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磨可拆卸的万向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7088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耐磨可拆卸的万向轮,包括滚轮和上固定座,所述上固定座的上方设置有支撑座,所述上固定座的内部开有第三螺纹孔,所述支撑座通过双头螺栓与上固定座的第三螺纹孔相连接,且双头螺栓上位于上固定座与支撑座之间焊接有螺帽,所述支撑座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支撑座上位于第二螺纹孔的两侧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支撑座的下方设置有三个支撑柱。本实用所述的耐磨可拆卸的万向轮,设置有清洁刷、双头螺栓和支撑柱,清洁刷可将滚轮所走的轨迹和滚轮表面打扫清理干净,避免滚轮表面磨损,双头螺栓可改变滚轮位于支撑座的位置,方便损坏时拆卸滚轮,支撑柱可以直接对滚轮支撑,避免重物不平衡容易倾斜而倒下。

Wear-resistant and removable universal wh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耐磨可拆卸的万向轮
本技术涉及万向轮领域,特别涉及耐磨可拆卸的万向轮。
技术介绍
万向轮就是所谓的活动脚轮,指安装在脚轮轮子的支架能在动载或者静载中水平360度旋转,制造万向轮的材料有多种,最普遍的材料是尼龙,聚氨酯,橡胶,铸铁等材料,广泛应用于矿山、机械设备、电子设备、医疗设备、工程装修、仓储、机箱、机电、等众多行业和各种领域,根据其不同的用处,轴承分铁芯、铝芯、塑芯,尺寸大小也根据用途和承载能力分为不同尺寸,万向轮使用时常配备刹车器具。但现有万向轮由于地面存在异物容易粘在滚轮表面,导致滚轮磨损严重而影响使用,拆装时需要将重物取出或者需要用支撑物支撑后才能拆卸,比较麻烦。为此,我们提出耐磨可拆卸的万向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耐磨可拆卸的万向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耐磨可拆卸的万向轮,包括滚轮和上固定座,所述上固定座的上方设置有支撑座,所述上固定座的内部开有第三螺纹孔,所述支撑座通过双头螺栓与上固定座的第三螺纹孔相连接,且双头螺栓上位于上固定座与支撑座之间焊接有螺帽,所述支撑座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支撑座上位于第二螺纹孔的两侧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支撑座的下方设置有三个支撑柱,支撑柱通过螺钉与支撑座相连接,且其中一个支撑柱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清洁刷,所述上固定座通过转动轴与下固定座相连接,所述下固定座的内部设置有滚轮,且滚轮通过固定螺栓与下固定座相固定,所述下固定座的一侧位于滚轮的上方设置有刹车片,所述刹车片上设置有卡锁,所述下固定座的内部位于滚轮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清洁刷,且第一清洁刷通过销钉与下固定座相固定。优选的,所述滚轮绕着转动轴所形成圆的直径小于三个支撑柱所形成圆的直径。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长度大于上固定座到地面的距离,且小于上固定座和双头螺栓长度之和。优选的,所述支撑柱呈等腰三角形分布在支撑座上,且第二清洁刷位于靠近转动轴的支撑柱下方,且第二清洁刷的下端与地面相连接触。优选的,所述转动轴的轴线与双头螺栓的轴线共线,且滚轮的轴线与转动轴的轴线垂直且不相交。优选的,所述支撑座通过螺栓和第一螺纹孔相配合与箱体或者设备底端相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设置有清洁刷可以对滚轮的表面粘有的异物和滚轮所要路过的路径进行进行清理,避免因为滚轮粘有异物导致磨损加剧,增加滚轮的使用寿命,设置双头螺栓,可以通过改变双头螺栓的位置进而改变滚轮的高低,从而方便拆卸,支撑柱可以对拆除滚轮的支撑座进行支撑,避免拆除后重物不平衡,因此较为实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耐磨可拆卸的万向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耐磨可拆卸的下固定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耐磨可拆卸的双头螺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耐磨可拆卸的第一清洁刷示意图。图中:1、滚轮;2、卡锁;3、刹车片;4、双头螺栓;5、第一螺纹孔;6、第二螺纹孔;7、螺钉;8、支撑座;9、上固定座;10、下固定座;11、支撑柱;12、销钉;13、固定螺栓;14、螺帽;15、第三螺纹孔;16、转动轴;17、第一清洁刷;18、第二清洁刷。