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浓缩型液态有机肥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6510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天然浓缩型液态有机肥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天然浓缩型液态有机肥,其原料包括按质量份数计的以下野生植物枝叶:野生桑科植物枝叶100份、野生豆科植物枝叶100份;所述天然浓缩型液态有机肥的原料还包括藻类营养液和微藻。野生桑科植物枝叶包括榕树枝叶、桑树枝叶、构树枝叶、无花果树枝叶的一种或多种;野生豆科植物枝叶包括三叶草枝叶、紫云英枝叶、苜蓿枝叶的一种或多种。天然浓缩型液态有机肥制备工艺,包括:野生植物枝叶处理、浸泡液准备、浸泡处理和浓缩过滤,得到天然浓缩型液态有机肥。天然浓缩型液态有机肥的应用,包括:将天然浓缩型液态有机肥稀释,并对种植的植物施肥。

A Natural Concentrated Liquid Organic Fertilizer and Its Prepara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然浓缩型液态有机肥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天然浓缩型液态有机肥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因大量使用化肥而导致的环境、土壤问题日益显著,有机肥的使用日益受到重视。相比于化肥,有机肥的优点是十分明显的,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第一,农民自家做堆肥主要依靠传统经验,因地制宜,但缺乏科学指导,耗时耗力,营养级别和作物产量也无明显提高。所以,相对于使用化肥的省时省力,有机肥的使用范围和规模都受到限制。第二,国内工业化生产有机肥的企业虽然越来越多,但一方面生产企业的出发点着重于对猪、鸡等畜禽养殖场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因此有机肥的品质问题无法保证。主要表现为:一是抗生素和重金属含量普遍偏高;二来物流成本很高,往往运输成本都会远远高于生产成本,因而进一步限制了这类肥料的市场推广。而且生产过程中排放出的氨气、硫化氢等有毒气体造成空气污染,同时生产环境卫生条件不佳等因素,使得企业在享受有关政策、吸引劳动力等方面并不具有优势。第三,传统有机肥在土壤中的肥力释放过程难以控制。由于传统有机肥养分不够充分,也不够平衡,所以实际使用的时候一般都需要多施放,一般每亩需要2-8吨。而这种有机肥在土壤中需要通过微生物的转化才能为作物所吸收,于是形成这样的局面:当微生物把有机质分解到一定程度(差不多是植物可吸收的物质的浓度开始提高)的时候,一旦浇水或下大雨,这部分物质会突然溶解和释放出来,但作物并不能在这些物质随着水分沉降至根系够不着的地方以前及时将其吸收,所以这部分突然释放出来的营养成分实际上只有一部分被作物吸收,这就进一步降低了有机肥的使用效果。第四,由于传统有机肥的养分不够充分和平衡,作物的品质、产量都没有明显提高,甚至口感(如蔬菜的甜脆方面)并没有使用化肥的作物好。第五,综合以上问题,最终作物的品质、产量和生长速度并没有明显提高,有的方面(如产量、生长速度、品质等)甚至有所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然浓缩型液态有机肥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天然浓缩型液态有机肥,其原料包括按质量份数计的以下野生植物枝叶:野生桑科植物枝叶100份野生豆科植物枝叶100份;所述天然浓缩型液态有机肥的原料还包括藻类营养液和微藻。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天然浓缩型液态有机肥利用野生桑科植物枝叶、野生豆科植物枝叶作为野生植物枝叶原料,并利用藻类营养液接种微藻后对野生植物枝叶进行浸泡处理,制得的天然浓缩型液态有机肥营养成分均衡,化肥、抗生素、重金属含量少,可以有效促进植物根尖细胞的生长和发育,加快生长速率,且能满足植物生长对营养成分的需求,种植出的蔬菜等作物清甜可口、香气天然、营养成分高,明显提高蔬菜等作物的品质,且其原料绿色环保,生产成本低。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野生桑科植物枝叶包括榕树枝叶、桑树枝叶、构树枝叶、无花果树枝叶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野生豆科植物枝叶包括三叶草枝叶、紫云英枝叶、苜蓿枝叶的一种或多种。以上这些植物的总蛋白质含量较高,保存了较高的营养成分。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藻类营养液的成分包括NaNO3、k2HPO4、CaCl2·2H2O、MgSO4·7H2O、Na2CO3、微量元素浓缩液和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微藻包括多细胞藻类和淡水单细胞藻类。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微藻的接种浓度为5-25%。设置为该接种浓度,利于野生植物枝叶的培养,并将营养成分滤取出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天然浓缩型液态有机肥制备工艺,用于制备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天然浓缩型液态有机肥,包括:野生植物枝叶处理:S1.将采集来的野生植物枝叶摊开置于阴凉通风处,使其失活,并使腐生细菌繁殖;S2.将野生植物枝叶粉碎;S3.对粉碎后的野生植物枝叶喷水并充分混合;S4.将S3中充分混合后的野生植物枝叶放入发酵设备中发酵,发酵过程中通气并排水;浸泡液准备:S01.配制藻类营养液,并接种微藻得到培养液,控制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通气速度、频率,连接抽水机使培养液连续循环使用,保持培养液PH值在5.6-9.3之间,在室温下培养;S02.培养好的培养液不再通气,关闭抽水机、减弱光照强度,让细胞自然沉淀,吸取上清液备用;浸泡处理:S001.