纹孔411,螺纹孔411内螺纹连接有滑动连接于限位槽45内的限位柱46。限位柱46在限位槽45内滑动从而对夹管部41的运动路径进行限定,防止夹管部41从滑动槽43内脱落。限位柱46与夹管部41可拆卸连接,方便夹管部41的安装。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上设有把手(2),所述把手(2)与本体(1)之间形成用于抓握的凹槽(21),所述本体(1)上设有支撑板(3)和位于支撑板(3)下方的夹板(4),所述夹板(4)和支撑板(3)之间留有“U”形的夹管间隙(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上设有把手(2),所述把手(2)与本体(1)之间形成用于抓握的凹槽(21),所述本体(1)上设有支撑板(3)和位于支撑板(3)下方的夹板(4),所述夹板(4)和支撑板(3)之间留有“U”形的夹管间隙(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2)朝向凹槽(21)的一侧设有波浪状的抓握槽(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2)上套设有橡胶套(2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与夹板(4)倾斜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4)的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泰临王泰鸣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中钻地质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