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志贺专利>正文

两种摆臂式机床对刀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6881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0:58
两种摆臂式机床对刀仪它主要由壳体、摆臂、摆臂轴、对刀板组成,其将对刀板安装在壳体外通过摆臂轴带壳体内的摆臂,从而让触电产生接通与断开;该结构简洁易于制造,并且防护性好,重复定位精度高,可两维或三维方向进行对刀,是数控机床的理想标配体。

Two Kinds of Tool Setting Instruments for Swing Arm Machine Too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两种摆臂式机床对刀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两种机床对刀仪,尤其是两种机械接触式精密机床对刀仪。
技术介绍
现市面上的大部分机械接触式精密机床对刀仪都是单向对刀的,这个对于钻头长度对刀之类还好,但对镗孔刀径方向大小以及数控车床的对刀就比较不适合,然而现大部分数控车床都没配对刀仪,其主要在没一款经济适用能很好满足车床的精密对刀的对刀仪。另外数控机床在防止对刀仪易进水、油、切削液、铁屑要求也比较高,密封不好易引起对刀仪内部短路、腐蚀生锈、上下弹动不灵活,精度不准、误差大、稳定性降低,从而导致机床不能正确对刀,甚至引发刀具断裂破损撞坏机床主轴导致严重隐患和不明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复精度高,防护好,并且可两维对刀的摆臂式机床对刀仪和提供一种重复精度高,防护好,并且可三维对刀的摆臂式机床对刀仪。为了达到提供一种重复精度高,防护好,并且可两维对刀的摆臂式机床对刀仪的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它主要由壳体、摆臂、摆臂轴、对刀板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与摆臂上分别安装有一个触头,壳体上的触头和摆臂上的触头可相互接触与分离;壳体上的触头和摆臂上的触头在分离时处于绝缘状态,接触时可导电;摆臂上安装有一个弹簧使摆臂上的触头和壳体上的触头在对刀板没外力作用时可相互接触;摆臂、摆臂上的触头、壳体上的触头、弹簧均装在壳体中;摆臂与摆臂轴固定安装在一起,可同步摆动;摆臂轴穿出壳体外部与对刀板相固定联接。上述的弹簧优选用压力弹簧,次选扭力弹簧和拉力弹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摆臂轴与壳体间两端各安装有一个轴承,这样可使摆臂转动更灵活。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摆臂轴在穿出壳体外部端安装有一个密封圈,以防止脏物进入。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摆臂轴与对刀板采用一颗与摆臂轴同轴的螺丝进行固定安装,另外为保护对刀操作失误时损坏对刀仪,在螺丝与对刀板间还安装了一个蝶形弹簧,这样就可在对刀操作失误时对刀板打滑来保护对刀仪。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壳体分为上下两半再通过定位销将上下壳体精密配合为一体,这样可方便加工与装配。为了达到提供一种重复精度高,防护好,并且可三维对刀的摆臂式机床对刀仪的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它主要由壳体、摆臂、摆臂轴、对刀板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上安装一个触头,摆臂上安装有一个浮动触头;该浮动触头主要由中心触头、内压力弹簧、后触环、后触块、后压力弹簧组成;内压力弹簧安装中心触头与摆臂之间,推动中心触头向安装在壳体上的触头相接触;后触环固定安装在摆臂上,后触环与中心触头绝缘;后触块固定安装在中心触头的与壳体上触头相接触的另一端上,并与中心触头相互导电;后压力弹簧安装在后触块与壳体之间,推动后触块与后触环相接触;壳体上的触头和浮动触头中的中心触头在分离时处于绝缘状态,接触时可导电;浮动触头上的后触环与后触块在分离时处于绝缘状态,接触时可导电;摆臂、摆臂上的浮动触头、壳体上的触头均装在壳体中;摆臂与摆臂轴固定安装在一起,可同步摆动;摆臂轴穿出壳体外部与对刀板相固定联接。上述的后触环只是一个名称代表,它优选为环状,但也可不为环状,它本质是个可导电的触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摆臂结构,简单方便的解决了两维的对刀操作;2.触头等核心件都是安装在壳体内,动作传递是由摆臂轴传出,该结构密封性能好、完全保证了水、切削液、油污、铁屑等侵入使其提高了对刀仪的工作效率和寿命;3.壳体分为上下两半再通过定位销将上下壳体精密配合为一体,这样可方便加工与装配,该结构使其对刀仪生产装配更简单,机械精度更高,稳定性更突出,从而提高了对刀仪本身产品的生产效率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浪费;4.创新设计了浮动触头很好的解决了摆臂的三维对刀操作;5.对刀板独立安装与壳体外面,并且可进行过载扭力保护,从而很好的解决了易损件的更换与保护;6.设计有超程触头,很好的防护了对刀过程的失误风险。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第二实施例的对刀板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K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第三第四实施例的两种对刀板示意图。