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过滤紫外线效果的服装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6666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过滤紫外线效果的服装面料,涉及一种服装面料,其包括相互交织的经线和纬线,所述经线和纬线中的每根纤维中,均涂覆有抗紫外线涂层,经线包括:棉麻纤维、氨纶纤维、涤纶纤维和竹炭纤维,所述经线包括:棉麻纤维、竹炭纤维和银纤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经过涂覆设备的处理后,使得棉麻纤维、氨纶纤维、涤纶纤维、竹炭纤维和银纤维的表面附着上抗紫外线涂层,可以赋予服装面料优异的抗紫外线效果,同时制得的服装面料也具有抗菌、除臭和弹力修身功能。

A Clothing Fabric with Ultraviolet Filter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过滤紫外线效果的服装面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服装面料,具体是一种具有过滤紫外线效果的服装面料。
技术介绍
面料是用于制造成衣的重要原材料,现有的面料品种众多,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提供能满足不同人群需要的新品种。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不仅仅对服装款式、做工的要求,更多的是对服装品质的要求,这就要求在服装面料上要跟得上服装形式的发展,功能性、舒适、环保、健康等面料的特征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0.01~0.40微米辐射的总称,过量的紫外线引起光化学反应,可使人体机能发生一系列变化,尤其是对人体的皮肤、眼睛以及免疫系统等造成危害。辐射普遍存在于我们生活环境中,在辐射源几种的环境中工作、学习、生活的人,容易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体虚乏力、免疫力低下。基于此,提供一种具有过滤紫外线效果的服装面料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过滤紫外线效果的服装面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过滤紫外线效果的服装面料,包括相互交织的经线和纬线,所述经线和纬线中的每根纤维中,均涂覆有抗紫外线涂层。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按重量计,所述经线包括:棉麻纤维35%~45%氨纶纤维16%~20%涤纶纤维16%~20%余量为竹炭纤维。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按重量计,所述经线包括:棉麻纤维40%氨纶纤维18%涤纶纤维18%余量为竹炭纤维。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按重量计,所述经线包括:棉麻纤维65%~75%竹炭纤维16%~20%余量为银纤维。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按重量计,所述经线包括:棉麻纤维70%竹炭纤维18%余量为银纤维。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抗紫外线涂层为二氧化钛纳米溶胶。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所述抗紫外线涂层的厚度不大于其所附着纤维直径的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经过涂覆设备的处理后,使得棉麻纤维、氨纶纤维、涤纶纤维、竹炭纤维和银纤维的表面附着上抗紫外线涂层,可以赋予服装面料优异的抗紫外线效果,同时制得的服装面料也具有抗菌、除臭和弹力修身功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1一种具有过滤紫外线效果的服装面料,包括相互交织的经线和纬线,具体的来说:按重量计,所述经线包括:棉麻纤维35%、氨纶纤维16%、涤纶纤维16%和竹炭纤维33%,所述经线包括:棉麻纤维65%、竹炭纤维15%、银纤维20%,此外,上述棉麻纤维、氨纶纤维、涤纶纤维、竹炭纤维和银纤维在进行混纺前,均经过涂覆设备的处理后,使得上述棉麻纤维、氨纶纤维、涤纶纤维、竹炭纤维和银纤维的表面附着上抗紫外线涂层,使得本面料具有抗紫外线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竹炭纤维是取毛竹为原料,采用了纯氧高温及氮气阻隔延时的煅烧新工艺和新技术,使得竹炭天生具有的微孔更细化和蜂窝化,然后再与具有蜂窝状微孔结构趋势的聚酯改性切片熔融纺丝而制成的,竹炭纤维是具有吸湿透气、抑菌抗菌、冬暖夏凉、绿色环保等特点;氨纶和涤纶纤维是一种弹性纤维,可以使得服装面料具有一定的弹性,穿着时更加贴身,具有修身的效果,而银纤维则具有除臭、抗菌和防辐射的功能。