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4所示,耐磨可拆卸的万向轮,包括滚轮1和上固定座9,上固定座9的上方设置有支撑座8,上固定座9的内部开有第三螺纹孔15,支撑座8通过双头螺栓4与上固定座9的第三螺纹孔15相连接,且双头螺栓4上位于上固定座9与支撑座8之间焊接有螺帽14,支撑座8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纹孔6,支撑座8上位于第二螺纹孔6的两侧设置有第一螺纹孔5,支撑座8的下方设置有三个支撑柱11,且支撑柱11通过螺钉7与支撑座8相连接,且其中一个支撑柱1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清洁刷18,上固定座9通过转动轴16与下固定座10相连接,下固定座10的内部设置有滚轮1,且滚轮1通过固定螺栓13与下固定座10相固定,下固定座10的一侧位于滚轮1的上方设置有刹车片3,刹车片3上设置有卡锁2,下固定座10的内部位于滚轮1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清洁刷17,且第一清洁刷17通过销钉12与下固定座10相固定;滚轮1绕着转动轴16所形成圆的直径小于三个支撑柱11所形成圆的直径;支撑柱11的长度大于上固定座9到地面的距离,且小于上固定座9和双头螺栓4长度之和;支撑柱11呈等腰三角形分布在支撑座8上,且第二清洁刷18位于靠近转动轴16的支撑柱11下方,且第二清洁刷18的下端与地面相连接触;转动轴16的轴线与双头螺栓4的轴线共线,且滚轮1的轴线与转动轴16的轴线垂直且不相交;支撑座8通过螺栓和第一螺纹孔5相配合与箱体或者设备底端相固定。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耐磨可拆卸的万向轮,使用前,把三个支撑柱11通过螺钉7与支撑座8相固定,并将螺栓穿过支撑座8上的第一螺纹孔5并与箱体或者设备底端相固定,然后将双头螺栓4的一端与支撑座8的第二螺纹孔6相固定,然后将螺帽14和上固定座9依次旋入到双头螺栓4的另一端,此时滚轮1被安装到支撑座8上,使用时,推动箱体或者设备前进,支撑柱11下方的第二清洁刷18可以将滚轮1将要行驶的轨迹上的异物进行清理,同时第一清洁刷17对滚轮1表面粘有的异物进行清理,避免粘在滚轮1上的异物被反复碾压从而加剧滚轮1的磨损,当箱体或者设备需要转动方向时,可以通过转动箱体或者设备,使得下固定座10绕着上固定座9和下固定座10间的转动轴16转动,通过万向轮改变箱体或者设备的方向,当万向轮发生损坏而需要更换时,将万向轮通过刹车片3卡住滚轮1,并通过卡锁2锁住滚轮1,通过转动螺帽14使得双头螺栓4向上旋转,同时上固定座9也向上移动直至与地面分离,此时三个支撑柱11与地面接触,直至将双头螺栓4旋转上端螺纹全部旋入到支撑座8内部,然后反向转动上固定座9,由于螺帽14与支撑座8存在摩擦,使得将上固定座9从双头螺栓4上拆卸下来,将准备好的同款万向轮安装到双头螺栓4上,使得双头螺栓4旋入上固定座9的第三螺纹孔15中,并通过旋转螺帽14将上固定座9降下来,并与地面接触,使箱体或者设备平衡即可。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耐磨可拆卸的万向轮,包括滚轮(1)和上固定座(9),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座(9)的上方设置有支撑座(8),所述上固定座(9)的内部开有第三螺纹孔(15),所述支撑座(8)通过双头螺栓(4)与上固定座(9)的第三螺纹孔(15)相连接,且双头螺栓(4)上位于上固定座(9)与支撑座(8)之间焊接有螺帽(14),所述支撑座(8)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纹孔(6),所述支撑座(8)上位于第二螺纹孔(6)的两侧设置有第一螺纹孔(5),所述支撑座(8)的下方设置有三个支撑柱(11),且支撑柱(11)通过螺钉(7)与支撑座(8)相连接,且其中一个支撑柱(1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清洁刷(18),所述上固定座(9)通过转动轴(16)与下固定座(10)相连接,所述下固定座(10)的内部设置有滚轮(1),且滚轮(1)通过固定螺栓(13)与下固定座(10)相固定,所述下固定座(10)的一侧位于滚轮(1)的上方设置有刹车片(3),所述刹车片(3)上设置有卡锁(2),所述下固定座(10)的内部位于滚轮(1)的表面设置有第一清洁刷(17),且第一清洁刷(17)通过销钉(12)与下固定座(10)相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耐磨可拆卸的万向轮,包括滚轮(1)和上固定座(9),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座(9)的上方设置有支撑座(8),所述上固定座(9)的内部开有第三螺纹孔(15),所述支撑座(8)通过双头螺栓(4)与上固定座(9)的第三螺纹孔(15)相连接,且双头螺栓(4)上位于上固定座(9)与支撑座(8)之间焊接有螺帽(14),所述支撑座(8)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纹孔(6),所述支撑座(8)上位于第二螺纹孔(6)的两侧设置有第一螺纹孔(5),所述支撑座(8)的下方设置有三个支撑柱(11),且支撑柱(11)通过螺钉(7)与支撑座(8)相连接,且其中一个支撑柱(1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清洁刷(18),所述上固定座(9)通过转动轴(16)与下固定座(10)相连接,所述下固定座(10)的内部设置有滚轮(1),且滚轮(1)通过固定螺栓(13)与下固定座(10)相固定,所述下固定座(10)的一侧位于滚轮(1)的上方设置有刹车片(3),所述刹车片(3)上设置有卡锁(2),所述下固定座(10)的内部位于滚轮(1)的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勇
申请(专利权)人:平湖市美旅旅游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