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华专利>正文

一种可缓解城市地下排水系统压力的截污井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976859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缓解城市地下排水系统压力的截污井结构,包括:混凝土截污蓄水井和第二橡胶密封圈;所述连通管的内径大于所述圆形开口结构的直径;所述混凝土截污蓄水井顶部开口端放置有一个所述截污漏斗,所述截污漏斗顶端放置有一块所述雨水篦子,且所述雨水篦子顶端面与地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截污漏斗内端面设置有一块由骨料、水泥、增强剂、和水拌制而成多孔混凝土截污块,且当多孔混凝土截污块放置于所述截污漏斗内端后,多孔混凝土截污块封闭截污漏斗的底部开口端,故日常使用时,雨水穿过雨水篦子流入至截污漏斗内,进入后的雨水将首先经由多孔混凝土截污块过滤,可有效的阻隔雨水内所包含的杂物进入到混凝土截污蓄水井内端。

A sewage interception well structure that can relieve the pressure of urban underground drainag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缓解城市地下排水系统压力的截污井结构
本技术属于城市雨水排灌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可缓解城市地下排水系统压力的截污井结构。
技术介绍
城市污水截流井是合流制管道中一个重要的附属构筑物,其主要功能是将城市旱流污水和初期雨水截流入污水截流管,以免城市水体受到更为严重的污染。基于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的发现,现有的城市截污井在日常使用时存在以下不足:1、现城市截污井内多采用截污篮对雨水中所携带的杂物进行拦截过滤,但截污篮本身所开设的通水孔直接与截污井内部相连通,故雨水中所携带的细小杂物极易穿过截污篮进入到截污井内,过滤性不佳;2、当雨水经由截污篮过滤进入到截污井内后,将会直接排入地下水管内,当处于暴雨条件下,截污井所起到的缓解城市地下排水系统压力的作用微乎其微,少量不直接排入地下水管内,而是存储起来作为自然资源使用的截污井,在当处于暴雨条件下时,雨水的不断涌入,截污井内水位逐渐升高,极易发生溢流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缓解城市地下排水系统压力的截污井结构,以解决现城市截污井内多采用截污篮对雨水中所携带的杂物进行拦截过滤,但截污篮本身所开设的通水孔直接与截污井内部相连通,故雨水中所携带的细小杂物极易穿过截污篮进入到截污井内,过滤性不佳;当雨水经由截污篮过滤进入到截污井内后,将会直接排入地下水管内,当处于暴雨条件下,截污井所起到的缓解城市地下排水系统压力的作用微乎其微的问题。本技术一种可缓解城市地下排水系统压力的截污井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可缓解城市地下排水系统压力的截污井结构,包括混凝土截污蓄水井、圆环柱结构、圆形开口结构、雨水篦子、截污漏斗、多孔混凝土截污块、塑料提手、圆桶外管结构、圆筒内管结构、连通管、地下排水管、固定连接杆结构、第一橡胶密封圈和第二橡胶密封圈;所述混凝土截污蓄水井采用圆桶状结构,且所述混凝土截污蓄水井底端面轴心部位开设有一处所述圆形开口结构;所述混凝土截污蓄水井底端面轴心部位设置有一个与所述混凝土截污蓄水井为一体结构的所述圆环柱结构,且所述圆环柱结构的内径大于所述圆形开口结构的直径;所述地下排水管外表面连通有一根所述连通管,且所述连通管的顶端通过所述第二橡胶密封圈密封连接在所述圆环柱结构内端面;所述连通管的内径大于所述圆形开口结构的直径;所述混凝土截污蓄水井顶部开口端放置有一个所述截污漏斗,所述截污漏斗顶端放置有一块所述雨水篦子,且所述雨水篦子顶端面与地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截污蓄水井内端设置有一根所述圆筒内管结构,且所述圆筒内管结构底端通过所述第一橡胶密封圈密封连接在所述圆形开口结构内端面;进一步的,所述圆筒内管结构外表面通过两根呈环形阵列状分布所述固定连接杆结构固定连接有一个所述圆桶外管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圆桶外管结构的封闭端位于所述圆筒内管结构顶端上方,且所述圆桶外管结构的内径大于所述圆筒内管结构的外径;进一步的,所述圆桶外管结构开口端高于所述混凝土截污蓄水井内端底面两厘米;进一步的,所述截污漏斗内端面设置有一块由骨料、水泥、增强剂、和水拌制而成所述多孔混凝土截污块,且所述多孔混凝土截污块的结构与所述截污漏斗内端结构相匹配,且所述多孔混凝土截污块顶部内端镶嵌有一块所述塑料提手;进一步的,当所述多孔混凝土截污块放置于所述截污漏斗内端后,所述多孔混凝土截污块封闭所述截污漏斗的底部开口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截污漏斗内端面设置有一块由骨料、水泥、增强剂、和水拌制而成多孔混凝土截污块,且当多孔混凝土截污块放置于所述截污漏斗内端后,多孔混凝土截污块封闭截污漏斗的底部开口端,故日常使用时,雨水穿过雨水篦子流入至截污漏斗内,进入后的雨水将首先经由多孔混凝土截污块过滤,可有效的阻隔雨水内所包含的杂物进入到混凝土截污蓄水井内端;进一步的,多孔混凝土截污块顶部内端镶嵌有一块塑料提手,故清洁人员在清理完多孔混凝土截污块表面上的杂物后,可通过塑料提手将多孔混凝土截污块提出,通过清洁工具冲洗多孔混凝土截污块,以便于将少量堵塞在多孔混凝土截污块缝隙内的杂质冲洗出,以保证多孔混凝土截污块的透水性。