图中:1为壳体,2为摆臂,3为摆臂轴,4为对刀板,5为壳体上的触头,6为摆臂上的触头,7为压力弹簧1号,9为密封圈,10为螺丝,11为绝缘套1号,12绝缘套2号,13定位销,14为蝶形弹簧,15为二维方向箭头,16为超程触头,17为绝缘套3号,18为弹性不锈钢丝,19为球轴承,20为浮动触头,21为中心触头,22为内压力弹簧,23为后触环,24为后触块,25为后压力弹簧,26为绝缘套4号,27为灌胶,28为绝缘套5号,29为三维方向箭头。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其为一款两维对刀的摆臂式机床对刀仪;它主要由壳体1、摆臂2、摆臂轴3、对刀板4组成,壳体1及摆臂2采用锡青铜材质,摆臂轴3采用轴承钢材质,对刀板4采用硬质合金材质:壳体上的触头5通过绝缘套1号11固定在壳体1上,摆臂上的触头6通过绝缘套2号12固定在摆臂2上;摆臂2上安装有一个压力弹簧1号7使摆臂上的触头6和壳体上的触头5在对刀板4没外力作用时可相互接触;摆臂2、摆臂上的触头6、壳体上的触头5、压力弹簧1号7均装在壳体1中,为方便加工与装配,本实施例中壳体1分为上下两半再通过定位销13将上下壳体精密配合为一体;摆臂2与摆臂轴3采用热胀装配工艺过盈配合固定安装在一起,可同步摆动;摆臂轴3穿出壳体1外部与对刀板4用一个螺丝10与蝶形弹簧14相固定联接;摆臂轴3在穿出壳体1外部端安装有一个密封圈9,以防止脏物进入。上述第一实施例中壳体1采用锡青铜材质,摆臂轴3采用轴承钢材质方式可有效增强摆臂的滑动系数。从图2中所示的二维方向箭头15任一方向进向对刀均可使摆臂上的触头6和壳体上的触头5相脱开从而产生一个下降沿的对刀信号。参照图3所示的第二实施例其相对第一实施例将压力弹簧1号7安装在绝缘套2号12后方,摆臂2上增加了一个超程报警信号装置,该超程报警信号装置主要由超程触头16、绝缘套3号17、弹性不锈钢丝18组成;超程触头16通过绝缘套3号17固定安装在摆臂2上,弹性不锈钢丝18安装在壳体1上,当对刀时摆臂上的触头6和壳体上的触头5相脱开后,对刀继续前移超过设定量时,超程触头16与弹性不锈钢丝18相接触从而产生一个超程报警信号。参照图5、6所示的第三实施例其为一款三维对刀的摆臂式机床对刀仪;它主要由壳体1、摆臂2、摆臂轴3、对刀板4组成,壳体1及摆臂2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摆臂轴3采用轴承钢材质,对刀板4采用硬质合金材质:壳体上的触头5直接固定在壳体1上,摆臂2上安装有一个浮动触头20;该浮动触头20主要由中心触头21、内压力弹簧22、后触环23、后触块24、后压力弹簧25组成;内压力弹簧22安装中心触头21与摆臂2之间,推动中心触头21向安装在壳体上的触头5相接触;后触环23固定安装在摆臂2上,后触环23与中心触头21绝缘;后触块24采用热胀装配工艺过盈配合固定安装在中心触头21的与壳体上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两维对刀的摆臂式机床对刀仪,它主要由壳体、摆臂、摆臂轴、对刀板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与摆臂上分别安装有一个触头,壳体上的触头和摆臂上的触头可相互接触与分离;壳体上的触头和摆臂上的触头在分离时处于绝缘状态,接触时可导电;摆臂上安装有一个弹簧使摆臂上的触头和壳体上的触头在对刀板没外力作用时可相互接触;摆臂、摆臂上的触头、壳体上的触头、弹簧均装在壳体中;摆臂与摆臂轴固定安装在一起,可同步摆动;摆臂轴穿出壳体外部与对刀板相固定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两维对刀的摆臂式机床对刀仪,它主要由壳体、摆臂、摆臂轴、对刀板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与摆臂上分别安装有一个触头,壳体上的触头和摆臂上的触头可相互接触与分离;壳体上的触头和摆臂上的触头在分离时处于绝缘状态,接触时可导电;摆臂上安装有一个弹簧使摆臂上的触头和壳体上的触头在对刀板没外力作用时可相互接触;摆臂、摆臂上的触头、壳体上的触头、弹簧均装在壳体中;摆臂与摆臂轴固定安装在一起,可同步摆动;摆臂轴穿出壳体外部与对刀板相固定联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两维对刀的摆臂式机床对刀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摆臂轴与壳体间两端各安装有一个轴承。3.根据权利要求1到2所述的任一项可两维对刀的摆臂式机床对刀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摆臂轴在穿出壳体外部端安装有一个密封圈。4.根据权利要求1到2所述的任一项可两维对刀的摆臂式机床对刀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摆臂轴与对刀板采用一颗与摆臂轴同轴的螺丝进行固定安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两维对刀的摆臂式机床对刀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螺丝与对刀板间还安装了一个蝶形弹簧。6.根据权利要求1到2所述的任一项可两维对刀的摆臂式机床对刀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分为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贺
申请(专利权)人:林志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