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后缘降噪装置的风力涡轮机叶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7617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降噪装置、一种包括这种降噪装置的风力涡轮机叶片、一种改装降噪装置的方法以及一种制造这种降噪装置的方法。降噪装置包括从基体部件朝向第二端突出的第一降噪元件,所述基体部件具有第三表面。第二降噪元件附接到第三表面上,并沿第一降噪元件朝向第二端突出。优选地,第一降噪元件是锯齿,而第二降噪元件是刷毛。刷毛至少突出到相邻锯齿之间形成的间隙中。

Wind Turbine Blades Including Rear Edge Noise Reduction Devi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包括后缘降噪装置的风力涡轮机叶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风力涡轮机叶片的降噪装置,其具有第一端、第二端、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其中,降噪装置包括从第一端延伸到近端的基体部件、从近端延伸到第二端的至少一个阵列的第一降噪元件、以及相对于第一降噪元件布置的至少一个阵列的第二降噪元件。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涉及一种具有至少一个上述降噪装置的风力涡轮机叶片。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改装降噪装置的方法和一种制造降噪装置的方法。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现代风力涡轮机的大型风力涡轮机叶片受到由通过风力涡轮机叶片的空气动力学轮廓的气流产生的后缘噪声的影响。气流在叶片表面上从基本为层流的气流转变成湍流气流,并且进一步在分离位置处与边界层分离。这会在后缘后面产生涡流,所述涡流产生尾流效应,并伴随着大约1千赫兹(kHz)的嘶嘶声。已知将降噪轮廓集成到风力涡轮机叶片的后缘区段中。然而,这增加了铺叠过程的复杂性,并为制造过程增加了额外的步骤。解决这个问题的另一种方法是将一个或多个降噪装置附接在风力涡轮机叶片的后缘处或其附近。这些降噪装置通常包括从一个或多个基板突出的或者多个锯齿或者多个刷子。文献中提出了在弦向上看的各种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风力涡轮机叶片(5)的降噪装置(19),所述降噪装置具有第一端(21)、第二端(22)、第一侧表面(20)和第二侧表面(27),其中,所述降噪装置(19)包括配置为附接到所述风力涡轮机叶片(5)的侧表面或后缘表面(31)上的基体部件(23)、从近端(24)延伸到所述第二端(22)的至少一个阵列的第一降噪元件(25)、以及至少一个阵列的第二降噪元件(26),所述第二降噪元件(26)具有自由端,并且在非负载条件下至少部分地延伸到相邻第一降噪元件(25)之间形成的间隙中,其中,所述基体部件(23)从所述第一端(21)延伸到所述近端(24),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阵列的第二降噪元件(26...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1.12 EP 17151172.81.一种用于风力涡轮机叶片(5)的降噪装置(19),所述降噪装置具有第一端(21)、第二端(22)、第一侧表面(20)和第二侧表面(27),其中,所述降噪装置(19)包括配置为附接到所述风力涡轮机叶片(5)的侧表面或后缘表面(31)上的基体部件(23)、从近端(24)延伸到所述第二端(22)的至少一个阵列的第一降噪元件(25)、以及至少一个阵列的第二降噪元件(26),所述第二降噪元件(26)具有自由端,并且在非负载条件下至少部分地延伸到相邻第一降噪元件(25)之间形成的间隙中,其中,所述基体部件(23)从所述第一端(21)延伸到所述近端(24),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阵列的第二降噪元件(26)附接到所述基体部件(23)或集成到所述基体部件(23)中,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阵列的第二降噪元件(26)沿所述近端(24)平行于所述至少一个阵列的第一降噪元件(25)延伸,所述第二降噪元件(26)从所述基体部件(23)的第三表面(30)朝向所述第二端(22)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降噪元件(25)是锯齿,其中,所述锯齿各自具有从所述近端(24)到所述第二端(22)测量的长度、沿所述近端(24)测量的宽度以及在所述第一与第二侧表面之间测量的锯齿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降噪元件(26)是刷毛,其中,所述刷毛各自具有从所述第三表面(30)到所述自由端测量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毛沿所述降噪装置(19)的纵向长度具有恒定的长度或变化的长度,例如,所述长度作为所述锯齿的长度的函数变化,和/或所述锯齿沿所述降噪装置(19)的纵向长度具有恒定的长度或变化的长度。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部件(23)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一端(21)与所述近端(24)之间的加厚部分(28),其中,所述加厚部分(28)具有在所述第一与第二侧表面之间测量的基体厚度,其中,所述基体厚度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降噪元件(25,26)的组合厚度。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部件(23)具有在所述基体部件(23)的所述第一与第二侧表面之间测量的基体厚度,其中,所述基体厚度基本对应于所述第一降噪元件(25)的厚度。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阵列的第二降噪元件(26)连接到基底(32)上,其中,所述基底(32)配置为附接到所述基体部件(23)的第三表面(30)上,或者所述至少一个阵列的第二降噪元件(26)集成到粘合层(37,38)中,用于附接到所述第一降噪元件(25)和/或所述风力涡轮机叶片(5)的所述侧表面或后缘表面(31)上。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装置(19)进一步包括第一粘合层(37)和第二粘合层(38),所述第一粘合层配置为附接到所述风力涡轮机叶片(5)的所述侧表面或后缘表面(31)上,所述第二粘合层(38)配置为附接到所述至少一个阵列的第二降噪元件(26)上。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端形成沿所述降噪装置(19)的纵向长度在平面中延伸的基本直的端线(36),或者所述自由端形成端线(36’),所述端线(36’)相对于由所述第一降噪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阿瑟B尼尔森P贝克
申请(专利权)人:LM风力发电国际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丹麦,DK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