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味化合物在监测椰心叶甲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6995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气味化合物在监测椰心叶甲中的应用,属于植物保护领域。所述气味化合物选自所述气味化合物选自香叶醇、正己醇、对薄荷基‑3,8‑二醇、苯甲醇、苯甲酸苄酯、水杨酸甲酯、丁香酚、N,N‑二异丙基乙胺、二乙烯三胺和伊默宁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气味化合物胁迫匿藏于棕榈科植物心叶中的椰心叶甲,为该害虫的预测预报提供了更加有效的途径。其中N,N‑二异丙基乙胺,可快速监测到植物是否受害,且精度为100%;对于3龄以上椰心叶甲幼虫,监测准确率达85%以上,对于成虫监测准确率达91.01%,在生产中可以推广应用。

Application of Odor Compounds in Monitoring Coconut Leaf Beet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味化合物在监测椰心叶甲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保护领域,具体地,涉及气味化合物在监测椰心叶甲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椰心叶甲(Brontispalongissima(Gestro))属鞘翅(Coleoptera),铁甲科(Hispidae),潜甲亚科(Anisoderinae),是全国重要危险性害虫。1999年以来,在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入境的棕榈科植物均有检测到该虫,并以一定速度向周边地区蔓延。该虫主要危害棕榈科植物25属,约34种。其中以椰子为最主要寄主。椰心叶甲幼虫和成虫均聚集在棕榈科植物的未展开心叶中取食危害。植物受害后,被取食叶片呈现明显的与叶脉平行的褐色病斑,轻则树势减弱,引起次期性害虫进一步危害,重则植物心部逐渐腐烂,无新叶抽出,直至整株枯死。具有驱避昆虫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昆虫驱避剂,但其本身并没有杀虫特性,仅是通过气味分子信息驱避昆虫。昆虫驱避剂分为植物源和化学合成两大类。近年来,研究人员在研究昆虫驱避作用机理的方面主要分为两派,第一派认为驱避剂之所以能产生驱避效果,是因为蚊虫嗅觉系统被驱避剂破坏,影响了其对宿主气味的识别。椰心叶甲匿藏于棕榈科植物心叶中取食危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气味化合物在制备用于监测椰心叶甲的驱避剂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气味化合物在制备用于监测椰心叶甲的驱避剂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味化合物为植物源气味化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味化合物选自香叶醇、正己醇、对薄荷基-3,8-二醇、苯甲醇、苯甲酸苄酯、水杨酸甲酯和丁香酚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味化合物为合成化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味化合物选自N,N-二异丙基乙胺、二乙烯三胺和伊默宁中的至少一种。6.一种监测植物中是否受椰心叶甲危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文通张华峰童应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绿化管理中心厦门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厦门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