实施例2一种具有过滤紫外线效果的服装面料,包括相互交织的经线和纬线,具体的来说:按重量计,所述经线包括:棉麻纤维45%、氨纶纤维20%、涤纶纤维20%和竹炭纤维15%,所述经线包括:棉麻纤维65%、竹炭纤维15%、银纤维20%,此外,上述棉麻纤维、氨纶纤维、涤纶纤维、竹炭纤维和银纤维在进行混纺前,均经过涂覆设备的处理后,使得上述棉麻纤维、氨纶纤维、涤纶纤维、竹炭纤维和银纤维的表面附着上抗紫外线涂层,使得本面料具有抗紫外线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竹炭纤维是取毛竹为原料,采用了纯氧高温及氮气阻隔延时的煅烧新工艺和新技术,使得竹炭天生具有的微孔更细化和蜂窝化,然后再与具有蜂窝状微孔结构趋势的聚酯改性切片熔融纺丝而制成的,竹炭纤维是具有吸湿透气、抑菌抗菌、冬暖夏凉、绿色环保等特点;氨纶和涤纶纤维是一种弹性纤维,可以使得服装面料具有一定的弹性,穿着时更加贴身,具有修身的效果,而银纤维则具有除臭、抗菌和防辐射的功能。实施例3一种具有过滤紫外线效果的服装面料,包括相互交织的经线和纬线,具体的来说:按重量计,所述经线包括:棉麻纤维45%、氨纶纤维20%、涤纶纤维20%和竹炭纤维15%,所述经线包括:棉麻纤维75%、竹炭纤维20%、银纤维5%,此外,上述棉麻纤维、氨纶纤维、涤纶纤维、竹炭纤维和银纤维在进行混纺前,均经过涂覆设备的处理后,使得上述棉麻纤维、氨纶纤维、涤纶纤维、竹炭纤维和银纤维的表面附着上抗紫外线涂层,使得本面料具有抗紫外线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竹炭纤维是取毛竹为原料,采用了纯氧高温及氮气阻隔延时的煅烧新工艺和新技术,使得竹炭天生具有的微孔更细化和蜂窝化,然后再与具有蜂窝状微孔结构趋势的聚酯改性切片熔融纺丝而制成的,竹炭纤维是具有吸湿透气、抑菌抗菌、冬暖夏凉、绿色环保等特点;氨纶和涤纶纤维是一种弹性纤维,可以使得服装面料具有一定的弹性,穿着时更加贴身,具有修身的效果,而银纤维则具有除臭、抗菌和防辐射的功能。实施例4一种具有过滤紫外线效果的服装面料,包括相互交织的经线和纬线,具体的来说:按重量计,所述经线包括:棉麻纤维40%、氨纶纤维18%、涤纶纤维18%和竹炭纤维24%,所述经线包括:棉麻纤维70%、竹炭纤维18%、银纤维12%,此外,上述棉麻纤维、氨纶纤维、涤纶纤维、竹炭纤维和银纤维在进行混纺前,均经过涂覆设备的处理后,使得上述棉麻纤维、氨纶纤维、涤纶纤维、竹炭纤维和银纤维的表面附着上抗紫外线涂层,使得本面料具有抗紫外线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竹炭纤维是取毛竹为原料,采用了纯氧高温及氮气阻隔延时的煅烧新工艺和新技术,使得竹炭天生具有的微孔更细化和蜂窝化,然后再与具有蜂窝状微孔结构趋势的聚酯改性切片熔融纺丝而制成的,竹炭纤维是具有吸湿透气、抑菌抗菌、冬暖夏凉、绿色环保等特点;氨纶和涤纶纤维是一种弹性纤维,可以使得服装面料具有一定的弹性,穿着时更加贴身,具有修身的效果,而银纤维则具有除臭、抗菌和防辐射的功能。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过滤紫外线效果的服装面料,包括相互交织的经线和纬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线和纬线中的每根纤维中,均涂覆有抗紫外线涂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过滤紫外线效果的服装面料,包括相互交织的经线和纬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线和纬线中的每根纤维中,均涂覆有抗紫外线涂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过滤紫外线效果的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计,所述经线包括:棉麻纤维35%~45%氨纶纤维16%~20%涤纶纤维16%~20%余量为竹炭纤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过滤紫外线效果的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计,所述经线包括:棉麻纤维40%氨纶纤维18%涤纶纤维18%余量为竹炭纤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继兵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市富华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