将S4中发酵好的野生植物枝叶转移至浸泡容器中,加入S02中吸取的上清液至野生植物枝叶刚好被完全淹没,充分搅拌并静置;浓缩过滤:S0001.用初级筛篮过滤S001中静置后的浸泡液,并将滤出的液体物料沉淀;S0002.将S0001中沉淀后的上清液用超微过滤筛进行超微过滤,得到天然浓缩型液态有机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天然浓缩型液态有机肥制备工艺利用野生植物枝叶作为原料,通过野生植物枝叶处理、浸泡液准备、浸泡处理、浓缩过滤等步骤的处理,其工艺过程简单且不会破坏营养成分,将营养成分的损失(如无机盐等)减少到最低限度,可以有效保护野生植物枝叶中的营养成分,且整个制备工艺过程不产生污染物,绿色环保,适于进行推广应用。进一步优选地,所述S3中,喷水使粉碎后的野生植物枝叶含水量为50-70%;所述S01中,控制光照强度在1000-3500lux,每天24h不间断光照,二氧化碳通气压力1.05MPa,通气频率为每间隔28min通气2min,连接抽水机使培养液连续循环使用,保持培养液PH值在5.6-9.3之间,在室温下培养5-20d;所述S02中,在关闭抽水机、减弱光照强度一天后,让细胞自然沉淀;所述S001中,充分搅拌并静置2h;所述S0001中,将滤出的液体物料沉淀2h以上。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初级筛篮为10-50目筛篮,所述超微过滤筛为平均孔径不超过0.01μm的中空纤维膜。利用所述初级筛篮进行初级过滤,并利用所述超微过滤筛进行进一步过滤,过滤后的天然浓缩型液态有机肥不含细菌和残渣。进一步优选地,制得的天然浓缩型液态有机肥的总溶解物质浓度为3000-12000ppm,PH值为6.5-8.3。使用时,可以将天然浓缩型液态有机肥进行不同程度的稀释,以适应不同植物对营养成分和PH的要求。本专利技术还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天然浓缩型液态有机肥的应用,该应用为天然浓缩型液态有机肥在植物种植的应用,包括:将天然浓缩型液态有机肥稀释,并对种植的植物施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天然浓缩型液态有机肥的应用利用天然浓缩型液态有机肥对植物进行施肥,可以促进植物跟细胞的生长和发育,加快生长速率,且能满足植物生长对营养成分的需求,种植出的蔬菜等作物清甜可口、香气天然、营养成分高,明显提高蔬菜等作物的品质,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饮食要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方法的例子。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天然浓缩型液态有机肥,其原料包括按质量份数计的以下野生植物枝叶:野生桑科植物枝叶100份野生豆科植物枝叶100份;所述天然浓缩型液态有机肥的原料还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然浓缩型液态有机肥,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按质量份数计的以下野生植物枝叶:野生桑科植物枝叶 100份野生豆科植物枝叶 100份;所述天然浓缩型液态有机肥的原料还包括藻类营养液和微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然浓缩型液态有机肥,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按质量份数计的以下野生植物枝叶:野生桑科植物枝叶100份野生豆科植物枝叶100份;所述天然浓缩型液态有机肥的原料还包括藻类营养液和微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浓缩型液态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野生桑科植物枝叶包括榕树枝叶、桑树枝叶、构树枝叶、无花果树枝叶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野生豆科植物枝叶包括三叶草枝叶、紫云英枝叶、苜蓿枝叶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浓缩型液态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藻类营养液的成分包括NaNO3、k2HPO4、CaCl2·2H2O、MgSO4·7H2O、Na2CO3、微量元素浓缩液和水。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天然浓缩型液态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藻包括多细胞藻类和淡水单细胞藻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然浓缩型液态有机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藻的接种浓度为5-25%。6.一种天然浓缩型液态有机肥制备工艺,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天然浓缩型液态有机肥,其特征在于,包括:野生植物枝叶处理:S1.将采集来的野生植物枝叶摊开置于阴凉通风处,使其失活,并使腐生细菌繁殖;S2.将野生植物枝叶粉碎;S3.对粉碎后的野生植物枝叶喷水并充分混合;S4.将S3中充分混合后的野生植物枝叶放入发酵设备中发酵,发酵过程中通气并排水;浸泡液准备:S01.配制藻类营养液,并接种微藻得到培养液,控制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通气速度、频率,连接抽水机使培养液连续循环使用,保持培养液PH值在5.6-9.3之间,在室温下培养;S02.培养好的培养液不再通气,关闭抽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立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耕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