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协助预制梁与底部支座快速施工的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7630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协助预制梁与底部支座快速施工的固定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目前预制梁吊装效率低,定位难度大的问题;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由一对宽边和一对长边组成的矩形框体,每个长边上均开有一个沿长度方向的滑槽,每个滑槽内均穿有两个垂直于长边且分居滑槽两端的螺栓,每个宽边的外侧均安装有两个螺母,两个螺母沿宽边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每个螺栓的内端均旋拧在其同侧的螺母内,每个长边上均开有两个沿长度方向对称布置的通孔,每个通孔内固定有一跟钢丝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施工效率高,定位准确,节省人力,结构简单,成本低。

A Fixed Device for Assisting Rapid Construction of Prefabricated Beams and Bottom Sup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协助预制梁与底部支座快速施工的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桥梁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协助预制梁与底部支座快速施工的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预制工字梁在架梁过程中,传统做法是先将支座正确摆放在桥墩上,然后通过架桥机和其他机械简单的控制前后左右的移动以此对准橡胶支座,达到正确摆放的目的。目前不少地方为了防止支座在长时间的剪力用作下与预制梁产生错位,橡胶支座和梁底之间通过定位孔和定位销进行定位,其误差不能超过2MM,不然支座和预制梁无法对准。面对这样的几十吨重的预制梁,要把移动误差控制在2mm范围内的难度非常之大,往往调整到安放完成一片预制梁至少需要六个小时,并且对准准确性无法确定为100%。在施工过程中这种方式不仅费时费工费力,还埋下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协助预制梁与底部支座快速施工的固定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目前预制梁吊装效率低,定位难度大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协助预制梁与底部支座快速施工的固定装置,包括由一对宽边和一对长边组成的矩形框体,每个长边上均开有一个沿长度方向的滑槽,每个滑槽内均穿有两个垂直于长边且分居滑槽两端的螺栓,每个宽边的外侧均安装有两个螺母,两个螺母沿宽边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每个螺栓的内端均旋拧在其同侧的螺母内;每个长边上均开有两个沿长度方向对称布置的通孔,每个通孔内固定有一跟钢丝绳。本技术施工效率高,定位准确,节省人力,结构简单,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宽边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长边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使用时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4给出,本技术包括由一对宽边1和一对长边2组成的矩形框体,每个长边2上均开有一个沿长度方向的滑槽3,每个滑槽3内均穿有两个垂直于长边2且分居滑槽3两端的螺栓4,每个宽边1的外侧均安装有两个螺母5,两个螺母5沿宽边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每个螺栓4的内端均旋拧在其同侧的螺母5内;每个长边2上均开有两个沿长度方向对称布置的通孔6,每个通孔6内固定有一跟钢丝绳7。所述的长边2和宽边1均由角钢制成。所述的长边2的长度大于支座的长度,所述的宽边1的长度小于支座的宽度。所述的长边2和宽边1的高度均小于支座的高度。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旋拧各个螺栓4,将矩形框架调节到最大尺寸,然后将支座放入矩形框架内,然后使四个螺栓4在滑槽3内向中间滑动,使两个宽边1贴紧支座两侧,然后将各个螺栓4拧紧,使两个长边2夹紧支座,从而将支座夹持固定在矩形框架内,注意使支座的上表面略高于矩形框架;然后将支座连带本装置贴合在梁底,使定位孔和定位销配合进行定位,然后将四根钢丝绳7绑在梁体上,从而将支座固定在梁底;固定好后将梁体运到施工现场,吊装在桥墩上,然后解开钢丝绳7,拧松各个螺栓4,取下本装置即可。通过本装置,可在吊装前将支座定位固定在梁底上,现场作业人员将不用再费劲校正定位销和定位孔的对准问题,直接就可以在桥墩上安放预制梁,解决了预制梁架梁时定位速度慢、准确性低、安全性低、费人、费事的问题,可将安装时间从之前的6小时缩短为1小时,还能保证预制梁和橡胶支座100%对准,可满足大部分桥梁预制梁安装问题,大幅缩短施工时间,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而且通过螺栓4调节可适应不同尺寸的支座,适应性强;另外,此装置结构简单,所需构件易寻找,生产成本极低,利用率高,且便于拆分和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协助预制梁与底部支座快速施工的固定装置,包括由一对宽边(1)和一对长边(2)组成的矩形框体,其特征在于,每个长边(2)上均开有一个沿长度方向的滑槽(3),每个滑槽(3)内均穿有两个垂直于长边(2)且分居滑槽(3)两端的螺栓(4),每个宽边(1)的外侧均安装有两个螺母(5),两个螺母(5)沿宽边(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每个螺栓(4)的内端均旋拧在其同侧的螺母(5)内;每个长边(2)上均开有两个沿长度方向对称布置的通孔(6),每个通孔(6)内固定有一跟钢丝绳(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协助预制梁与底部支座快速施工的固定装置,包括由一对宽边(1)和一对长边(2)组成的矩形框体,其特征在于,每个长边(2)上均开有一个沿长度方向的滑槽(3),每个滑槽(3)内均穿有两个垂直于长边(2)且分居滑槽(3)两端的螺栓(4),每个宽边(1)的外侧均安装有两个螺母(5),两个螺母(5)沿宽边(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每个螺栓(4)的内端均旋拧在其同侧的螺母(5)内;每个长边(2)上均开有两个沿长度方向对称布置的通孔(6),每个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威宋瑞杨长江汪涛程永亮侯梦凯赵述常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