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接头硅酮胶生产防尘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6514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接头硅酮胶生产防尘回收装置,包括壳体、吸收管道及风机,在壳体内部可拆卸纵向插装有若干条活性炭吸收棒,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通过吸收管道和活性炭吸收棒,根据实际处理粉尘的需要,对硅酮胶生产中的粉尘进行收集和处理,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外扬,处理完成后将活性炭吸收棒取出处理,方便高效,节能环保,不仅可以同时处理多个生产线的粉尘,且可以重复利用。有效解决“粉料飞扬,操作工人对粉料的接触和吸入及环境污染”的问题,高效环保,利用率高,使得硅酮胶的生产可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接头硅酮胶生产防尘回收装置
本技术属于玻璃生产领域,涉及硅酮胶生产,尤其是一种多接头硅酮胶生产防尘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硅酮胶是一种类似软膏的材料,一旦接触空气中的水分就会固化成一种坚韧的橡胶类固体。主要分为脱醋酸型,脱醇型,脱氨型,脱丙型。硅酮胶因为常被用于玻璃方面的粘接和密封,所以俗称玻璃胶。硅酮玻璃胶的粘接力强,拉伸强度大,同时又具有耐候性、抗振性,和防潮、抗臭气和适应冷热变化大的特点。加之其较广泛的适用性,能实现大多数建材产品之间的粘合,因此应用价值非常大。常见的硅酮胶分为单组分和双组分,单组分的硅酮胶,其固化是靠接触空气中的水分而产生物理性质的改变;双组分则是指硅酮胶分成A、B两组,任何一组单独存在都不能形成固化,但两组胶浆一旦混合就产生固化。生产硅酮胶除107胶基料外,其他组成物中绝大多数是粉料,而且粉料均为纳米级的,有白色、黑色还有其他颜料,因此,生产过程中粉料的加入,如何防止粉料的飞扬;如何防止操作工人对粉料的接触和吸入,保证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以及环境污染问题,一直以来是值得重视并且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适用于多条生产线同时除尘、且除尘效果好的多接头硅酮胶生产防尘回收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多接头硅酮胶生产防尘回收装置,包括壳体、吸收管道及风机,吸收管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部,所述的风机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侧,在壳体内部可拆卸纵向插装有若干条活性炭吸收棒,在壳体顶部开设有若干个吸收风道接口,所述的吸收风道通过螺纹安装件可拆卸螺纹安装在所述的吸收风道接口处,在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活性炭吸收棒的下部设置有风道,该风道一端与所述壳体内部连通,另一端穿过壳体与所述的风机连接。而且,在所述活性炭吸收棒上,插入壳体内部的部分表面均布开设有蜂窝状活性炭吸收孔,所述活性炭吸收棒延伸出壳体外端部安装有把手。而且,所述的螺纹安装件为漏斗结构,上截面积大于下截面积,所述的吸收管道与上截面连接,所述的吸收管道为可伸缩的塑料管。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1、本装置在壳体内部可拆卸纵向插装有若干条活性炭吸收棒,根据实际处理粉尘的需要,选择安装活性炭吸收棒的数量,且粉尘处理完成后可以将活性炭吸收棒取出处理,可重复利用,节约成。2、本装置在壳体顶部开设有若干个吸收风道接口,所述的吸收风道通过螺纹安装件可拆卸螺纹安装在所述的吸收风道接口处,根据实际处理粉尘的需要,选择安装吸收管道,可以同时处理多个生产线的粉尘,有效提高生产除尘效率。3、本装置的螺纹安装件为漏斗结构,上截面积大于下截面积,粉尘依靠重力下落,方便回收,吸收管道为可伸缩的塑料管,不使用时可以收缩折叠,且使用时适用于不同的使用环境,方便清洗。4、本技术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通过吸收管道和活性炭吸收棒,根据实际处理粉尘的需要,对硅酮胶生产中的粉尘进行收集和处理,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外扬,处理完成后将活性炭吸收棒取出处理,方便高效,节能环保,不仅可以同时处理多个生产线的粉尘,且可以重复利用。有效解决“粉料飞扬,操作工人对粉料的接触和吸入及环境污染”的问题,高效环保,利用率高,使得硅酮胶的生产可持续发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局部剖);图2为图1中A部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多接头硅酮胶生产防尘回收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吸收管道2及风机4,吸收管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部,所述的风机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侧用于给吸收管道供风,本技术的创新点在于:1、在壳体内部可拆卸纵向插装有若干条活性炭吸收棒7,在壳体顶部开设有若干个吸收风道接口,如图2,所述的吸收风道通过螺纹安装件3可拆卸螺纹9安装在所述的吸收风道接口处,在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活性炭吸收棒的下部设置有风道5,该风道一端与所述壳体内部连通,另一端穿过壳体与所述的风机连接。2、在所述活性炭吸收棒上,插入壳体内部的部分表面均布开设有蜂窝状活性炭吸收孔6,所述活性炭吸收棒延伸出壳体外端部安装有把手8。3、所述的螺纹安装件为漏斗结构,上截面积大于下截面积,所述的吸收管道与上截面连接,所述的吸收管道为可伸缩的塑料管。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使用时,根据实际处理粉尘的需要,选择安装吸收管道和活性炭吸收棒的数量,吸收管道通过螺纹安装件安装在壳体顶部,活性炭吸收棒纵向插装在壳体内部,启动风机,风道吸收粉尘,粉尘通过吸收管道经过活性炭吸收棒的吸附,进行收集和处理,避免外扬,处理完成后将活性炭吸收棒取出处理,方便高效,节能环保,不仅可以同时处理多个生产线的粉尘,且可以重复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接头硅酮胶生产防尘回收装置,包括壳体、吸收管道及风机,吸收管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部,所述的风机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侧,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内部可拆卸纵向插装有若干条活性炭吸收棒,在壳体顶部开设有若干个吸收风道接口,所述的吸收风道通过螺纹安装件可拆卸螺纹安装在所述的吸收风道接口处,在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活性炭吸收棒的下部设置有风道,该风道一端与所述壳体内部连通,另一端穿过壳体与所述的风机连接,在所述活性炭吸收棒上,插入壳体内部的部分表面均布开设有蜂窝状活性炭吸收孔,所述活性炭吸收棒延伸出壳体外端部安装有把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接头硅酮胶生产防尘回收装置,包括壳体、吸收管道及风机,吸收管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部,所述的风机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侧,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内部可拆卸纵向插装有若干条活性炭吸收棒,在壳体顶部开设有若干个吸收风道接口,所述的吸收风道通过螺纹安装件可拆卸螺纹安装在所述的吸收风道接口处,在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活性炭吸收棒的下部设置有风道,该风道一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虹泰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