本技术在暴雨条件下,首先经由混凝土截污蓄水井大量存储雨水,先不排入地下排水管内,以缓解城市地下排水系统压力,当水位高于圆筒内管结构顶端时,通过虹吸作用,使存储的雨水迅速排入地下排水管内,可避免出现溢流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内剖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图1中A-A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图1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图1中多孔混凝土截污块去除状态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混凝土截污蓄水井内剖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多孔混凝土截污块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水平面高于圆桶外管结构顶端状态下雨水流动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混凝土截污蓄水井,101-圆环柱结构,102-圆形开口结构,2-雨水篦子,3-截污漏斗,4-多孔混凝土截污块,401-塑料提手,5-圆桶外管结构,6-圆筒内管结构,7-连通管,8-地下排水管,9-固定连接杆结构,10-第一橡胶密封圈,11-第二橡胶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7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可缓解城市地下排水系统压力的截污井结构,包括有:混凝土截污蓄水井1、圆环柱结构101、圆形开口结构102、雨水篦子2、截污漏斗3、多孔混凝土截污块4、塑料提手401、圆桶外管结构5、圆筒内管结构6、连通管7、地下排水管8、固定连接杆结构9、第一橡胶密封圈10和第二橡胶密封圈11;混凝土截污蓄水井1采用圆桶状结构,且混凝土截污蓄水井1底端面轴心部位开设有一处圆形开口结构102;混凝土截污蓄水井1底端面轴心部位设置有一个与混凝土截污蓄水井1为一体结构的圆环柱结构101,且圆环柱结构101的内径大于圆形开口结构102的直径;地下排水管8外表面连通有一根连通管7,且连通管7的顶端通过第二橡胶密封圈11密封连接在圆环柱结构101内端面;连通管7的内径大于圆形开口结构102的直径;混凝土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缓解城市地下排水系统压力的截污井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一种可缓解城市地下排水系统压力的截污井结构包括:混凝土截污蓄水井(1)、圆环柱结构(101)、圆形开口结构(102)、雨水篦子(2)、截污漏斗(3)、多孔混凝土截污块(4)、塑料提手(401)、圆桶外管结构(5)、圆筒内管结构(6)、连通管(7)、地下排水管(8)、固定连接杆结构(9)、第一橡胶密封圈(10)和第二橡胶密封圈(11);所述混凝土截污蓄水井(1)采用圆桶状结构,且所述混凝土截污蓄水井(1)底端面轴心部位开设有一处所述圆形开口结构(102);所述混凝土截污蓄水井(1)底端面轴心部位设置有一个与所述混凝土截污蓄水井(1)为一体结构的所述圆环柱结构(101),且所述圆环柱结构(101)的内径大于所述圆形开口结构(102)的直径;所述地下排水管(8)外表面连通有一根所述连通管(7),且所述连通管(7)的顶端通过所述第二橡胶密封圈(11)密封连接在所述圆环柱结构(101)内端面;所述连通管(7)的内径大于所述圆形开口结构(102)的直径;所述混凝土截污蓄水井(1)顶部开口端放置有一个所述截污漏斗(3),所述截污漏斗(3)顶端放置有一块所述雨水篦子(2),且所述雨水篦子(2)顶端面与地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缓解城市地下排水系统压力的截污井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一种可缓解城市地下排水系统压力的截污井结构包括:混凝土截污蓄水井(1)、圆环柱结构(101)、圆形开口结构(102)、雨水篦子(2)、截污漏斗(3)、多孔混凝土截污块(4)、塑料提手(401)、圆桶外管结构(5)、圆筒内管结构(6)、连通管(7)、地下排水管(8)、固定连接杆结构(9)、第一橡胶密封圈(10)和第二橡胶密封圈(11);所述混凝土截污蓄水井(1)采用圆桶状结构,且所述混凝土截污蓄水井(1)底端面轴心部位开设有一处所述圆形开口结构(102);所述混凝土截污蓄水井(1)底端面轴心部位设置有一个与所述混凝土截污蓄水井(1)为一体结构的所述圆环柱结构(101),且所述圆环柱结构(101)的内径大于所述圆形开口结构(102)的直径;所述地下排水管(8)外表面连通有一根所述连通管(7),且所述连通管(7)的顶端通过所述第二橡胶密封圈(11)密封连接在所述圆环柱结构(101)内端面;所述连通管(7)的内径大于所述圆形开口结构(102)的直径;所述混凝土截污蓄水井(1)顶部开口端放置有一个所述截污漏斗(3),所述截污漏斗(3)顶端放置有一块所述雨水篦子(2),且所述雨水篦子(2)顶端面与地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缓解城市地下排水系统压力的截污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截污蓄水井(1)内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赵兴友
申请(专利权)人:李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